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优化研究

2020-12-30张明斗李维露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培养目标跨学科

张明斗,李维露

(1.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跨学科作为区别于传统学科的新的学科形态,其本质是多学科的交叉整合。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前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人类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都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要求研究型大学促进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领域以及社会各界的人才交流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跨学科高素质人才,而且要求研究型大学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融合创新成为一个有机综合体。新时代的背景下,科学的发展也呈现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与新形式。科学研究正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延展,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多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共同完成。因此,本文基于此种基调,试着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优化展开立体式分析,对于完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提升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1.1 培养跨学科研究思维困难

传统的研究思维就是单一的采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研究思维在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生身上均有所体现。传统的研究生培养采取由一名专家教授指导若干名研究生的形式,一般来说,导师具备自己研究领域的深厚知识基础,在该领域内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有利于学生在该领域纵深发展[1]。但导师在其他领域往往不能给予研究生权威性的指导,不利于研究生横向知识广度的延伸。当下国内一些知名研究型大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但是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传统研究思维在向跨学科研究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跨学科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欠缺等。跨学科研究思维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化解高度综合的复杂问题,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都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仅仅利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无法解决这些复杂性问题。因此,培养研究生跨学科思维对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2 团队交流合作偏于松散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同时掌握多学科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我国具备培养跨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主要在于这类师资不仅要具备同时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大局观念,为了整个团队研究更好的进行下去,愿意共享自己的一切科研成果。跨学科研究必然会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会存在一些矛盾差异,团队之间交流合作的松散更是将这种差异放大化。因此,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选拔阶段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保证研究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都是依托于课题项目进行,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也往往是由导师临时指派,这就导致了研究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参差不齐,学科背景杂乱无章,跨学科学习动力不强,跨学科指导缺乏规划,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所谓的跨学科培养也是徒有其名。即使研究团队成立,如何保证牵头导师核心凝聚作用的发挥,如何提高团队之间合作的稳定性,如何明确责任分工、成果共享、划拨经费等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磨合调整的。

1.3 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缓慢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较为封闭,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所安排的课程大相径庭,各院系、各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学生只关注自己所研究领域内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一些边缘性、交叉性以及跨学科性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导师研究领域的有限性也不利于研究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宽度。虽然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采取了应对措施,例如,北京大学在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慎重选择,因为生物信息学主要涉及生物和信息两大学科,所以生物信息学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概论、普通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概论等[2]。但是这种做法在国内高校当中还算是个例,总的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突破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缓慢的瓶颈还需继续努力。

1.4 跨学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尚不成熟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采用横向指标评价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因此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更加复杂;后者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专业型培养模式则突出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生产的能力,培养模式的区分简化了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制定,而且通常采用纵向指标评价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然而,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涉及多个学科且难以将所涉及到的学科进行清晰的划分,所做研究又集中在学科交叉领域,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也容易造成非同行专家的意见分歧。“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Walter Nernst的热力学第三定律获得认可整整用了15年,仅仅因为他的研究涉及自然与社会,不知道到底归属于物理学科还是化学学科。”[3]所以,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同其培养目标一样建立个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标准,实现“一元”到“多元”的评价模式[4]。

2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2.1 主客观条件导向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整个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从主观条件(个人能力)出发,根据客观条件(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而转变。具体而言,培养目标子系统包含了批判性思维、基于问题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和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三个要素。一是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思维倾向,它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想态度,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审查。知识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它没有学科边界,跨学科研究生更需要养成这种思维方法,在科学实践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学术创新,创造学术价值。二是基于问题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交叉学科领域,必然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无法认识和解决问题。因此,要形成多学科、跨学科看问题的视野,克服单一学科线性思维习惯,形成善于把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整合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也会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三是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传统的培养方式往往只给研究生灌输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和知识,忽视了与其他学科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可以给研究生带来了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研究生了解更多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利于完善研究生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

2.2 多元体系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研究型大学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种方式,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行的载体。目前的学科组织大多是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组建,在共同研究目标的引导下,研究员之间或临时性或长久性的组成一个个知识生产组织。由于研究员之间的特质不同,因此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往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要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机制。多元体系的组织结构一般表现为虚体、半实体和实体三种主要类型[5]。具体来看,一是虚体组织结构,属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首要形式,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行的基础载体,可以有效规避与传统学科制度间的冲突与矛盾。虚体组织结构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种偶然性,它是成员之间相同的科研兴趣作用的结果,是自发形成的一种学科组织结构。这种类型下的跨学科成员来源广泛且相对分散,不会触动原有的学科体制,更没有打破传统的院系和学科专业的界限,灵活多变,适合跨学科培养经验不足的高校采用。二是半实体组织结构,相较于虚体组织结构更为高级,可以打破传统的院系和学科专业的界限,有利于整合并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例如建立跨学科课题组、项目等。其最大优点就是高度有机协调,不受传统学科规范、规章制度、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影响。此种组织结构没有正式的组织形态,效用水平有限,适合跨学科培养有一定经验的高校采用。三是实体组织结构,这是我国现有的最高级跨学科组织结构,其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组织形式以实体运作为主,是一种更为高效率的组织体系。比如跨学科实验室、校企合作跨学科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组织结构将多个学科或专业科学有效的贯穿起来,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具体组织形态的实体组织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可以保证培养方式的系统化、科学化。该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具有其他形式的组织结构无法比拟的优势,适合跨学科培养经验丰富的高校采用。

