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2021-01-02烟台科技学院葛仲琛

区域治理 2021年38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形式农户

烟台科技学院 葛仲琛

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地区早日实现精准脱贫,在脱贫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民合作社是在传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农业生产服务提供者为主体,自愿联合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原则上采取民主管理的形式,为合作社内成员提供统一的购买、加工、销售以及运输等的服务[1]。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的平台,带动贫困地区的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领头羊。新时期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民合作社,就要从内在逻辑分析入手,明确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进而了解农民合作社的实践模式,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逻辑

(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民合作社能够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为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精准脱贫和稳步脱贫,在进行精准脱贫帮扶时,除了在教育、医疗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之外,更加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支撑。而要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就离不开农民合作社这一重要的组织保障[2]。农民合作社本质上就是一类经济组织,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能够让全体社员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带领全体成员勤劳致富,从而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的内在理论逻辑还表现为,能够加快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首要工作,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必须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因此在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也要把产业建设和发展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发展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支持等等。借助于农民合作社给予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资源、资金以及技术等的支持,能够切实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三)成为重要的扶贫纽带

之所以说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合作社这一平台是联结贫困地区群众和政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一般来说农民合作社主要是由贫困农户和政府组成的,贫困农户作为农业生产者,政府则是作为农业生产服务者,借助于农民合作社政府可以更好地为贫困农户提供必要的农业生产服务,尽可能减少以往扶贫开发工作中资源分散、资源浪费的情况,利用农民合作社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3]。除此之外,通过农民合作社这个平台,政府扶贫工作小组以及农业生产发展部门,能够更为精准地识别贫困户以及贫困地区的产能状况,并且便于统一和集中进行评估,对实现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有非常的帮助。

二、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

(一)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首要作用机制。农民合作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力求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借助于农民合作社实现对贫困地区分散农户的聚集,由农民合作社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改善原有的农业种植结构,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区位优势形成规模化的种植,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其次,农民合作社为社内的贫困农户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服务,不仅仅是组织规模化的种植,而是提供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市场销售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服务,实现特色农业和市场之间的对接,从而做到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价值链的增长,从而切实提升特色产业扶贫的实效性,真正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创富增收[4];最后则是在农民合作社的领导下,贫困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借助于农民合作社提供的生产资源,逐步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精准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金融扶贫

金融扶贫同样是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合作社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提供金融服务已经成当前农民合作社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和手段之一。在进行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即使是一些政府扶持的精准脱贫产业项目,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也是有限的,一些社会资本由于不了解特色产业开发的具体情况,在投资时也会比较谨慎。而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可以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社组织来加强同政府以及社会资本之间的信用合作,并且还可以通过不同村落或者是乡镇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评比来增加信用额度,争取到更好的放贷条件和更大的利率优惠,从而为扶贫产业项目的开发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推动金融扶贫政策的落地。

(三)技术扶贫

技术扶贫也是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机制之一。农民合作社需要给社内的贫困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农民合作社承担着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任。农民合作社具有一定的组织力和引导力,农民合作社可以统一购买种子、有机肥以及生物农药等等,并且对社会成员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先进技术的使用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贫困农户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民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同当地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开发特色产品与新兴绿色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率先实现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以此为契机来引领和带动贫困地区农户采用新型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着力打造全域范围内的绿色生态农业,确保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精准脱贫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形式

(一)村委会主导的农民合作社形式

要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就要明确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参与主体的农民合作社的区别和联系,以便更好地选择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形式。首先是由村委会主导的农民合作社,这一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主要是在村委会的指导下由农户自愿组成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就在于贫困农户可以直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农业生产,并且实行农民自主管理,充分发挥集体效应,提升农产品在当地市场中的占有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这种形式在一些基层村落中是广泛存在的。但是这一合作形式的弊端也较为明显,村委会作为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对一些基层的农业资源加以整合,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贫困地区本就经济发展落后,受到资金、劳动力等的限制,村委会很难有这个实力和能力给予农民合作社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由于这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仍然存在一定的闭塞性,缺乏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扶贫产业链延伸上存在不足,无法更好地实现生产销售加工的一体化[5]。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相对贫困,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并不十分提倡这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

(二)企业主导的农民合作社形式

由企业主导的农民合作社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贫困农户。这种农民合作社形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这里所说的企业大部分是乡镇龙头企业,这些乡镇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同时又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状况,能够为精准扶贫中特色产业的开发提供意见和指导。企业主导型的农民合作社形式更多是利用企业管理的机制,尤其是在进行扶贫产业市场对接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风险评估,能够帮助贫困农户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从而避免盲目生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扶贫产业的种植和生产结构。但是这一形式的农民合作社也存在固有的弊端,主要就是表现为贫困农户缺乏自主性,在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过程中更多处于被动地位,更像是企业的雇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农民合作社民主管理的原则。因此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实现自主管理与企业引领之间的协调统一是企业主导型农民合作社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三)政府主导的农民合作社形式

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合作社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是最为高效的一种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由政府联合基层自治组织来建立农民合作社,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便于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来推动成立农民合作社,直接通过政策的形式来帮助农民合作社进行资金筹措和土地流转,从而为农民合作社更好地组织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便利。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合作社形式也更能够赢得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赖和支持,并且政府也是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能够有效减轻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阻力,避免资本垄断和资本剥削。除此之外,这种农民合作社形式能够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降低贫困农户和政府之间交易的成本,并且对于特色扶贫产业开发还会有相应的资金补贴,同时由于是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村委会等的基层自治组织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利,因此是十分健康和高效的一种农民合作社形式。

四、结语

综上,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技术扶贫等的作用机制,创新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和经营模式,加快完善农民合作社的各项运营机制,提高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水平,确保农民合作社扶贫参与行为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形式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