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畜牧业专业群“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0-12-30姜明明姜鑫王静冯永谦范学伟张绍男李晓娟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畜牧业教练高职

姜明明,姜鑫,王静,冯永谦,范学伟,张绍男,李晓娟

现代畜牧业专业群“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姜明明,姜鑫,王静,冯永谦,范学伟,张绍男,李晓娟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黑龙江省现代畜牧业专业群人才缺口很大,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急需大量既懂饲养管理又懂防治疾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一支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能讲会做的“教练型”教学团队,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本省培养德技并重的现代牧业落地人才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分析了“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定义和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积极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畜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黑龙江是畜牧大省,《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两牛一猪”工程。近几年,国内知名现代农牧企业纷纷到黑龙江投资建场,基本形成了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现代畜牧企业的提档升级对人才需求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调研本省目前畜牧兽医类专业在校生约3000人,未来3年内需求总量约8000人。由此可见,现代畜牧业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 “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意见(2017-2020年)》发布至今,许多高校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地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教学突出技术技能。这对“教练型”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教学团队,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建立“教练型”的师资团队已成为瓶颈。现代畜牧兽医专业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集群,继续大批“教练型”教师。一流的“教练型”教师是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关键点,“教练型”教师不仅是高职院校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也是带动高职院校产学研的领跑者。“教练型”教师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趋势能把握准确,能够带领青年教师共同开展课程革新、专业建设、技术研发,通过引领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促进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练型”教师社会价值体现在获得行业企业认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在社会实践、研究成果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开展和深入,促进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 “教练型”教师定义和基本素质

2.1 “教练型”教师 所谓“教练型”教师,实际上是从事职业教学工作,但具有与教师和教练两种属性混合型专业技术工作者,是一种素质能力型的教师,也是“双师型”的一部分,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师生的共同参与性。“教练型”教师具有传统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具有“双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辅导员的激励和指导技能。“教练型”教师教学环节设计更加精细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情境训练中完成任务,探索未知,实现自身价值。

2.2 “教练型”教师基本素质 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独到的授课技巧,较强的人格魅力,人际洞察与疏导能力。“教练型”教师教不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培养过程中同时注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3 “教练型”教师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缓慢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新的装备技术到新的工艺技术,要想及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就要需要深入行业一线岗位。但是,大多数一线教师上课时间较长,要完成课程改革,科研等任务。他们只能利用假期进行岗位练习,导致无法及时掌握和更新专业知识储备。对于高职“教练型”教师而言,知识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

3.2 教学效果评价缺乏明确标准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评教、督导组听评课、优质课程评选、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这些评价的标准仅限于学校内部,缺乏同一平台与校外同类高校的横向比较。因此,无法衡量“教练型”教师教学能力的真实水平。

3.3 网络学习和培训效果不佳 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学习。但其缺点是有些教师的主动性较差,似乎不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针对性不强。因此,有必要探索提高“教练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

4 “教练型”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4.1 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教练型教师团队的团队结构特征也具有教练团队和教师团队的本质特征。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能讲会做又能导的"教练型"教学团队。

4.2 创新“教练型”教学团队培训机制 教练型教学团队的打造、素质技能的提升、培训平台的搭建都需要保障体系提供制度环境的支持。通过充分调研,依托现代畜牧业专业群建设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管理规范》,制定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教练型”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以壮大骨干教学团队为建设重点,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及“教练型”教学团队培训机制。制定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促使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

4.3 项目建设为引领全方位打造“教练型”教学团队 由专业带头人制定本团队5年师资培养计划,分批次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教师培训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和科研项目,十三五期间,团队教师申报立项课题35项,结题32项;积极投入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截止2020年在职教云平台建设畜牧兽医资源库1个,上线课程20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师生互动和融合;参与农牧企业产品科研开发与技术研究项目,派遣到现代农牧企业对应岗位实践锻炼,与企业共同研发解决项目难题,深化合作,提升自身。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指导培训养殖户和农民,提升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

4.4 完善团队管理和评价 科研团队虽然有教学成果做为测量内容,但也要有考核机制与固定的管理模式,定期进行课程考量,保证课程上的教学质量。还有,要对团队的日常工作进行划分,对科研项目进行明确的分工,最大程度的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结合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人事部门意见,不断创新完善管理办法和评价机制。

[1] 李铁津. 基于提升高职“教练型”教师教学能力有效途径探析—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 21(9): 92-95.

[2] 胡建栋, 乌兰, 雅梅. 教练型教师胜任特征探析[J]. 职业, 2016(24): 71-73.

[3] 陈韬. 教练型教学团队建设路径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23): 166.

[4] 王少妮. 应用型高校“教练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4): 135-138.

[5] 王宇航, 王宇红, 王斌. 优质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学名师培育平台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 2017(29): 9-1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现代畜牧业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B1319063

(2020–08–26)

G642.42

B

1007-1733(2020)11-0058-02

猜你喜欢

畜牧业教练高职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映像畜牧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