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0-12-29韩瑞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卡松噻托溴铵

韩瑞超

(江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江阴 214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炎性介质的分泌等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的原则对COPD 患者进行治疗,以解除其气道阻塞的症状,缓解其气道的重塑,改善其肺功能[2]。本文以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 例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该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 例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肺功能检查、胸部CT 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等被确诊为COPD[3]。2)具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气短、喘息、胸闷、易疲乏等临床症状3)对其进行叩诊的结果显示,其肺部有过清音、心脏的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对其进行听诊的结果显示,其两肺的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明显的肝、肾功能障。2)合并有其他的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4)合并有意识障碍。4)存在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的禁忌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6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40 例,女性3 例;其年龄为50 ~79 岁,平均年龄(71.8±3.2)岁;其病程为1 ~10 年,平均病程(5.4±1.1)年。观察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41 例,女性2 例;其年龄为53 ~78 岁,平均年龄(70.9±3.8)岁;其病程为1 ~11 年,平均病程(5.8±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具体病情对其进行吸氧、抗感染及止咳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每次吸1 吸(18 μg/ 吸),每日用药1 次。在此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每次吸1 吸(50 μg/500 μg),每日用药2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12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比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及心悸等)的发生情况。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应用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其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相关的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的水平及PEF 相比,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患者FVC、FEV1的水平及PEF 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FVC、FEV1的水平及PEF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s)

注:* 与治疗12 周后对照组相比,P <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PEF(L/s)对照组 43 2.39±0.66 1.79±0.40 2.82±0.69观察组 43 2.41±0.71 1.76±0.38 2.78±0.72 t 值 0.135 0.356 0.263 P 值 >0.05 >0.05 >0.05治疗12 周后治疗前对照组 43 2.81±0.73 2.33±0.47 4.31±1.35观察组 43 3.20±0.75* 2.71±0.69* 6.36±1.54*t 值 2.443 2.984 6.564 P 值 <0.05 <0.05 <0.05

2.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6.98%(3/43)。其中,有2 例患者发生口干,有1 例患者发生便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1.63%(5/43)。其中,有1 例患者发生心悸,2 例患者发生口干,有2 例患者发生便秘。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χ²=0.551,P>0.05。

3 讨论

COPD 是一种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情持续性进展等特点。该病可严重损伤患者的气道,增加其气道内的分泌物,加重其气道黏膜水肿的症状,并可导致其发生缺氧、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其生命安全[4]。噻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该药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结合M 受体的过程,减少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抑制心迷走神经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阻断β2受体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功能,减少呼吸道腺体黏液的分泌[5]。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一种由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制成的复合制剂。该药可通过激动β2受体,抑制人体内相关细胞释放白三烯等炎性因子,发挥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抗炎等作用。而且,氟替卡松还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减轻呼吸道黏膜的炎性反应,防止水肿和气道重塑的发生[6]。将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COPD,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COPD 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且可保障其治疗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卡松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分析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