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2021-01-03文|吴

企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管理

文|吴 雷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安全管理的高标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南海东部海域某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阐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基本原则等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体系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和创新性建设”三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海洋石油工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三高”特点,首要的特点是高风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不仅要抗台风、抗海啸、抗巨浪、抗冰冻、防腐蚀,而且还要克服钻探作业过程中遇到地层压力过高发生的井喷、火灾、毒气等危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史就是海油人同各类自然风险和作业风险的斗争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做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首先要管控好各类风险,而管控好各类风险必须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文以南海东部海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为例,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分析研究。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南海东部海域某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境内分公司,主要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在中国南海东部海域,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公司非常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司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形成了要素健全、制度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和总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正坚定迈向深水,投入成本、技术要求和风险等级都呈指数式上升,传统安全文化在某些领域难以适应企业面临的新的发展需要。另外,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国家大跨步迈进新时代,企业的发展也要紧跟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地探索新方向、新思路、新办法,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二、创建新时代企业安全文化体系要点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等。

(一)安全文化建设时代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这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总体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合国家总体发展需要,要具有时代性。

企业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也随着安全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机构改革、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构性举措使得企业管理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性。面对新的挑战、新的环境和新的风险,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而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新的环境和新的风险,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安全文化建设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必须把人的因素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因素,安全文化靠人来建设,靠人来维护,最终作用于人、服务于人,以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以生命安全为最终目的,所以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指导和服务生产原则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能够指导和服务生产。

3.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要面临不同的安全形势,所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具备开源性和创新性。应当在既有安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的安全文化经验,不断培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特色安全文化。

4.坚持“一致性”原则

企业的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一致性”原则。至少在理念、政策层面要保持统一性,在具体措施和做法层面要鼓励创新和特色做法,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又能兼顾企业内部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基层安全文化建设活力,不断碰撞出“新火花”。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途径与方法

新时代呼吁新的企业安全文化,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大多带有“智能化”“大数据”等数字化符号。另外,国家一直在强调体系化建设,要求企业管理实现体系化管理。结合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体系化、智能化、创新性和落实执行四个维度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一)加强体系化建设

1.法规体系建设

国家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依法合规要求越来越严。企业管理过程中涉及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把法律法规的体系化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把安全生产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要求修订成册或者建立法律法规数据库,便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查询和使用,以减少法规方面的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2.制度体系建设

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是基于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生产经营需要而制定各类制度、规定和要求。在目前阶段,企业要重点关注国家政策层面、行业发展层面和企业内需方面的变化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在辨识出可能带来的影响之后及时在制度、规定层面做出调整,以避免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公司自2018 年开始全面开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梳理和建设工作,目前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公司每年都会组织进行QHSE 体系的修订工作,风险管理、变更管理、事故管理、PTW 管理等一系列对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制度、程序得到全面修订。

3.监管体系建设

2016 年7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落实到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法依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把日常监管与关键阶段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把追责问责与解决企业安全管理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

(二)加强智能化建设

目前,“智慧消防”“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自动火灾控制系统”等一大批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兴安全管理技术在企业运用实施。加强智能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动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将作业风险转移到设备上,避免员工受到伤害。目前公司某气田已经将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巡检机器人可以进行烟、光、声音等常规信息检测,还能进行温度、气体取样等人工巡检不能进行的动作。

(三)加强创新性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不能一劳永逸,要随着企业安全生产需要而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完善,才能确保企业安全运营。

1.宣传手段创新

传统方式的宣传栏、横幅、录像已越来越让人感到“审美疲劳”,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可以尝试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安全宣传,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宣传工作。另外,有的单位还自制安全宣传APP,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开展宣传,每完成一个任务有升级奖励等,将安全文化宣传与娱乐性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培训教育创新

相比于“你讲我听”的传统方式,互动式的安全培训教育越来越受到员工的青睐。在培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调节培训教育讲师单方面输出,受众被动听课的课堂氛围,让培训教育不再是讲师一个人的舞台。有的企业建设安全培训教育体验室,有实物体验室,也有基于VR 技术的体验室,也是将培训教育加入“用户体验”环节,提高培训教育的代入感,培训教育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3.管理方式创新

安全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的效果。本质上讲,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管理的要求基本来源于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如果管理方式方法得当,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一个管理方式运行时间久了以后,难免会有不适应的地方,从企业自身运行规律来讲,也需要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比如承包商管理,基本的管理内容和要求是固定的,不过不同单位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承包商管理方案,例如“承包商全过程管理”和“一清单两工具”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是提高员工安全素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载体。要在坚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安全文化体系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和创新性建设,不断将安全文化建设推向深入,为企业的长治久安搭建最有力屏障。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