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系统思维逻辑

2021-01-02邵志毅

关键词:能动性人类国家

邵志毅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精准思维等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八大思维,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实践的重要理论武器。其中,系统思维是习近平科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1],在当前人类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自然事件时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指导意义。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2]然而,要应用,首先就要精通;要精通,就必须厘清逻辑。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背景下,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自然事件的影响,厘清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系统思维逻辑,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系统的嵌套与扩张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大自然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包括人。但系统具有嵌套性,整体系统中还包含有各种相对独立的系统,并且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系统的嵌套性是系统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的表现。不考虑人类社会因素的大自然是一个天然自然系统。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但是人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不再是天然自然系统的组成元素,而是构成人类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人类社会系统以人为基本要素不断扩张。人通过主观能动性涉足过的天然自然,已经转化为人化自然或者人工自然。人、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以及人与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之间的关系等,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天然自然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构成自然人类系统,这是一个既包含天然自然也包含人类社会的整体系统。天然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都遵循系统的发展规律。

系统具有扩张性,其边界和范围可以改变,表现为系统的扩张与收缩。系统的扩张性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但同时也是由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所决定的。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范围上的扩张与收缩。当扩张一方的作用力占据优势时,系统的扩张性就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当扩张一方和收缩一方势均力敌时,系统的扩张性则被隐藏起来。不管系统的扩张性是被明显地表现出来还是被隐藏起来,系统扩张和收缩的性质一直都存在,不受其表现形式的影响。系统的动态性、发展性、扩张性都体现了系统是不断变化的,但又强调了系统变化的不同侧面。系统的动态性是与系统的静止不动相对立的;系统的发展性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也说明了系统要素的发展和系统功能的完善;而系统的扩张性是从整体系统所包含的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组成整体系统的各个独立系统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系统扩张性中的扩张是指广义上的扩张,在整体系统中,它既体现系统一方的扩张,又体现系统另一方的收缩。天然自然系统在人类社会系统的扩张过程中不断收缩,其中缩小的部分又以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形式出现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由于被侵入而被迫收缩的系统称为收缩系统,而通过扩张侵入其他系统的系统称为扩张系统。在系统扩张过程中,扩张系统和收缩系统相互作用与反作用。这种相互关系造成的影响会累积,并在达到一定程度时触发系统的突变,比如,通过激发潜信息转化为显信息而触发扩张系统发生突变。

二、信息的转化与量的累积是系统状态发生突变的直接原因

潜信息和显信息是信息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而信息是信息论视域下系统具备的基本元素,系统的发展符合信息论的规律[3]。天然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是拥有不同特征的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遵循信息论的规律。信息论认为,信息是物质能量的体现,它以物质为载体,通过物质携带能量的多少来表现其强弱,并根据信息的强弱分为显信息和潜信息。显信息通过物质携带充足的能量而被系统所感知,是显而易见的,对系统的作用明显;潜信息所体现出来的物质能量无法被系统完全感知,是隐藏在系统之中的,对系统的作用不明显。潜信息和显信息能够实现相互转化,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第一种形式表现为,在外力作用下或在信息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一个系统中原有的潜信息会在该系统中转变为显信息,从而引发系统自身的突变。第二种形式表现为,在系统扩张过程中,系统扩张使得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的反作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收缩系统中对于扩张系统而言的潜信息会在收缩系统反作用的驱动下转化为扩张系统中的显信息,从而引发扩张系统的突变。

对于天然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而言,原本存在于天然自然系统中的显信息在人类社会系统中一直以潜信息的形式存在,对人类社会系统尚未造成危害。当人类社会系统扩张至一定程度时,天然自然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反作用也随之累积到一定程度,使得人类社会系统中的潜信息转化为显信息,从而引发人类社会系统的突变。比如,天然自然系统中的病毒在传播给人类之前,对人类社会系统而言就是一种潜信息。但由于人类社会系统的不断扩张,天然自然系统中包含某种特定显信息的领域被人类社会系统所侵犯,使得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反作用也累积到一定程度。这种对人类社会本来是潜信息的信息就会被激发为显信息,从而引发人类社会系统的突变。当然,潜信息在系统扩张过程中向显信息的转化,只是解释了病毒从天然自然系统中跨越宿主进入人类社会系统,使得对人类社会系统而言本来是潜信息的病毒,被激发为人类社会系统中的显信息。然而,最终激发人类社会系统发生突变的原因,还需要从信息量的角度继续考察。

