APP下载

基于思政融合的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改革探索

2021-01-03刘孝利胡方凡杜辉辉张嘉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全过程研究生案例

刘孝利 胡方凡 杜辉辉 张嘉超 赵 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祖国加大培养实践能力突出、技术过硬,同时兼具家国情怀、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一线专业人才,是我国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当前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势必要求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如何有机融合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培养教育,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引导职能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课程设置务必考虑实践应用与职业需求为导向,全面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与实践技能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教师也应回归“传道受业解惑”的初心,而不是简单的传教者。传统的教学偏重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技能的训练往往难以实现,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教育部教研2015年1号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提到要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深化改革教学模式。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引发研究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优秀的案例教学是帮助研究生从理论夯实,锤炼自主创新思维,到提高实践技能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由此可见,落实实践案例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效融合,是推进我国专业型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思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调教学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与国家对该行业的需求相融合,因此针对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必不可少。

以往的教学改革,多局限于某一个点,或者聚焦某一个环节的创新探索,较少从教学全过程进行改革,本团队以案例教学理念为基础,根据多年来教学经验与教学问题总结,尝试从课前教学知识体系与案例库的构建,到课堂教学过程,最终到考核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探索。本项目以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学位硕士的选修课为例,摒弃教师漫灌式讲学形式,旨在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训技能环节落地,切实训练研究生的自主学习与综合能力。

1 教学全过程改革思路

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师的引导,即教的过程,一个是学生的学习,即学的过程。有时候我们往往以为教得好就够了,当然仅仅对少部分自主性较高的同学而言是够了,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却远远不够。教与学两个过程同等重要,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在老师教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思?有所所得?学有所自主创新?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为人师者,可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引导、信任、鼓励等期待行为可有效引起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想让学生改变当前自主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首先需要作出改变的是老师们,老师们先改变进而带动学生作出有益的改变,而教学全过程改革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全过程改革,首选要从任课教师们自身开始,任课团队首要任务是选定教材库,做到学生一本经典书,老师手上多本参考书。其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和案例库,并敲定经典案例,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案例必须生动、具体、最好能趣味化,让学生觉得案例有意思而且很好玩,从而达到有效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学识的技能。再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实现任课教师与学生各讲半堂课。最后,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的改革,提高平时成绩构成比例,促使学生功多用于平时的学习过程,而非期末考试的突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留意观察学生的课堂反馈,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适时调整教学方案。通常说,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期待,其实作为教师,更应该学无止境,因为老师们的学无止境,才能做到教无止境,教师的教无止境恰恰是学生的学无止境之土壤、之保障。

2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关键环节,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与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在课堂上找不到参与感,只是被动听老师满堂讲授,注意力很难一直高度集中,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心理学发现,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个研究对象的集中,当人注意力集中时,就会对这个对象反应迅速、清晰、深刻、持久。如果心不在焉,就会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现象,更不用提及教学效果。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无疑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心境是注意力集中的基础,因此上课前必须花几分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让同学们静下心来。通过趣味案例,然后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堂上。在教学全过程,以问题链形式,不断提问,把知识点以及构建的知识体系变成一个个的科学问题,不断地提问,不断地与学生一起讨论,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提出新问题,有效锤炼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的意识。

3 课后环节让学生认真地忙起来

任课老师如果对学生过多约束往往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可能会导致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沦为差事,效果自然也难以差强人意。课后自主学习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关键,更是选修课教学过程容易忽略的关键环节,如何让研究生课后忙起来,且忙的有收获、有意义至关重要。同时能让研究生在基础理论,以及自主思考两个层面获得有效实训。课程任教团队讨论回顾了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思考作业的规范化是较为有效的模式之一。作业规范化,顾名思义,就是构建以案例为基础的综合技能训练作业。如,作业任务包含所需要的理论基础,思政依托,技术方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讨论,不足与展望等环节。训练研究生对知识体系的全面训练,并熟悉国家环保政策、政策导向、发展理念与内涵。研究生通过查阅国家在环境领域的大政方针,科学前言文献掌握领域研究的动态,国家的环境规划与政策导向,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同学们课后真正有效的忙碌起来,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课后无作业,课堂就算讲得再多再费心,也不一定算得上精品课,因为若无课后作业的敦促,只有极其少数的同学会主动查阅文献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复习老师课上讲的知识点。课后作业,以及辅助课堂笔记的检查,是督促研究生有效学习的科学方法。当然,作业的设置,一样需要教师精巧设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应该多设计偏重于思考、探索、创新导向的思考题。

4 课程教学全过程考核、锤炼学生综合素质

本课程任教团队自2016年始,一直致力于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多年来通过团队的力量,首先构建了《环境规划专题》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范围内设置经典教学案例,并对每一个案例进行顶层的系统设计,细化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从领域前沿的角度出发,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典型案例确定后,经任课教师团队商讨拟定课后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制定任务框架,并要求学生从思政与专业的角度查阅国家环境战略方针,所需要的环境理论基础知识,到前沿动态,个人自主思考,提出问题等。形成3-5分钟的PPT讲稿,以课堂展示及汇报形式进行考核,锤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自主查阅文献、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近五年的摸索,课程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构建了十余个专业教学案例,选取其中1-2个案例供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PPT汇报形式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

5 成绩考核系统化

与考核成绩挂钩的教学任务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极可能沦为形式和应付的差事,因此优化平时成绩构成及其考核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将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发表观点等课堂表现纳入平时成绩构成。其次,学生自选案例PPT展示环节,按照汇报水平、用心程度打分,作为重要成绩构成。期末考试环节灵活化,摒弃以往较为死板的课程论文形式,近年来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提前让学生自选领域,针对某一个小的环境问题,或者小区域,写一个简短而又完整的规划案例作为结课的考核材料,纳入期末成绩构成。并在课程结束时,给每位同学三五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自己的规划问题中心思想、亮点和创新点。有效降低了以往课程结束后,布置的规划作业,部分同学都在网上东拼西凑应付差事的概率。

6 结语

研究生教育事关祖国全面落实小康政策、实现民族伟大振兴,是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人才竞争实力的重要基石,我国研究生教育数量已成为世界级大国,但是教育教学亟待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聚焦科学前言与国际关键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为祖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适应国家需要的新世纪人才,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光有坚实的多学科基础理论,更需要他们有更高的创新创造力、适应能力、竞争与心理承受能力,同样要求他们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用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有善于自我学习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尤其需要教师队伍在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首先提高自我修养,从教学全过程进行改革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完善,不断改进,紧扣国家与地方需求,为社会培养作风优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脚踏实地、思想品质高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科技人才。

猜你喜欢

全过程研究生案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