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1-01-02陈鸿儒

课外语文 2021年30期
关键词:要素教学活动高中语文

陈鸿儒

(雷州市第一中学,广东 雷州 524200)

在新课标全面贯彻以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仅要完成学科知识的传输,同时还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使得各个高中生可以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结合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虽然已经开始在语文学科体系中全面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最终的渗透效果还比较有限,导致传统文化的教学成效很难得到充分的保证,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的意义

在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第一,当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确立了文化自信的相关道路。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活动,就可以使得高中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融入到自身价值观体系中。这样以后,传统文化就可以在我国社会行业环境中实现较好的创新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第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全面贯彻传统文化要素,可以较好提高教学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成效。这主要是因为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中有很多内容都跟传统文化有较大关联,在引入传统文化要素以后,针对这些教材内容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第三,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可以使得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变得更加规范,能够在后续时间里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的规范化运作。

二、当前传统文化渗透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需要教师群体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结合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学科教师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还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高中学校在对语文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主要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教研能力等素质,并没有特别关注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这种情况也使得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都不会关注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导致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表现比较低,不利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对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度解读

有相当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课文文本中的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度解读,在遇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一笔带过。事实上,语文课文文本中的传统文化是精选内容,能够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营造高质量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精粹内容更好理解课文文本的知识点。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些内容缺乏深度解读,导致传统文化要素无法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发挥较好的价值,最终也导致了课堂教学活动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效,应该在后续时间里充分引起重视。

(三)教学素材缺乏丰富性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已经开始引入传统文化要素,但是教学素材比较单一,缺乏丰富性。事实上,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体系来看,虽然教材中提及了较多传统文化,但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描述深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充分发挥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综合成效,也需要教师在深度研读这些传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一些新的教学素材。但部分教师搜集素材的能力存在较大欠缺,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活动缺乏充足的教学素材作为支撑。

(四)教学形式的应用比较单一

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渗透传统文化要素的时候,整体形式表现得非常单一,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非常僵硬,很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别是部分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较好凝聚注意力,因此使用单一灌输式教学也可以取得较好效果。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虽然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使用单一灌输式教学,也会导致高中生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最终也就很难保证教学活动的综合成效。

三、传统文化渗透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对于各个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后续时间里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主要是因为在渗透传统文化要素的时候,教师如果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就存在较为显著的欠缺,那么他们就无法设计出优质的教学方案,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具体教学内容也很难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因此各个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明确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战略价值,同时还要在后续时间里强化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件长期工作。因此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素养延伸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同时还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专项提升。这样以后,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就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后续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比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二年级《〈论语〉十二章》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先针对《论语》中蕴含的知识文化内容进行全面的解读。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虽然是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是在《论语》中已经有了较好的体现。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群体来说,也可以考虑解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对老子、孟子等其他人的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剖析这些思想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要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可以较好提高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水平,更好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充分挖掘课文的传统文化内涵

结合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学科体系来看,语文课文文本体系中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要素。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全面挖掘这些传统文化要素,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价值。这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后续时间里深度研读课文文本内容,同时还要明确课文文本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进行传统文化深度研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引入一些学生生活场景中比较熟悉的要素,或者区域环境中比较出名的民俗文化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文文本中传统文化要素的认知水平,也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使得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体系中。

比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二年级《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文本内容,深层次挖掘焦裕禄的个人形象,以及焦裕禄身上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事实上,当前我国关于焦裕禄精神的解读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等。这些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对高中生产生较好的精神指引与熏陶。在这个过程中,高中教师也可以考虑引入“感动中国”系列中的真人事迹进行补充,使得学生可以对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具有更好的认知。为了更好强化教育,教师可以引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形象。通过这些真实案例,可以使得学生更好感知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对他们产生较好的指引。

(三)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部分教师虽然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传统文化,但是这些教师并没有引入充足的教学素材,导致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无法得到较好支撑。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积极使用网络平台搜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教学素材,可以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在具体搜集网络资料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直接检索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案设计内容。但在使用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套用网络上的现成资料,而应该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针对这些资料进行优化调整。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环境中也应该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引入一些名师教学内容,使得传统文化要素可以更好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中。这样以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凸显。

比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二年级《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料,积极引入香港回归的相关素材。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导入香港回归的一些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到香港回归的境况,并通过视频要素构建爱国主义情境,使得学生受到传统爱国文化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段区域,带领学生聆听《七子之歌》的香港篇,使得学生在歌声当中感悟中华民族爱国人士的心声,以及他们对于香港回归的渴望情绪。通过引入这些教学素材,就可以较好丰富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更好接受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各类目标。

(四)设计优质提问,引导自主探究

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体系来说,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活动也应该强化学生的体验性,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环境中自主探索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激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在当前的现代化教学体系中,灌输教学模式已经开始逐步淘汰,情景教学法、小组分工合作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很多方式都已经开始得到较好应用。这些新型方法都可以较好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优质提问,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也就可以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分析,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比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的二年级《屈原列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学习整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并对屈原的人物生平有较好的认识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面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具体有屈原的爱国精神体验、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的目的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屈原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立足于屈原形象更好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后续时间里可以更好贯彻传统文化的相关要素,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四、结语

综合来看,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面实现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教学活动,具有较为突出的战略价值。因此对于各个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后续时间里都要加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要素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提高自身对于课本的深度研读水平,同时还要借助于互联网渠道积极搜集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也应该设计体验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以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渗透教育活动就可以取得较好成效,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教学的综合效果。

猜你喜欢

要素教学活动高中语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