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
——以常德市为例

2021-01-02中共常德市委党校罗米娜

区域治理 2021年40期
关键词:常德市工作者居民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罗米娜

2012年,中共中央民政部公布了中国社区标志:一个爱心组成的红色中国结,也是由几个人手挽手组成的团队。

这个标志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形象揭示了社区和社区工作的真谛:社区是社会基层的组成单元,社区工作是一项需要很多人用爱心去做的工作,全体社区工作者是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一、常德社区工作的开展历程

1948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二十年来中国社区研究》中将“community”最早译作“社区”。社区和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久,以湖南常德为例:

(一)萌芽期

常德市于1949年9月设立启明镇、远安镇和南站、长庚镇三个区公所,1950年4月设置德山区公所、德山乡公所。这是当地最早的街道办事处,具有城市社区的性质。此后,区、乡公所改为区、乡人民政府,成为一级政权机构。

(二)中断期

1968至1976年,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街道革命委员会成立,自治功能萎缩,取代原街道党委和办事处行使权力①。

(三)复苏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和国家拨乱反正的时代背景下,常德市于1979年1月撤销了原来的街道革命委员会,恢复街道办事处②。

(四)发展期

2012-201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常德市有关部门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顺利完成了30个社区的试点任务。目前,全常德市共有42个街道、739个社区,含418个城市社区居委会、321个乡镇社区居委会,社区内人口共计218万人;各社区普遍设置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市民学校和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各类服务设施达2234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2251个,社区服务网点达4.5万个,社区专业服务队2000余支,社区服务从业人员达15.1万人。

二、常德社区工作者的现状

过去提到社区工作者,人们首先会想到戴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姐。大姐们是社区工作者,但社区工作者不只是热心大姐。根据2012年发布的《我国2011到2020年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社区工作者指: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者队伍、管理者队伍与研究者队伍。

(一)主体现状

以常德市主城区武陵区为例,该区103个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065人,平均每个社区10人,主要负责社区党建、卫生防疫、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综治维稳、城管创建、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工作;高中及高中(中专)以下学历者72人,占总人数的6.8%,大专学历者506人,占总人数的48%,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87人,占总人数的46%;正式人员1021位,占总人数的96%,聘用人员44位,占总人数的4%;中共党员901人,占总人数的87%,民主党派1人,占总人数的0.09%,非党员164人,占总人数的15.39%;395名男性,670名女性,妇女所占比例为62.9%;35岁以下的355人,占总人数的33.33%, 35-45岁的386人,占总人数的36.2%;45岁以上的324人,占总人数的30.42%,平均年龄为36岁。

(二)专业素质

社区工作看似万金油,实则高标准,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发达地区的专业社工占总人口比例一般为2‰-5‰。2019年,我国已有348所高校开设本科教育阶段的社工专业,社会上有10.7万人取得了社会工作师证书。以常德市武陵区为例,社区工作人员1065人,占该区总人口的3.11‰,持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的114人,取得中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的37人,占比为14.18%,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教育的人员占80%以上,显然,社区在法律援助、家庭调解、行为纠正、康乐养老、公共卫生等当代专业化领域急缺人才。

(三)突出问题

社区的范围广泛,对象众多,却没有方向性指导;中国社区普遍都在探索阶段,自身定位不明晰,“推销”社区工作难度较高;社区工作条件欠缺,任务繁重,社区工作者须竭尽所能,甚至“化缘”“倒贴”才能把工作做好;社区工作成效不易量度,难以获得显著的成就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社区工作者对纷繁琐碎却又具争议性的事件必须拿出正确坚定的立场;许多社区由原来的农村发展而来,选人用人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随意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关系户”“盲目进人”的现象,成为解决个别问题的重要渠道,一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还是沿用农村工作、居委会工作的老一套方法,使得当前社区工作不能很好地胜任新时代的任务。

(四)客观因素

1.经费短缺、工作人员待遇低

根据常德市组织部提供的数据,2020年常德市9县市区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年人均工资为3.36万元,6区工作者年人均工资为3.8万元;2021年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整体收入情况没有现成的数据可查询,通过取样调查,对常德市武陵区北堤、常乐、光荣路、丝瓜井、紫桥、半边街、东苑、红庙、楠沙、红卫、新东、盐关、竹园、东湖巷、方家巷、府平巷、高山街、体育东路、长庚路、长家山、富强、惠家坪、新建巷等二十三个社区的306位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数据为:普通社区工作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为303人,占总人数的99%;月收入在5000-5500元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月收入在5500元以上的无一人,总体年薪在3-4万元左右浮动,离常德市单位职工的平均年薪6-7万元尚有很大一段距离,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城市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尚且如此,农村社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经费短缺,直接导致了社区阵地建设的落后:一些社区的公共活动场地狭窄,功能落后,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区办公用房大多比较陈旧,配套设施不齐全。此外,还有一些社区工作管理者没有养老保险,工资待遇也无法得到保障。

2.自身地位尴尬,职能模糊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2018年进行修改。落到实践中,社区居委会虽有自治的职能,但更多是承担政府下派的各项行政任务。社区工作和工作者的身份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位。社区组织是什么?有人以为它是政府部门,其实不是,没有执法权,既不是公务员,也非事业编制,填写简历时工作性质一栏只能写上“其他”;有人说它是自治组织,管理着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的生老病死,每天忙得分身乏术,疲于应付,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易获得。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一)坚定立场,提高工作使命感

