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2021-01-02

课外语文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语文

厉 超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实验小学,山东 日照 276808)

引言

语文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这门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自主实践。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各种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些教育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将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融为一体,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将课堂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其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只有实现两者的齐头并进,才能够改善目前的教学困境,真正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教师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着眼于目前的教学实质条件,进一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

语文的人文性和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备受诟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社会化发展。这一点使得许多语文老师开始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主动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但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教学改革工作较为复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挑战以及考验,有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综合素养还有待提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落后和传统。很少有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条件,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整体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和机械,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学生比较被动和消极,课堂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一)无视课前准备

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要求以及背景产生了明显的变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备受诟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科教学改革。因此,要想真正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关注各项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但是有一部分教师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对教学节奏的把控。这一点使得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无法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教学节奏,忽略了对不同教育环节的分析以及研究,课堂教学质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另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教师无视前期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升级,很少有教师会根据目前的教学要求,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准备内容,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偏离了主干道。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深刻,无法抓住教材的主体以及核心要素,所选择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对教师存在许多天然的畏难情绪,无法真正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要求。

(二)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相关作用以及具体背景、要求,教师需要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两大教育板块的合理比重。但是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教师仍然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简单知识的灌输,无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课堂的实践价值以及指导作用,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无法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自信心,认为语文课程枯燥乏味,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相违背,难以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也会逐步丧失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尽管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调整教学策略,但是所设置的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科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仍然没有主动参与其中进行主动感知以及理解,语文学习成绩停滞不前。

(三)教学策略单一机械

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高效课堂的打造也离不开教学策略的进一步改进。有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非常单一和机械,没有积极结合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全面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没有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度来调整教学思路及方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进度相对偏慢,课堂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教师的基本功不足,还没有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一以贯之。一个人包揽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较少,很少有教师会将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提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融为一体,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升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很多学生疲于应付、消极对待,无法真正地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个人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及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种困惑,教师需要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深入剖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要求,了解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作用。以人文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基础,分析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交叉板块,注重交叉学科的分析以及边缘学科的进一步渗透。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语文学习任务中,高效独立自主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这一点对改善目前的教育教学困境,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创新课前备课

备课是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大环节,这一环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动性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的备课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也可以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语文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学习基础,灵活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及思路,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有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能够意识到课前备课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会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创新备课的内容及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交流非常关键,这一点能够为前期备课指明道路和方向,许多教师在备课上投入的时间不足,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语文学习基础调整教育策略及思路,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见以及经验判断来进行分析。最终导致自己所准备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节奏偏慢,难以更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矛盾,教师需要与学生做朋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课前内容,通过设置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为语文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不同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应用才是核心。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学生的自主实践意愿和实践水平,结合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相关性,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同时真正保障两大教育板块的合理落实。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无法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无从谈起。针对这一现实矛盾,教师需要确保两大教学板块的共同落实以及结构定性。

首先,教师需要以课前准备工作为基础,适当提升理论教学的比重,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确保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其次,在完成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则需要在课外与学生进行互动,成为学生的指路人,为学生答疑解惑。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充分彰显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及优势,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大力落实以及全方位改革。

最后,教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鼓励学生在全面学习以及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地优化及突破。这一点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识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很多学生也能够意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指导作用,进而在后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

(三)优化教学策略和手段

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升级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核心所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备受诟病,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改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教师需要以教学策略及手段的优化升级为基础,了解不同教育教学策略的应用技巧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印象以及个人的能动性。在全面调整的基础上确保语文教学能够大放异彩、重焕生机。其中现代化教育教学策略的应用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需要主动与同行保持密切联系,灵活掌握各种创造性教学策略的使用技巧及要求,全方位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始终坚持激励教育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的自主和自觉。

首先,教师需要以情境教学为依据,精心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利用各种多媒体教育资源,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其次,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出现方向失误及理解偏差。纠正学生的不良做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尽量避免学生消极应对。最后,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要求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理解以及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教学策略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以及不足。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按照一种教学模式一以贯之,而需要注重多种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组合以及灵活分析,充分体现一定的合理作用。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真正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掌握语文课程学习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以及育人作用,确保不同教育资源都能够实现有效的配置。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了解不同育人环节之间的联系,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