2.3 交叉融合的培养过程

交叉融合的培养过程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最为关键的一环,培养过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成败。该子系统由完善的跨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化的科研训练和科学合理的导师团队共同构成。具体来看,一是完善的跨学科课程教学,跨学科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包括“会议式”授课、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跨学科学习交流小组。跨学科培养要求研究生形成一种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安排既要体现出综合性,更要注重交叉性,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专业的知识。二是单纯通过体系化的科研训练和研究生阶段的理论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学术理论功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因此,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更是如此。体系化的科研训练应该包括跨学科实验室训练、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开放式的科研项目等形式,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还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开拓研究思路。三是科学合理的导师团队,师资团队是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效整合校内教师资源,有利于确保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以学生的跨学科培养计划为基础,在学生身上产生知识的交叉融合,寻找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组建跨学科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由于跨学科培养的特殊性,教师招聘环节可以采用非常规的跨学科教师招聘方式,如短期的教师兼职聘任、不同学院之间的教师联合聘任、成立校内跨学科教师招聘委员会等等。

2.4 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须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的制度和机制,应加快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创新和管理规范,保障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研究型大学可以从成立校级跨学科工作委员会、校级跨学科学术委员会和校级跨学科项目管理委员会三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网络。具体来看,一是成立校级跨学科工作委员会,统筹组织和协调管理全校范围内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为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好整体设计。其具体职能一方面是制定清晰的跨学科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的学科基础、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跨学科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学校优先发展的跨学科工作重点及规划,制定和出台有利于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的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改革学校跨学科工作方式和工作安排。二是成立校级跨学科学术委员会,一方面用于规划和引导跨学科学术工作方向,落实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协作工作委员会开展跨学科工作,为工作委员会提供学术研究方面的政策咨询。三是成立校级跨学科项目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涉及到科研项目的相关事宜,例如科研项目的考察、管理工作以及对科研项目成果的考核工作。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制定实施相关跨学科制度规范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培养目标,结合跨学科培养的具体形式和情境,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形成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

2.5 共享优质的资源条件

资源条件是研究型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所必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和政策的统称,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预想从事跨学科研究工作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需要具有的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跨学科研究专项资金,资金支持是研究生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整合校内资源,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设立充足的专项资金,包括科研启动资金、项目投入资金、与机构战略合作相关的目标投入等。二是社会提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获取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如企业、机构、杰出校友的捐赠等,有效满足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资金需求。三是政府在政策以及财政方面的支持,跨学科研究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其研究成果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该鼓励研究型大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给予政策以及财政方面的支持,比如政府建立跨学科研究资助委员会,保障科研资金充足。四是承担跨学科研究工作的各类基础设施,实验室设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场地都是进行跨学科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研究型大学应该对这些物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五是建立跨学科信息交流平台,为跨学科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基本信息、校内外跨学科研究相关数据以及国内外跨学科研究前沿信息等。六是跨学科研究工作的技术共享平台,研究型大学应该整合已有的学科资源和多方力量,通过研发新设备、引进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既可以实现研究功能,又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高效的指导。

3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思路

3.1 树立跨学科培养理念,科学合理制定培养目标

跨学科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是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坚持正确的跨学科培养理念。要树立鲜明的培养理念,就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国际科研前沿和国家重大科研专项计划[6],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方面的经验,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其次,制定精准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在把提高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问题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和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作为整体培养目标的同时,根据个人需求发展的不同,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再次,跨学科研究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尽快适应跨学科学习生活。

3.2 强化融合创新理念,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科之间经常性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融合创新,研究型大学要极力打造一种有利于跨学科交流合作的学术环境。首先,科学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为知识的融合创新提供条件。要加强各学科人才的交流,定期举办高层次、例会性的跨学科研讨会,加强跨学科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分享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经验。其次,加大研究型大学之间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的资源共享。加强各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合作,取长补短,为跨学科研究生多提供一些“走出去看看”的交流学习机会,丰富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开拓跨学科研究生视野和思维,全面提高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再次,强化开放式的科研训练。科研课题的进行离不开众多参与人员的交流合作,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跨学科科研课题,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科交流合作不足的问题。强化融合创新理念,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优化路径。

3.3 优化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

建立完整高效的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型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在我国现有公共、专业基础、专业、选修和学科前沿五大课程板块的基础上,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综合不同需求学科的知识,科学设置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交叉融合。其次,课程设置原则上,研究生跨学科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熟练掌握跨学科研究方法为目标,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最终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再次,课程设置内容上,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灵活设置种类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邀请跨学科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开展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同时,可以增设产学合作实践课,开展多种多样的科研型专业实践活动。

3.4 建立健全个性化、动态化的跨学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全方位的培养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可以准确、及时的反映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是确保施教主体对受教主体进行全程指导的前提。首先,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培养评价规范,从培养目标出发,安排各学科导师工作内容,并由主体学科导师牵头负责,其他学科老师定期向其汇报工作进展。主管部门在政策上要注意“重后期奖励,轻前期支持”,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产出较好成果的导师给予重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导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其次,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规范,积极邀请与学术成果有关的其他学科领域专家,组成跨学科“专家组”共同评审,“专家组”内成员在评审过程中应该更看重内容和水平,不必过于纠结专业,充分保证学术成果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再次,导师可以与跨学科研究生签订跨学科培养任务书,明确培养目标和各阶段培养任务与考核标准[7]。分阶段对培养任务进行考察,通过不断的微调促成阶段性培养目标与长期培养目标的吻合,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4 结语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科学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跨学科研究水平位于国际前列。未来要不断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建设,稳步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发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活力。为了更好的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深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猜你喜欢

研究型培养目标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