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解题思路快速培养探究

2021-01-02>>>卢

考试与招生 2021年2期
关键词:反推思路题目

>>>卢 松

很多同学在面对思维要求较高的题目时,显得茫然无措,思路总是有所偏差。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解题思路,成为很多学生、老师的迫切需求。

我们须先分析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思维存在障碍的学生普遍有这些问题:一是基础知识原理掌握不足,理解不够透彻;二是学习过程中偏重记忆,缺少思考;三是欠缺对既有问题、错误的反思与更正;四是自身缺乏对试题的研究、探索。针对这几方面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

一、深入理解法

不少学生将地理学习视为简单的背诵与记忆,这就容易导致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不能真正理解地理基础知识原理,也就无法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运用,更不能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地理作为原来文综三科中明显偏理的学科,学生应吃透基础知识原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从容应对各种问题。例如,在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中,普遍采取建设卫星城的做法。单纯地记忆这样一句话并不难,但问题在于这样一来学生只得了“鱼”,而未得到“渔”。如果我们能够从形成环境问题的根源上来分析,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了,并能在分析问题时获取一些经验和方法。地理学上普遍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口问题,城市内部出现了环境问题就应该是城市内部人口问题导致的。为什么会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呢?是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迅速上升,进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因此,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就是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将相关人群分流到卫星城中去,由此来减少城市内部人口数量,从根源上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二、试讲巩固法

一些学生在处理地理选择题时,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用排除法排除掉两个选项后,剩下的两个无法进一步甄别,从而导致失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还是学生学科思维不规范、不准确造成的。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没有重视自身地理学科思维的培养,导致在分析问题时,思考的角度不准确、方法不完善、过程不规范。一旦成为常态,高三时就会深受其害。同一个选择题,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表信息,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设问、题干和选项准确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之所以选错,是因为没能通过审题获取证明该选项错误的信息。所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巩固正确的学科思维,是提升客观题得分率的重要举措。

针对这一点,应该要求学生对于出错的选择题,严格按照正确的解题思路重新进行分析,主动提取题目中相关的地理信息,最终能准确、流畅地讲解给其他同学。其实质就是让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学生脑中得以巩固,只有不断巩固和强化,学生才能积累正确的经验和方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在习题讲评课中,可以专门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小组内部相互讲解,分析自己做错的题目。

三、反推归纳法

主观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难度往往高于客观题,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并提升主观题的得分率,是我们必须要探究解决的问题。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首先,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图表等材料,准确而全面地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能够根据材料的呈现,推断命题者的意图。其次,针对问题的设置,能够清晰而全面地分析出答题要点,并按主次顺序精炼地呈现在试卷上。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题目所有的材料“存在即有价值”,尤其是图表中的图例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具体问题,从材料所提供信息的角度组织出完整、准确的答案。对于分析的过程,如果缺少经验和规范性,需要积极主动地去理清精准的解题思路。最后,在改错的过程中,从标准答案入手,逆向思维,反推整个题目的思维过程,即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和现有材料信息,最终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反推归纳法。反推结束后,学生仍需按照正确的地理思维过程,从审题开始,完整地将该题目思考一遍,从而让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在脑中得以巩固。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归纳总结,提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

地理学科思维的培养要从高一高二抓起,如果高三时仍存在地理思维障碍,可利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有效提升地理思维方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问题和状况,紧抓一个“思”字,来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反推思路题目
737NG飞机反推系统故障浅析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不同思路解答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737NG飞机反推灯亮故障分析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二元机翼颤振的指令滤波反推自适应约束控制
我的思路我做主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