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1例

2021-01-03李海峰宋立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曲霉菌闭式

荣 颖,李海峰,卞 戈,宋立莎*

(1.长春市南关区明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130000;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 2a.急救医学科;2b.泌尿外科,吉林 长春13003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入院前9天因右侧自发性气胸,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抗炎治疗4天后痊愈,拔管出院;2天前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意识转清,转入我院胸外科进一步治疗;后又因呼吸困难加重,伴意识不清,又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既往:哮喘50年;传染病史:20余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 5个月前于我院呼吸科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双肺肺炎、双肺肺大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3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40/100 mmHg。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胸廓对称,右侧锁骨中线第3肋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1枚,接水封瓶,呼吸时有气泡逸出;气管居中,右侧触觉语颤较左侧减弱;叩诊左肺清音,右肺鼓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36次/分,律整,神经系统查体:意识不清,无眼震,四肢肌张力正常,Babinski征双侧阴性,无项强,克氏征阴性。化验提示:血气分析提示:pH 7.098;Pco291.9 mmHg;Po299.7 mmHg;Lac 3.4 mmol/L;BE 4.15 mmol/L;cHCO3-ST 20.0 mmol/L;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肺部CT:双肺上叶、下叶及左肺舌叶结核伴钙化;左肺上叶结核空洞,不除外合并霉菌感染;肺气肿,左肺下叶肺大泡;右侧胸膜增厚。给予患者抗炎、抗真菌(氟康唑)、呼吸兴奋剂泵入等治疗, 2小时后患者意识转清,但其仍有呼吸困难,并再次出现自发性气胸,予以右侧腋前线第7肋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1周内2次深部痰培养结果回报:一般细菌培养鉴定:烟曲霉 ++KUA/L;给予停用氟康唑,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但患者静点伏立康唑后,出现面、颈部潮红,呼吸困难加重,停止用药后,患者上述症状迅速缓解,考虑患者不能耐受其酒精溶媒可能性大,限于其经济原因,给予伊曲康唑口服;在治疗约1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其后3次复查痰培养,均未见曲霉菌,患者胸腔积气也明显减少,予以逐步拔出两根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并继续口服伊曲康唑。2个月后随访,生活自理,未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不适。

2 讨论

曲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真菌,常“定植”于人体的口腔、皮肤及自然界中,其气道定植也通常发生在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大多数患者通过将曲霉菌感染性孢子进入下呼吸道,而导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A)。IPA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其常见原因包括血液系统疾患、器官移植、艾滋病、粒细胞缺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免疫功能正常的IPA患者则主要发生于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危重患者[1];肺曲霉菌病常继发于哮喘、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的囊腔内等。据报道,超过25%的哮喘患者可能发生曲霉定殖[2]。而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症等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曲霉菌的感染率升高。IPA的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诊断依靠痰培养和组织细胞学。痰培养常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出现明确的曲霉菌生长可以诊断[3-4]。

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查准确性依赖于取材的准确性,且为有创性检查,较难广泛应用。该患者入院时基础肺功能差,病情重,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风险大,与家属沟通,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该项检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行肺功能等检查后已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合其肺结核感染病史,肺CT检查提示已形成空洞,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反复住院抗炎治疗,存在多个曲霉菌感染易感因素。患者此次因自发性气胸后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意识不清入院,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抗生素等全面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呼吸衰竭有所纠正,但病情仍不稳定,仍有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符合IPA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其肺CT检查可见曲霉菌感染时特征性表现:结节灶、斑片状影边缘“晕征”,患者两次深部痰培养(1周内)均检测到曲霉菌,故临床诊断为肺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与气胸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能明确,相关报道较少[5-6];有病例报道,胸膜曲霉菌病导致31岁男性患者反复发生气胸,气胸作为第一症状在半年内发生三次[7];不同的是,本例患者因基础肺功能较差,在2周内反复发作三次,发作更为频繁;患者基础肺功能极差,加之气胸的发生,患者预后差可能性大;而伏立康唑作为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已被批准作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初始治疗,被认为是许多IPA患者的首选治疗[8-9],但患者出现了对伏立康唑不耐受,但经伊曲康唑的抗真菌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新发气胸,且胸腔内气体逐渐减少,最终肺组织愈合,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伊曲康唑治疗效果肯定,对于迅速减轻肺曲霉菌感染、避免气胸的并发及促进其肺组织愈合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对于存在IPA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当其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等情况经系统治疗疗效差时,当发生气胸反复发作时,应警惕合并IPA的可能。对于曲霉菌感染的IPA患者,伊曲康唑有助于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曲霉菌闭式
更正说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沿海电厂闭式水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微生物检验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分析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常闭式防触电插座的研制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角落生物”
——曲霉菌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