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利蜂的“便利经”

2021-01-03杨学聪

企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店长店员便利店

文|杨学聪

按照便利店行业新秀便利蜂披露的开店规划,未来3 年,便利蜂将用系统决策和数字驱动实现高速发展,预计2021 年门店总数突破4000 家,“掘金”下沉市场,超一半门店将坐落于二三线城市;2023 年门店将达到1 万家,跻身中国便利店行业前五。

在线上电商与传统门店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便利蜂的底气从何而来?在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眼中,便利店生意清淡,本质上是经营效率不高造成入不敷出,同时又为了控制成本而收缩服务时间和服务范围,导致恶性循环。“便利蜂并非传统便利店,依靠系统决策提升效率,在北京实现了区域营利。”庄辰超说。

对不少消费者来说,24 小时营业的便利蜂,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接一杯豆浆,取一个饭团,点几道菜肴,在自助收银处扫码结账后即可自行离开。偶尔遇到呼叫人工结账的顾客,店里的店员会立马上前帮忙。笔者在位于北京海淀中街的便利蜂门店看到,即便过了午餐时间,店中仍是人来人往。风幕柜中的冷藏食品、保温柜里的热饮、货架上的速食便当、一字排开的网红饮料,为都市白领带来生活便利。

便利蜂和传统便利店不同在哪里?答案是利用前沿技术革新零售,解决种种消费痛点。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告诉笔者:“便利蜂不仅是一家便利店企业,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和数字公司,高效的‘系统’是支撑我们快速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家科技创新零售企业,便利蜂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2017 年底有60 家门店,2018 年底有570 家,2019 年底达到1000 家,2020 年底超过1800 家。如今,便利蜂已为北京、天津、上海等20 个城市生活圈提供服务。

门店管理一直是便利店经营的难点,便利店往往需要在开店质量与数量中找到平衡。便利蜂能在3 年时间内开1800 家直营门店,就是因为门店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的稳定,而这是通过系统决策实现的。薛恩远说:“便利蜂将日常运营中的决策交给了系统,实现了决策从系统辅助员工,到系统主导全过程的转变”。便利蜂的系统可在一次性全面替换的基础上实时变动,一方面建立了系统完全信任机制,另一方面也通过资深员工的“陪练”不断验证、发现和改进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升系统决策的准确性。

目前,便利蜂已经打通了工厂、物流、门店等多个场景,系统可在运营的不同环节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最终给出决策方案。以门店选址为例,便利蜂以系统决策为主,同时对专家指出的选址或同行运营的门店,进行销售情况持续追踪,不断校正系统决策的准确性。这套系统还能协同上下游各个环节,给出从商品替换到商品陈列,以及员工调整的优选路径。“我们的‘系统’背后是数字和AI 驱动,也连接了便利蜂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薛恩远表示,系统的驱动使得便利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门店运营水平稳定,进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营利。

由于把决策权交给了系统,不对营业额、利润等经营指标负责的店长、店员,只需要按系统提示办事,将精力更多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员工培养周期被大幅压缩。一般情况下,便利店培养店长需要两年,但在便利蜂,店员培训周期约为5 天,店长也只需要一个月就能上手。而代替员工“操心”的系统则围绕品质、服务和清洁展开门店管理。例如,在确保购物环境安全卫生方面,便利蜂系统可识别门店餐桌不及时收拾、周转筐乱放等情况,并对店员进行语音提醒。店员只需要按照操作流程指引,就可以对门店器具、设备进行清洁。薛恩远表示:“未来便利蜂将坚持线上、线下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技术和零售业态如何变化,让消费者满意始终是零售企业的价值所在。让更多消费者体会到幸福感,始终是便利蜂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店长店员便利店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一克拉便利店
独一无二的日本便利店文化
多功能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无人便利店PK传统便利店:现在的问题在哪里
猴店长的烦恼
编辑部故事之“就是它”
内衣店没有店长
当个店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