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体会

2020-12-30郭红梅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水肿病圈舍断奶

郭红梅

一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体会

郭红梅

(山东省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平邑 273300)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大肠杆菌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主要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该病是断奶仔猪(断奶1~2 周)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细菌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5%~30%,致死率高达90%以上。该病的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头部、眼睑水肿,共济失调和神经症状,多发于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仔猪生长不良或大量死亡,并成为早期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及时确诊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将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平邑县某养殖户饲养仔猪60头,60日龄左右,2019年8月先后有12头仔猪发病,死亡3头,患病仔猪表现为食欲废绝,体温37~38℃,最突出的症状是间歇性痉挛;运动失调,不自主回退,颈部和颊部肌肉震颤;头颈弯曲一侧,继而倒地,口吐白沫,四肢划动如游泳,持续数分钟后,又恢复原样,如此反复。

2 病理剖检变化

对死亡3头仔猪解剖,见脑膜充血、出血,脑脊液增多,呈混浊状。气管和支气管有白色泡沫,黏膜有不同程度出血。肝表面有小的灰白色坏死灶,脾稍微肿大。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变化。

3 实验室检查及确诊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脑、肝、脾等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培养12h后,在培养基上形成凸起、光滑湿润的灰白色菌落。钩取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可见鲜血平板上形成边缘整齐、圆形光滑的白色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形成。取培养物抹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菌体为单个或呈连接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4 确诊

根据仔猪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

5 防治措施

5.1 治疗 对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消肿、解毒镇静、强心利尿的原则,采取全群投药与病猪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及时将发病的仔猪隔离到已消毒过的猪舍,对发病仔猪用硫酸卡那霉素2~4ml、维生素C6ml、维生素B2~3ml和50%葡萄糖10ml混合一次耳静脉注射,2次/d,连用2~3d。

5.2 预防 清除猪舍内粪便,堆积发酵,并将病死仔猪无害化处理,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600)兑水对圈舍、饲槽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喷洒消毒,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在全群仔猪饲料中拌入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连用7d;并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粗糠,用以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并实行限量饲喂(以仔猪吃七成饱)。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和补液盐。

经过综合治疗,患病仔猪病情得以控制,3d后仔猪病情有所好转,猪群未有新病例发生。1周后,除4头患病严重仔猪死亡外,其余患病仔猪得以治愈。

6 体会

(1)发现患病仔猪应及时隔离,尽早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并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电解多维,增强仔猪的抗病力,以利于仔猪快速康复。(2)搞好卫生,及时清理圈舍内猪粪尿,保持圈舍干燥与通风;定期全面喷洒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3)加强饲养管理,对断奶前仔猪提早补料(颗粒状的教槽料),训练仔猪采食;采用逐步断奶方式,防止仔猪断奶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仔猪断奶初期,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并采取少食多餐的限量饲喂(喂八分饱);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将乳猪料更换成育成料,尽量避免换料产生应激反应;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硒和维生素E;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及适宜的温度。(4)给怀孕母猪饲喂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全价多样化饲料,乳房用水清洗干净,并用0.02%高锰酸钾消毒。(5)母猪产前一周有针对性地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仔猪出生后12h内进行预防性投药或注射敏感的长效抗菌药。(6)仔猪出生后14~18日龄时,每头注射仔猪水肿病油乳剂三价灭活苗2~4ml(每头猪1个针头)。

(2020–07–18)

S858.28

B

1007-1733(2020)11-0039-02

猜你喜欢

水肿病圈舍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猪水肿病诊断与防治分析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Hunter—Gatherers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