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相统一”的内在联系及根本要求

2021-01-03田冬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统一教学内容思政

田冬霞

(柳州工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0 引言

“八个相统一”是总书记在新时代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全面要求,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八个相统一”囊括了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要求,明确了各个环节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整体来看,“八个相统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价值目标的实现。

1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属于对教学内容把握的要求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要求教师在进行内容讲授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政治不是抽象的存在,也不是隶属于特定群体,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发的政治立场,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认可什么,但这种政治性带有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非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讲授时,自己一定要先确立一个科学的、明确的政治立场,把自己确立的政治立场借助于理论这个媒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理论魅力的同时,培养政治意识,养成政治自觉,提升政治判断能力,这样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网络平台信息的鱼龙混杂,学生也能保持自己的定力,进行独立、理性的判断。

(2)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要求教师对于所讲授的内容,要善于扬弃,既善于打破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又要善于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的学科体系。对授课内容要带有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让教师单纯地对内容进行全盘否定或部分否定,抑或是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批驳。有否定,有批驳,说明思政课教师对这一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有利于理论上的创新,但单纯地批驳而没有对所否定或所批驳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解决,没有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或观点,就很难称之为是一个老师或学者,只能被冠之愤青。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回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和发展,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理论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批判意识,更要有建构能力,批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建构,建构的完成是对批判内容的完善和发展。

(3)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可靠的接班人。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时,曾经提到,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就是放松了对青年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得以推进,反之,只有改革、发展得好了,稳定的局势才能得以保持长久,稳定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守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有效利用课程教材,灵活地、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潜移默化地输出政治理念和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的日常,在学生世界观不太清晰,是非判断能力比较弱的关键人生期给予及时、合理、有力的影响和塑造,让他们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的合格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属于对教学方法的明确

教学内容的传授是否有效,能否被学生所接受,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能合理运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科技、新手段的问世和普及,对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学生来讲,是他们熟悉和习惯了的交流和沟通的普遍方式,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很难吸引学生,学生自然也就很难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自身需要不断学习的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也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统一性,就是普遍性,共性,多样性就是特殊性,个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又是通过个性进行体现的。在这里,统一性,也即普遍性、共性,就是对教学内容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准确,理解要透,分析要到位,但是以哪些方式、方法进行讲解,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恰当、合理地选择和运用,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摒弃懒惰思想,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用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扭转教学方式,不要把学生单纯地作为一个接收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也曾发文进行了明确要求。2015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指出了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有七大任务,其中创新计划的七大任务之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倡导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也提出了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授课方式、方法的调整,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轻松就放松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忽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独自主宰课堂,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思政课教师需要牢记使命,担负起职责,充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3)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的又一要求。灌输性,灌输的是知识,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但在灌输知识、理念和价值观的同时,还是必须要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现实基础,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灌输的方式是启发,启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灌输,两者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明确,灌输的是根本的教学内容,启发的立足点也是教学内容,内容为本是教学活动的一项根本遵循。但是对于怎样才能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么设计的问题学生不好回答,要么设计的问题没有一点含金量,非常小儿科。就像这样的疑惑: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所以,会提问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思政课教师想要教好学也得具备自觉学习的能力。

3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对教学价值目标实现的要求

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都是要落脚到教学价值目标的实现,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像蔡元培所讲,如果仅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育,就丧失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属性,还不如让他们直接进入社会以学徒的形式学得更快。这也说明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是单纯地教知识,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最佳途径就是在工作中,而对人本身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职责。

(1)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它是一个哲学范畴,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它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课题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所以,它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观是自发的、朴素的,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价值判断。而在当今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境下,在面临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下,凝心聚力谋发展是时代之需,也是思政教育之本,特别是在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论的舆论裹挟下,更要让当代大学生辨清其本质,保持好自己的定力,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反对甚至颠覆不同制度的工具。区分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划清在价值观问题上的话语霸权和人类形成的价值共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价值观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发展道路和方向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充分利用知识的自身价值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2)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归结点。理论与实践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是对理论进行着检验和发展,然后实现理论对实践更好的指导。就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去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思政课由于自身的课程属性和理论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抽象晦涩的理论结合直观、生动的具体对学生进行讲解,理论只有讲清楚了,学生才能理解,只有讲透了,才能让学生接受和信服,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一定得先知其然,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其所以然,理论学习的基本要求才算实现。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这是理论学习的根本要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而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社会生活的本质从现实性上来说是实践的,而改造世界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该如何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理论的根本价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的思维,掌握其方法,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统一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统一数量再比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