系统对外来信息的容纳在量上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大量显信息被强势注入系统,并且无法被及时消化和吸收,使得信息密度超过一定上限,系统就会脱离原有发展轨迹而发生突变,造成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的后果。系统在扩张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及时消化和吸收从收缩系统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就很容易发生上述突变。这种突变其实也是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反馈作用的累积在扩张系统中的表现。扩张系统对收缩系统的作用,是有目的、直接、可预测和可控制的;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作用的反馈,是无目的、间接、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且不以扩张系统中的要素的意志为转移。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系统和天然自然系统之间。人类社会系统对天然自然系统的作用,是有目的、直接、可预测和可控制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反作用,是无目的、间接、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因为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反作用,具有不可预测、不可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所以必须辨证认识人类社会系统的扩张。人类社会系统的向外扩张是必然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系统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是系统具有扩张性的充分体现。然而,人类社会系统在扩张过程中,必须既要警惕人类社会系统内部的潜信息向显信息的转化和急剧积累,也要警惕人类社会系统从天然自然系统中获得的大量显信息无法被及时消化和吸收,以避免人类社会系统的突变。做到这一点,就要在人类社会系统扩张的过程中善待天然自然系统,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张,并及时地消化和吸收从收缩系统中获得的信息,实现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扩张和可持续发展。

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的反作用有长期反馈和突发反馈两种表现形式,但归根到底都是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长期作用的反馈。一种病毒造成疫情,就是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长期扩张行为的突发反馈。究其根本,这种突发的反馈是人类社会系统扩张过程中对天然自然系统造成的长期影响的结果。地球变暖,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逐渐被海水淹没,这是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扩张行为的长期反馈。其中,人类社会系统扩张对地球变暖的影响体现在,人类社会系统运转过程中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不断地侵入天然自然系统,使天然自然系统转化为人类社会系统的人化自然部分,进而被人类社会系统所取代。病毒的突发性大规模传播和地球变暖导致人类居住环境逐渐被海水淹没,分别体现了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作用反馈的突发表现形式和长期表现形式,二者都是收缩系统对扩张系统长期作用的反馈。在这种理论思维的指引下,人类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灾难尚未表现出来并不等于灾难没有发生。天然自然系统有可能正在以长期反馈的表现形式,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系统,即反馈作用造成的影响正在累积并等待质的突破。人类社会系统必须警惕扩张过程中对天然自然系统造成的长期影响,以防天然自然系统的突发反馈,避免灾难的集中爆发。换言之,人类社会系统在扩张过程中要善待天然自然系统,及时消化扩张过程中从天然自然系统中获取的信息,从而形成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天然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社会整体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它们的此消彼长必然引起两个系统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这也是自然社会整体系统自组织能力的体现,是系统嵌套性的必然体现。在嵌套系统内,当整体系统进行自组织时,内部子系统的扩张与收缩会造成子系统之间发生作用与反作用,导致内部子系统在信息量和信息密度上的急剧变化,从而激发内部子系统发生突变。这种突变,会使内部子系统从有序状态走向无序状态。在自然社会整体系统、天然自然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组成的嵌套系统中,人类社会系统和天然自然系统的扩张和收缩,造成了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反作用不断累积,使得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量和信息密度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系统发生突变。病毒成疫,正是如此。

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催化、社会系统自愈功能的发挥、对系统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是社会系统恢复有序状态的关键

系统状态分为有序和无序,系统会因为外力的推动或是系统进行自组织而发生状态的变化。在嵌套系统中,这种外力推动和系统自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内力会进行转换,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人类社会系统由于病毒的肆虐从有序走向无序,这是天然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反作用的累积。这种反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系统而言是一种外力推动;但如果站在自然社会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这又是自然社会整体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产生的结果。那么,人类社会系统要从无序状态再回到有序状态,必须发挥人类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和自愈功能,因为天然自然系统无法对人类社会系统形成具有目的性的作用力。这种有目的的作用力是人类社会系统具有的特殊性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作用,也是人类社会系统区别于天然自然系统最显著的地方。

要实现人类社会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必须同时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类社会系统自愈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社会系统状态发生转变的催化剂,它能够加速人类社会系统状态的改变。当然,必须辩证认识和正确使用这种催化剂。如果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系统发展规律,就会促进人类社会系统的优化运转;如果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系统发展规律,就会促使人类社会系统状态发生突变恶化。在人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主观能动性的催化下,人类社会系统能够加速恢复有序状态,达到耗散结构,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要实现人类社会系统全面恢复有序状态,还要重视系统自愈功能的发挥。在嵌套系统中,要正常发挥整体系统的自愈功能,必须先修复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再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促使整体系统功能充分发挥,进而推动整体系统自愈功能的正常发挥,并反过来促进子系统功能的修复,形成良性循环。人类社会系统的自愈,同样需要重视这一规律,要在修复各个国家社会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个国家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整体系统的自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反过来促进国家社会子系统功能的修复。这就需要从国家社会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角度继续深入考察。

