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1-01-03李一娜

企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石油职工微信

文|李一娜

一、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与一线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宣传

新媒体是一种以多种传播形式组成的传播形式,它可以通过视频、短篇文章、在线答题、随手拍、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认知世界里,可以达到有选择性地自学、重复性的播放方式因此满足了当下繁忙工作人员的需求,尤其是针对在一线作业的石油职工的学习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一线石油职工大多在边远地区作业,工作环境差,危险系数高,且又缺乏安全警示教育,对于管理者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传达安全警示教育,在以往的做法中通常以印刷安全小册子,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两法”及“司法解释”,在关键风险领域和重要敏感时期设置的生产经营安全“四条红线”,安全生产六项较大风险管控等要求,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但是,这样的一种方式比较单调,不能满足职工学习的诉求,如果想达到目的,新媒体的优势可谓立竿见影。下面就通过一个案例简单说明一下。

我公司共有职工七百多人,其中约35%的职工为一线职工,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各不相同,在国家的法定安全教育月里要把安全警示教育的内容传播给广大职工,在没有新媒体时是一件漫长而耗费大量资源的事。而现在,在手机普遍流行,社交软件技术完善、通信渠道发达的状态下,只要动动手指,加入公司微信群、工作部门微信群、关注公司公众号,是分分钟就能办到的事,而且,经常性的举办答题活动或者在线讨论、汇报活动,可以让全体人员参与进来,即时的进行反馈。

二、新媒体的时效性与一线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宣传

时效性一直是在信息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发生的一件事情都有自身的时效性,这就必须要求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让更广泛的受众知晓这个信息的内容。在安全警示教育这个宣传上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警示教育需要用大量的安全教育实例进行有效的宣传才能更加突出它的警示教育的意义。就拿2015 年8月12 日发生在天津滨海西区的特大性爆炸事故的传播速度来说,这次重大事故在那天的23:30 左右发生的,截止2015 年8 月13 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官方发布消息,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因爆炸现场危化品数量内容存储不明,大火暂缓扑灭。相关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而在这份正式报告出现之前,就有腾讯、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站来报道这起事故了。这起事故引起了单位的重视,当时仅相隔一天后就及时通报了所有一线上井作业的人员,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开来。让全员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线上学习,线下讨论,写观后感等多种形式宣传。并在以后出现的安全事故中加入学习生产经营安全“四条红线”,安全生产六项较大风险管控,这些中石油的安全守则。通过初步统计,近些年来,出现的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凡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的,在本单位一线工人的认知时间内基本不会超过该消息的时效时间。这对于在第一时间广泛扩散宣传这些消息有很大的帮助,也受到了一线职工的好评。

三、新媒体的覆盖性与一线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宣传

覆盖性,也是新媒体宣传的一个极大的优势,相对一般媒体而言,一个消息能让多少受众知晓,能不能具有靶向性,让特定受众知晓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新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可以在受众相对充分的时间内反复进行学习甚至可以无限时的扩散。一线石油职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会出现收到消息不及时,不能全员覆盖等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安全事故的通报上,有明显的滞后性。在出现安全事故时会出现没有及时通报教育而使得这类事故在近期相同时间段频繁出现的隐患。

为了防范类似事故,我们的石油集团总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六项、关键风险领域和重要敏感时期设置的生产经营安全“四条红线”这一系列相关安全条例,用最简练的文字强调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突出性。但是,由于在生产环境的复杂多样化,和职工总体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类似安全事故还是容易发生,这时,随着新媒体的介入,通过大量视频、图像、文字等新式,在热门的APP 如抖音、微信、新浪微博等分公司平台上宣传,广大职工只需要用一部手机通过联网就可以观看,加上其传播的及时性,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覆盖全员式传播。在所在单位工作总结中发现:曾经出现的几起安全事故,一经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即使是在边远地区施工作业的一线石油职工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相关教育,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安全生产管理者们也能有效的覆盖全员的通知到每个一线石油职工身上,有效地避免了同类安全事故的频发。个别时候,在安全生产巡讲队伍还没有进入井上作业区时,井上施工作业的一线石油职工就已经知晓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因此降低了通知不到位、不及时、不重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风险。

四、新媒体的交互性与一线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宣传

交互性,在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都是单向传送信息,媒体处于强势地位,决定着受众接受什么样信息,用户很难进行信息反馈。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输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每个用户都具有信息交流的控制权,公众可以选择接收信息,也可以选择关闭客户端或屏蔽信息来源不再接收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收信息。一线石油职工多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更喜欢体现个人个性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没有固定时间去看电视或者读报纸,所以他们来源的信息渠道主要是以获取信息平台多样化和观看时间碎片化的形式,对于安全警示教育传播而言,必然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我公司针对这一特点,开通了公司微信和抖音公众号,并开展了“安全在我心中”警示教育活动,把身边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微视频和微信图文的形式发布,让全体职工都参与到作品创作和传播中来,更直观的解读了当下的安全文化,并提醒了在一线工作的石油职工注意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微杜渐,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我公司的微信群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微信的交互性,身在户外作业的一线石油职工通过微信群可以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出勤和路况以及井场情况。这些及时反馈的信息,给上级领导指挥生产作业带来了第一手资料,便于他们指导和安排部署工作,达到及时、准确、有效地对生产流程把控,以及发出人员调动的指令。在5G 网络下,这些信息也以更快,更广的方式得到传播。

五、新媒体的超时空性与一线石油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宣传

超时空性,又是新媒体传播的一大优势。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全球联网的网络进行传输数据,完全打破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国家等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的限制,从而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和世界相连。特别是手机新媒体发送信息时间短、接收信息速度快,受制约因素少,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在移动互联网络覆盖的全球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搜索信息、查阅信息、发布信息,这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高度。

2020 年,全球笼罩在“新冠”疫情当中,这对身在海外作业的一线石油职工的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如何快速撤离疫区,采取最有效的防疫措施,是他们工作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我公司用微信、新浪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及时和这些职工取得联系,让不能面对面交流的人都能收到准确有效的信息,为在焦虑中的一线石油职工带去了公司的关怀,起到了鼓舞士气,安抚心灵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对疫情影响后的工作推进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也为防护措施做到位,疫情较轻的海外地区继续派出一线石油职工海外工作队伍,进行复工复产做足了准备工作。后来,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公司的一线石油职工海外工作队伍及时派出,进行了复工复产,并通过新媒体继续对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综上所述,新媒体这个传播工具是一件利器,帮助了生产管理者们解决了通知不到位、耗时长、形式单一的问题,而且还减轻了常规宣传造成物资损耗的负担。运用好新媒体这个技术,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把安全警示教育贯彻到全员化,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把这个技术继续的加以完善、规划好,这对减缓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同类安全事故的频发次数是有一定帮助的。相信在新媒体技术日渐完善的未来,这个技术能够发生更大作用,让全警示教育落到实处,保障我们的生产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石油职工微信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微信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微信
微信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