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020-12-31卞晓丽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卞晓丽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习一门课程后需要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质。针对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就是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信息素养,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新趋势。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转变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再集中于一般技能和理论层面的培养,而是着眼于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利用任务驱动,强化信息意识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将信息意识的强化与渗透作为新的教学重点,将旧知识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形成经验,让学生对信息价值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辨别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进行驱动,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才智获取信息,引导他们学会甄别信息的真实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电脑和硬件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将电脑硬件和人体大脑相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电脑硬件的信息储存方式与大脑记忆信息的内在联系。利用电脑硬件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想一想何为存储器、何为处理器、何为输入与输出设备,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在学生对电脑硬件有了深入了解后,教师在借助课件、手写板等进一步介绍硬件的运行原理,和学生围绕着输入设备的维护方式展开互动讨论,同时借助课件,展示一些高清的风景图,让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储存,在此前提下讲解硬盘、内存条以及U盘的相关知识。同时给学生布置课上的任务,要求学生将桌面上的文件或者图片保存到D盘或者E盘中。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明确了硬盘的概念、运作以及其与电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明白,应该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

对于刚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对电脑的基础组装部分具有微观认知,但是很难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理解。作为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升教学效率

同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性格、兴趣、学习基础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质量参差不齐,其学习水平更是差异较大。这意味着即使教师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布置统一的练习任务,学生完成的程度也会不一致,总有“尚未完成”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减少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呢?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理念,更是解决班级差异性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关系重大。

例如,在教学《制作主题板报》这节课时,由于这是对学生WPS技能的综合检测,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上训练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独特的主题板报。主题内容不限、主题版式不限,要求做出新颖原创的作品。此时,要求学生进行合作,确保每个小组4~6人,成员间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为均衡。比如有的小组以“中秋节”作为核心主题制作了一期板报,有的成员负责从互联网上收集和中秋节相关的一切知识,如习俗、传说等;有的成员负责制作艺术字、版面布局;有的成员负责搜集中秋节相关的高清图片;有的成员负责撰写板报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分工明确,在互帮互助下共同完成了板报的设计。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既提高了任务完成的效率,同时也能给每个小组成员发挥才智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实现进步。

三、通过预设问题,拓展逻辑思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预设问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巧妙拓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站在抽象的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知识内核,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穿越迷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对该款游戏程序进行操作,并试着让学生理解如何编写迷宫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借助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怎样创建新的角色和舞台脚本?(2)怎样才能測试角色触界?(3)如何让创建的角色回到起点、自由移动?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创建小猫移动脚本,并鼓励学生对“动作”模块与“控制”模块进行自主操作,从而确定小猫的坐标位置。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借助颜色对舞台迷宫角色的具体位置进行有效侦测,通过单击颜色触发“侦测”指令,无论角色是失败还是胜利,都可以开启“如果”判断指令。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与技能。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利用提问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核心,更能让学生尽快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兼具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以及问题导向三个方式进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段晓亮.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J].家长,2019(22):92-93.

[2]路云峰.如何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科普童话,2019(30):1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