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数学思想,让课堂演绎别样精彩

2020-12-31戴巧荣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数学思想数学教学

戴巧荣

【摘  要】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优化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启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不仅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学科素养

布鲁纳曾经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可见,数学思想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也从以往的“两基”提升到“四基”,数学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途径之一。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数学教师忽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数学思想的渗透,致使学生无法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两者兼顾,既要传授知识,还要有机地融入数学思想,让学生获得认知的升华,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引入转化思想,降低学习难度

谈起数学思想,想必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转化思想,因为它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常用的解题策略。在学生学习新知,遇到障碍时,教师应适时地进行帮助,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成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突破,实现有效的迁移,达到内化新知的目的,也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品质。

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阳光小学合唱队有男生24人,占总人数的,女生有多少人?”显然,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时就可以请转化思想来帮忙。可以将题目中的“”转化成比但可以转化成2:5,即合唱队的男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为2:5,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5-2),男生2份对应的总人数24人,那么就可以求出1份是多少人,24÷2=12(人),而女生人数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用12×3=36(人)。可见,在转化思想的引导下,学生成功地实现了问题的转化,降低了解题难度,提升了解题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不能解答时,教师融入转化的数学思想,将分数转化成比,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进行解答,实现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形成策略意识。

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掌握知识本质

数和形是研究数学的有效入手,脱离了这两个元素,研究数学也就会不知所措。而数与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是独立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将“数”的严谨和“形”的直观联系起来,才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研究数学。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实践证明,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题目:将一个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题目出示后,很多学生都是先算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然后除以4。可见,计算面积可以这样算,但计算周长这样算,就错了,最关键的是学生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教师没有急于点破,而是让学生画图,在图中标好相应的数据,然后观察图形,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根据题意,画出了图形,发现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正方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学生们依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上述案例,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着急指出,而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方程思想,实现轻松解题

方程思想是代数起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但在教学中,时常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用方程来解答相应的题目,问及原因,是他们觉得使用方程比较麻烦,所以“敬而远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方程思想,并让学生感受方程的优势,让学生学会化逆为顺,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一筐土豆24千克,一筐红薯20千克,已知土豆、红薯共有45箱,共重1004千克,求土豆和红薯各有多少筐?显然,这道题目,如果让学生直接用算术方法解答,难度比较大。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土豆的重量+红薯的重量=一共的重量”。在學生找出数量关系式后,教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学生发现土豆和红薯每筐的重量是知道的,一共的筐数和重量也是知道的,各有多少筐不知道。因此,可以假设土豆有X筐,则红薯有(45-X)筐,则可以列出方程,24X+20×(45-X)=1004,学生解出方程X=26,然后解出45-X =45-26=19。方程的有效运用,轻松地解答了问题,达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本课教学中,在学生解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巧妙渗透方程思想,让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简明、直接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方程的模型,体会方程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解题策略的理解,延伸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金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和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

[2]杨秀兰.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2019.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武墩镇中心学校 )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数学思想数学教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