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

2021-01-02华中科技大学朱江

区域治理 2021年3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朱江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不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巨大压力的时代。由于社会经济也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生活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加大,甚至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人们在享受着社会繁荣所带来的物质生活充裕的时候,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人们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群体同样面临着升学和择业,以及来自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心理压力的方法逐渐被人们认可,它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从“健康”一词中产生的,它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出现的一种说法。心理健康的具体内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果其高级神经功能都处于正常的状态,且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平衡稳定的内心世界,更能以被大众和社会认可的方式方法来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才会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健康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无法像生理健康那样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工具进行精确的测量,也没有一套具体的数据标准。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一是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二是有稳定的情绪;三是对自我有客观而正确的认知;四是人际关系和谐,能与其他人正常交往;五是年龄与心理行为特点相符合,等等。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能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完善,对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信心和希望,有利于大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群体是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较多的群体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校也出现了逐年扩招的趋势,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遇到了很多难题,这些难题有的是来自学习上的压力,有的是经济上的压力,有的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还有的是择业方面的压力。他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给自身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又给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而言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不是很好,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在接受调查两千名大学生中,有超过16%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且这种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明显。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渐严重,有不在少数的学生选择了退学,且这个数据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孩子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通常在进入社会前的时间里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对孩子的发展和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家庭中,父母的和谐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后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儿童早期的发展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相处的方式和良好关系的程度都能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2]。

(二)学校因素

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认识一个新的圈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学校不仅是一个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的方式、锻炼综合实践能力的地方。老师的态度、同学之间的关系和校园文化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与人交往的场所,孩子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格,并影响着以后的发展。

(三)社会因素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那么社会却是一个没有了围墙的大学,社会和大学相比要复杂很多,在社会中要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束缚和影响,还有来自道德规范、社会风气和各种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智力发展和能力发挥

体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动,需要人为地主动完成。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的人必须努力集中注意力,通过感知、观察和思考来进行体育锻炼。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随机发生的事件做出快速的判断,从而使得认识能力增强。所以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让大脑的皮层和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让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得到协调,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与抑制开始快速地交替转移,让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提高,进一步增强人体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使思维变得更灵活更活跃,还可以提高思考的速度。除此之外,体育活动有很多种类,体育锻炼具有多样性,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智慧,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

(二)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都可以被称作是人的个性,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就相当于人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内在特征的外在表现。体育锻炼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意识都对人的发展有启迪和影响作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虽然在方式、规则以及结果上存在不同外,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却是相同的,每个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会在无形中受到体育内在价值的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之中重新塑造着自己的个性[3]。其次,体育活动具有集体性的特点,这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学校里有很多的活动可以参加,不论是学校组织的、院系组织的还是班级组织的活动都可以积极去参加,从而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自身品质中的不良倾向,在对他人态度的改变中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这对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最后,体育锻炼可以做到从学生的个性入手,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体育锻炼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能使良好的情绪得到体验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暂的一次性的锻炼还是长期的体育锻炼都可以提高锻炼者的积极心境,降低消极心境。根据情绪效应,体育运动可以从不同程度降低压力而带来的焦虑水平,同时随着抑制水平的降低,其他的不良情绪,如失望、悲观、易怒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当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时,内部机体会呈现出一种“流畅状态”,此时运动者会产生对活动的控制感,对运动过程产生享受的感觉。也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锻炼快感”,它会让锻炼者处于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在受到应激刺激后能产生较小的应激反应,所以体育锻炼对主动应激刺激和被动应激刺激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体育活动不是只适合某一部分人的活动,它是全民性的活动。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参加人数多为乐趣,参加的人数越多,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就越大。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会形成一种临时的人际关系网。有的体育项目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需要通过密切的交流来完成活动,可以锻炼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减小面对陌生人时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来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五)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品质不仅可以克服困难,还可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体育活动一般都是需要大量运动的,具有紧张、激烈、竞争性强等特点,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例如,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都是合作性很强的项目,需要球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出色完成,同时这种项目持续的时间长,对参与者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考验,在进行的过程中,甚至还需要完成高难度和高危险性的动作,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勇敢的意志品质。所以,体育锻炼对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对培养勇敢、果断、自信的心理品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品质可以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是一项积极的主动运动的项目,它是当今社会人们进行强身健体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还可以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全方位的素质,尤其不能忽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量出现,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阻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还会影响到良好品德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