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2020-12-30沈辛瑜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家长

沈辛瑜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二十一世纪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其他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汲取知识。阅读渐渐变得不受重视,尤其是小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控制力较弱,容易被缤纷的外界生活干扰,使得静下心来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面对社会生活中潮水般的信息流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1 阅读兴趣体现在课外读物上。小学生的主要读物形式主要在文学小说、杂志画报等。不同年级对不同文学体裁和描写主题的读物有兴趣。课外阅读的兴趣有一个萌芽、高涨的发展演变时期。学生年级升高的过程,是知识增加、生活经验丰富和身心发展的过程。

1.2 在阅读内容上,偏爱“快餐”读物。孩子喜欢情节曲折离奇的书,在阅读方法上,不科学,没有计划,囫囵吞枣,只注重情节是否吸引人,而不考虑知识积累,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有限。

1.3 学校不重视课外阅读。在应试教育阶段下,学校进行功利性教学,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这种只求成绩的宗旨的引导下,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引不力给孩子布置的也都是短期内有利于成绩增长的任务。每当开学,各大书店书摊可以看见虔诚的父母带着孩子来选书,而这些中选择古典名著、儿童文学、现当代文学的书籍的少之又少。

1.4 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有误区。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庭作业外还要给自己的孩子买许多课外资料来做,有的家长甚至阻挠自己的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认为课外书籍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只允许作文方面的书,其他的书一律不允许读。

2.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因素

2.1 学校方面的原因。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仍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学校图书设施形同虚设,图书有限且借阅困难。良好的图书设施是引领学生积极阅读的重要条件。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尽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

其次,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势微,缺乏阅读领导力。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一方面,教师的阅读行为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的指导,有利于形成师生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学校课外阅读环境欠佳。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域,学校教育在小学生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的课外阅读环境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学习课外阅读活动缺位,校园阅读气氛欠佳。学校举行的课外阅读活动相对较少且缺乏新意,并没有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外阅读气氛。

在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程度与老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的频率的关系中,通过卡方检验,x2=18.310,P=0.006<0.05,说明喜欢课外阅读的程度与老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的频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经常会布置课外阅读作业的老师所教的小学生42%非常喜欢课外阅读。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到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建立一些制度来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因此我校展开多项活动,“悦读越美”、整班读书漂流活动,以及一学期14篇的摘抄。

2.2 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支持有余而指导不足。小学生的阅读处于独立自发的状态。父母阅读习惯不良,家庭缺少书香气息。缺少书香的家庭同样会缺少一种书香的气息,家庭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地流露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父母对知识的态度就是孩子对知识的态度。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学校发的两本课本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可孩子手中有价值的图书几乎没有。原因是家长们认为那些课外对于学生学习无用,与考试无关,会影响孩子学习。

表2 小学生课外阅读喜爱程度与父母在家阅读频率的差异性检验

在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程度与父母在家阅读频率的关系中,通过卡方检验,x2=23.688,P=0.001<0.01,说明喜欢课外阅读的程度与父母是否在家有阅读习惯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父母在家阅读的家庭中50%的小学生非常喜欢阅读。

所以说,需要家长转变观念,要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为孩子树立其学习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应正确引导学生及学生家长。

2.3 小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学生生活中,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在课余生活可以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学生更乐意消遣娱乐,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外阅读就是一句空话。高年级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

表3 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类型

从上表可知: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数最多,有35人,占36.8%。喜欢阅读童话、漫画的人数也很多,分别占23.2%和9.5%。喜欢阅读政治军事的人数最少,只有2.1%。随着年龄的增长,非高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喜爱童话和漫画的人数增多,而高年级学生比非高年级学生涉及的书籍面广泛。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喜欢看童话、小说的人数多于男生。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是知识增加、生活经验丰富和身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发生变化。小学低年级课外读物形式以童话占优势比例,高年级文学书势力上升。男女学生在读物兴趣上也有差异,男生偏向紧张惊险,使人思考,女生偏向有趣好笑,感情丰富,语句优美。

2.4 社会方面的原因。图书市场良莠不齐,书籍以教辅资料为主。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十分有限,书店只是以盈利为目的,并未顾及读者的阅读需要。市场监管不利,小学生阅读选择有限。适合小学生成长需要的阅读书目是严重缺乏的。

表4 小学生书柜中最多的课外书籍

从上表可知:书柜中最多的课外书的种类是老师推荐的中外名著,有51人,占53.7%。其次是与学习有关的复习资料,有22人,占23.2%。最少的是小说,有5人,占6.3%。因此,提高全民的阅读力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要转变全民的阅读观念,形成以阅读为善的文化氛围。在思想上要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再行动到公共文化事业,如设立电影节,阅读月,读书日等多种形式。通过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耕织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还要加强建设社会文化市场,形成有书读,有书买有好书的良好市场,以此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提供国民文化素质。

总之,小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才会终生受益。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家长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