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2020-12-29王磊磊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畜牧兽医站730500

兽医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鸭群

王磊磊/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畜牧兽医站 730500

在肉鸭的养殖过程中,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能够引起肉鸭出现死亡。环境和营养因素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养殖中应当注意预防。

1 流行病学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但在鸭大量孵化的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的传染源为已经发病的鸭和隐性带毒的鸭。传染源会通过粪便的方式排出病毒,当这些病毒对饲料和饮水形成污染后被健康鸭所采食,就会受到感染而引发疾病。本病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鸭,不同年龄的鸭均有易感性,但雏鸭的易感性最高,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也最高,常可以达到90%以上,年龄越小的鸭感染后的死亡率越高,但发病率较高的鸭群是10日龄左右的雏鸭[1]。

2 临床症状

本病在雏鸭感染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和典型,尤其是在7日龄以内的雏鸭,超过7日龄后的雏鸭死亡率会迅速下降。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上升,严重时表现为嗜睡,甚至会出现昏迷情况。病鸭排出的粪便异常,粪便稀薄,多为水样便,颜色为黄色或者黄绿色。有的病鸭还会出现流泪、咳嗽、呼噜和打喷嚏的症状。病鸭会出现轻度或者重度的神经症状,具体表现为癫痫、共济失调、运动失调、角弓反张等[2],最终会因抽搐而出现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鸭进行剖检,可见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部位,肝脏肿大、出血,肝脏变得质脆易碎,外观可见其变为土黄色,也有的病鸭肝脏为土红色或者灰红色,在表面可见分布大量的点状出血,甚至会有出血斑,这些斑点大小不一致。脾脏也常表现出肿大和表面呈现出花斑。有的病鸭在肾脏部位有病变,表现为肿大和充血,在肾脏表面会有血管突出于表面,外观呈现出紫色的树枝状。在输尿管中有时可见白色的物质沉积。病鸭肺脏出现炎性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斑块。胆囊肿大,胆汁充盈。有的病鸭表现为心包炎症和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气囊不清亮,表面有纤维素性物质沉淀,增厚,在气囊上有一些霉菌形成的结节。在出现腹泻症状的病鸭,可见其肠黏膜会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情况。对于表现神经症状的病鸭,将其脑部剖开,可见脑部有水肿以及非化脓性的脑炎病变。

4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而且通过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同鸭瘟进行区别。鸭瘟的发病多以成年鸭较高,而且肝脏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灰白色的坏死灶,由此可以和本病相区别开来。本病的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常见的技术有病毒分离。无菌取病死鸭的肝脏部位,研磨后反复冻融,而后接种于SPF鸭胚中繁殖。经过盲传3~5代后,可以获得稳定的致死鸭胚的病毒,而后应用中和试验或者是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可以从中检测到鸭肝炎病毒。从而可以确诊本病。

5 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或者避免从外界购买鸭苗,这样可以防止病原进入鸭场内。在饲养中要提升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鸭群进行没有良好的管理,尤其是刚出生的鸭子没有及时检查,会导致发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本病的发生和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会诱发本病或者增加发病的死亡率。在养殖时要注意鸭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鸭群受到热应激或者冷应激。同时要加强环境的通风,确保能够及时将鸭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如果鸭群的密度过大,就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所以要及时分群。还需防止鸭舍过度潮湿,要及时更换垫料[3]。雏鸭如果没有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可以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后天获得免疫力,通常雏鸭在2~3日龄时接种弱毒疫苗,在接种疫苗后的1周内就可以获得免疫力。本病的预防还需要加强环境卫生条件,注意对鸭舍内外环境中的杂物和粪便等污染物及时清除,确保环境的卫生。清扫要做到全面,不能留有没有清扫的死角。在清扫完成后,要对鸭舍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时应当多种消毒剂轮换使用,防止单一消毒剂造成病毒对消毒剂不敏感,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对于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也要进行消毒,可以在养殖场门口设立消毒池,当车辆进入时通过消毒池对轮胎起到消毒作用,而后对车身采用喷洒消毒液的方式消毒。人员进入要更换衣物,并且通过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鸭群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关于稻鸭共作高效模式的研究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与诊治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鸭群中的鸵鸟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