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播技术:5G+4K/8K+AI成媒体主流应用实践

2020-12-29沈丛

中国电子报 2020年82期
关键词:制播总台广播电视

沈丛

11月3B,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共同举办的超高清制播技术创新论坛在广州举行。

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出传送中心副主任颜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制作中心副主任赵贵华等专家,就超高清产业的应用与技术创新问题展开了讨论。

2020年是我国超高清视音频发展的关键年,5G+4K/8K+AI的新模式成为如今媒体主流应用实践之一。2020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上线了5G.+8K制播项目平台和5G+4K/8K制播示范平台。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转播中,超高清视频产业发挥5G+ 4K/8K+AI技术引领作用,全面遵循4K制播方针,构建电视史上最先进、最复杂、最安全的电视实况制播系统,顺利地完成了活动的直播工作,为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气势蓬勃、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此外,央视新闻还进行了多角度、全景式、70小时不间断直播,实现了新媒体和电视一体化制作分发。

在未来,超高清技术主要有四个发展方向。第一,超高清是未来电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电视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因此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也是4K/8K超高清技术的必然选择。第二,电视媒体要从实际出发,运用虚拟切换或智能同播技术,构建4K伴随HD、8K伴随4K的超高清电视制播技术,快速提升4K/8K超高清电视节目产能。第三,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超高清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从节目制作的实际需求和应用角度出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四,积极推进4K/8K超高清电视标准和研究制定工作,研究制定8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规范。

5G时代的到来,给超高清视频产业带来很多新场景。如今的視频领域可以分三类:无交互类、弱交互类以及强交互类。无交互类意味着没有交互,会更多应用在直播方面,所用的是上行带宽;弱交互类包括互动直播,以及通话过程中的视频彩铃等,对时延有一定要求。强交互类包括游戏、VR互动类等,由于强交互性对算力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带宽、时延要求也很高。

专家观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出传送中心副主任颜枫:

5G+4K/8K+AI技术护航庆典直播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转播中,利用5G+4K/8K+Al技术构建了我国电视史上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转播系统。同时,此次盛典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重大庆典转播中实现4KHDR和高清SDR同时直播。在传输系统万面,总台采用了4K移动微波传输系统,实现高码率、低延时、高稳定4K视频信号无线传输,实现了“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总目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制作中心副主任赵贵华:

超高清制播技术取得四个创新

如今,4K超高清制播技术主要在四万面取得创新第一,采用4K多通道录制、合成PGM、监看并行技术。第二,发展基于高清切换台串行通信端口的4K虚拟切换技术第三,发展4K多通道智能设备检测和信号替换技术。第四,开发4K多通道主、副切虚拟合成记录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工程管理部主任梅剑平:

IP制播需要成体系发展

IP制播需要成体系发展,在标准研究、产业实践和开放测试的互相驱动下,才可实现全面发展.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产业联盟提供需求,进行标准验证,并在实验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推动标准的升级。此外,产业还需要推出CTM的开放措施,保障制播体系快速落地有了标准的引领、产业的保障和开放的测试驱动,产学研能够协同推动Ip化技术在国际上快速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

院长王延蜂:

挖掘媒体资料库中的“金矿”

从胶片到数字化胺片,再到如今的高清、超高清视频,我们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媒体资料库。AI枝术可以把媒体资料库中的“金矿”挖掘出来进行利用,甚至可以通过AI技术对库中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再分析例如,Al技术可以增强视频后期处理能力,实现多微度的体验增强等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小云:

经典作品在超高清时代获得重生

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在超高清时代得以获得重生,这是目前媒体领域新的发展趋势。视频超高清增强相应有几个维度一是把标清、高清变成超高清,二是把低帧率变成高帧率,三是把sDR转成HDR模式,四是色彩增强。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技术事业群VP、咪咕音乐副总经理李琳:

5G时代迎来更多超高清视频场景

5G时代的到来,给超高清视频产业带来很多新场景。如今的视频领域可以分三类:无交互类、弱交互类以及强交互类。无交互类意味着没有交互,会更多应用在直播方面,所用的是上行带宽;弱交互类包括互动直播,以及通话过程中的视频彩铃等,对时延有一定要求。强交互类包括游戏、VR互动类等,由于强交互性对算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时带宽、时延要求也很高。

广东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林小海:

多手段破解超高清发展难点和瓶颈

要突破超高清电视的收看瓶颈,就要打破“做不起”“看不好”的恶性循环。目前的思路是在提高4K节目生产质量的同时,通过兼容(兼容制作)、融合(融合制播分发)和协同(协同内容和终端链条)等手段破解超高清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同时充分利用5G等新技术手段,助推超高清发展,从而构建起良性的超高清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4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分发链争已逐步完善,4K超高清电视终端也逐渐成为主流,4K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议不断提高4K超高清制作质量和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进一步协同4K超高清端到端工艺链条各环节,共同构建超高清电视良好生态,促进超高清电视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伟民:

视频编解码标准推动产业发展

视频编解码起源于广播电视,广电是视频编码基本的应用场景。随着8K超高清时代的到来,超高清视频的应用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但视频应用对带宽需求正不断增大,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对于未来超高清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传统视频编码效率的提升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爱限,深度神经网络编码无论是对压缩效率的提升,还是视频的分析理解,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或将引起视频编码框架的变革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监孙自力:

IP网络应当往更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4K直播产业的飞速发展,IP方面也需要更多、更灵活的应用。IP网络正在朝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实现更自由、更多的分配方式,帮助人们实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编导工作,可以调集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此外,如果想快速地进行资源调度,需要充分管理网络,往更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意味着更加安全。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市场开拓总监李进文:

5G时代催生超高清产业大变革

媒体行业如今处于爆发式的增长,3G时代的到来也迎来了视频行业的革命。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超高清视频流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到2025年,起高清IP视频流将达到20%左右。

随着媒体的转型以及超高清产业的发展,被动消费也在转向更智能化的消费模式,内容也更加丰富,网络游戏、云游戏等也更具有沉浸式体验。

猜你喜欢

制播总台广播电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赛事合作目录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业务的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35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获中国新闻奖数量居首位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浅析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营销现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