每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系统,称为国家社会系统。以国家社会系统为元素,以各个国家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纽带,又形成更大的社会系统,即人类社会系统。此处所说的人类社会系统和上文相同,但二者是对人类社会系统从不同角度的定义。上文的定义体现了人类社会系统和天然自然系统的区别;而此处是在国家社会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阐述,体现了系统的嵌套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国家社会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都是社会系统,它们与天然自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系统发展产生的内部催化作用。这些理论思维要求人类必须以系统的、普遍联系的方式,认识和影响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并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的内部催化作用。

人类社会系统和国家社会系统都符合系统发展规律。系统具有复杂性,其内部要素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使得系统内部包含各种矛盾。同时,矛盾又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系统的复杂性和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决定了系统内部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系统在该阶段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抓住社会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且,系统具有动态性,使得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在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系统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相互转化。同时,矛盾自身也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系统的动态性和矛盾不断变化的特点,共同决定了系统内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断地发生相互转化。这要求人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系统中的矛盾,准确判断社会系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不同主要矛盾。国家社会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都遵循社会系统发展的这些原理。所以,在国家社会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判断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从而有依据、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促进国家社会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不断走向有序状态、实现耗散结构、达到平衡态。

四、正确对待系统的开放性以及信息在开放系统之间的交互是系统恢复有序状态的重要保障

系统的构成元素之间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嵌套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也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当国家社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时,各个国家社会系统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系统自身具有开放性,嵌套系统的内部子系统也具有开放性。国家社会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运行时,具有开放性,并且能够不断地吸收外界信息和能量。国家社会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信息,会借助人类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在各个国家社会系统之间流动。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正是体现了各个国家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在人类社会系统内部不断流动、传递和交换的信息,如果符合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就代表一种正能量,会促进国家社会系统状态的优化;如果这种信息不符合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那么就代表一种负能量,会促进国家社会系统状态的恶化。不管人类社会系统内部流动、传递和交换的信息,代表着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仅限于影响国家社会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对国家社会系统的发展及其状态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社会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高效运作,是国家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在这种理论思维的指引下,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不同国家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人类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抵抗重大自然事件中的全面胜利。在人类社会系统中,作为人类社会系统构成元素的各个国家社会系统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否则,就算一部分国家社会系统暂时率先达到有序状态,也会因为国家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和普遍联系性,导致这些国家社会系统的努力成果被侵蚀,导致整个人类社会系统重新进入无序状态。

在重大自然事件面前,事件集中发生的国家社会系统会首先变得无序,但其他国家社会系统的帮助,会以信息的形式传达一种正能量,促进无序的国家社会系统加速进入有序状态段。但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和高效合作,才是国家社会系统快速恢复有序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中国在面对重大自然事件的时候,党、政府、军队、人民、社会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等各个社会构成要素的有机统一和高效配合,促使了中国社会系统能够快速地恢复有序状态。而国家社会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的状况,又以信息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正能量,通过人类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流向其它国家社会系统,再借助系统的开放性被其他国家社会系统有选择性地吸收。在人类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那些吸收了正能量的其他国家社会系统,在这种外来正能量的推动下也会加速走向有序。相反的,负能量也会利用人类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流向其他国家社会系统,并利用国家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不断侵蚀其他国家社会系统。被这些负能量侵蚀的国家社会系统,加速走向了更加恶化的无序状态。因此,国家社会系统在面对外来信息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外来信息对国家社会系统发展的重要影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外来信息进行辨别,吸收符合社会系统发展规律的信息带来的正能量,促使国家社会系统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面对人类社会系统整体发生的突变,天然自然系统无法对人类社会系统形成有目的的理性作用。在这种无法获得有效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人类社会系统必须发挥自组织功能和自愈功能,进而重新走向有序,实现耗散结构,达到平衡态。系统自愈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在系统元素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系统自愈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须建立在各个国家社会系统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从而使人类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类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和自愈功能得到正常运转。因此,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要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人类行为,指导各个国家社会系统的运行。各个国家社会系统之间要相互帮助、同舟共济、并肩作战。只有这样,人类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愈功能才能得到正常运转,人类也才能以命运共同体的方式携手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系统发展的催化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类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和自愈功能。而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建立在各个国家社会系统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只有这样,人类社会系统才能逐渐修复自身的漏洞,整体功能才能逐渐得到恢复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并从无序走向有序。

猜你喜欢

能动性人类国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