社区事业是公益性事业,社区工作是公益工作,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要帮助社区解决问题,帮助居民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资源,使社区和居民共同进步。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坚定立场,提高工作使命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怎样的工作态度。社区工作必须用爱心、热心、留心、细心、耐心、诚心,把平常的事情做得不平常,把普通的事情做得不普通;在工作中不畏难、不搪塞、不拖延、不懒惰;把工作当事业去做,工作的事业定位,实现的是人生价值;而工作的职业定位,追求的是回报的多少。

(二)创新思维,增强工作科学性

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在著作《全新思维》里指出,人类社会从18世纪到21世纪,经历了农业、工业、信息、创意四个时代。农业时代,农民是劳动者,需要体能;工业时代,工人是劳动者,需要在体能的基础上具备技术;信息时代,知识工作者是劳动者,有体能和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有知识和学问;创意时代,劳动者还需要具备创造力。

可见,创新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社区工作者而言,创新思维,就要掌握科学的社区工作流程和方法。

1.基本流程

①前期准备:通过学习政府部门文件、阅读地区出版物、拜会领袖长者、调查家访、公益文体活动等方式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内外关系和工作内容;探索工作方针:建立或融入工作团队,确定钱、人、地等问题;建立或了解人事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别工作人员的角色和权力;进入基层,建立信任关系,可以通过家访、调查、举办活动、在街头摆设咨询站、宣传动员及介入社区事件等;以探访、出席社区仪式活动、参与筹备联合事务及活动等方式了解社区需要;建立基层关系:组织家庭联谊、专门为老人举办的、或专门为其他特征的居民举办的活动;建立街头咨询站,预备一些展板,甚至与居民相关的申请表格,在区内热闹地方如路口、电梯口、商场门口等为居民办理事务,并当场解答居民咨询;多在学校门口、商店门口等聚集点走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做定期探访等正式化的活动;开展喝茶打球等非正式化的活动,发挥人民的潜能,发掘和培养人才;出席地区的义工活动,利用这些机会结识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领袖,并倡议居民参与合办一些活动等,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了解社区需要:以问卷、电话访问、拜访等方式进行调查,进而了解社区,加强凝聚力。

②动员与组织

动员居民有四要素:利:利害关系;诚:诚恳;忠:忠心,忠于工作对象;信:工作信念。动员对象来源:区内的知名人士或有影响力的居民、当地学校的社会服务小组;区外:义工、大众传媒等。动员方式:宣传义工招募,介绍义工工作内容、意义以及参加细则,联络本地群团组织资讯互通、互相协调,共同成立研讨会,制定规则。

③发展与巩固

提供服务:是社区工作最没有争议性的工作方法,作为接触居民及认识居民的途径,可以满足部分居民某些方面的需要,可以作为初步的工作目标,在与居民熟络后组织他们针对社区问题展开工作。巩固组织有四项重要任务:强化组织成员关系、巩固分工合作制度、建立稳定资源体系、进行培训工作。

④检讨与反思

检讨与反思是促进工作进展的重要方式。当工作目标或工作时间进度完成70%-80%时,社区工作者需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当社区工作者内部出现频繁离职的情况时,更需对工作进行全面检讨和反思。最常用的检讨或评估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法,需用准实验设计或案例分析等适当的社会工作研究法来完成,如邻里关系量表法:认识邻舍的数目;与邻舍交友、互相借用物件、金钱的频次;能否互诉衷情、患难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

2.基础方法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都取决于方法得当与否。社区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圈分析法、三层剥离法和PDCA循环法。

①三圈分析法,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公共事务管理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管理工作方法,指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进行自觉的三圈判断,一项工作能否做好,取决于这三个圈的相交程度:第一圈—价值圈,判断该项工作是否符合价值标准。社区工作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否实现社会公益,因此,符合社会公益的工作必须做,还要做好;第二圈—能力圈,判断本人是否有能力去驾驭这项工作,与第一圈结合,优先做符合公益,且本人有能力去完成的工作;第三圈—条件圈,要判断该项工作是否具备群众基础,是否超出了社会、社区的承受能力。

根据三圈理论,社区工作者应该做:有能力做、应该做、且群众支持、符合客观规律的工作。

②三层剥离法。第一层,剥离可能和不可能,做任何一项工作,要以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为标准,分析其可能性,做可能的事情;第二层,剥离现实和抽象的可能,在可能的基础上做现实可能的事情;第三层,以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社会规范要求为标准,剥离好和不好的可能,不能做利欲熏心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坏的可能的事情。

③PDCA循环法,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P是计划,D是执行,C是检查,A是处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再计划、再执行、再检查、再处理,循序渐进,从而实现社区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提升实效,把握工作艺术性

社区工作的艺术包括沟通协调、组织动员、应变推进等等。社区工作者能否和社区居民高度合作,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功与否,而能否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进而使行为一致,都离不开沟通和协调的艺术。因此,社区工作者要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做到主动沟通、虚心倾听、耐心解答,以口头、电子、书面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流,多肯定少否定,多建议少批评,保持谦逊的态度。

注释

①常德市志编纂委员会.常德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42页。

②常德市志编纂委员会.常德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页。

猜你喜欢

常德市工作者居民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安排部署中小学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关爱工作者之歌
石器时代的居民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