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对比

2020-12-29刘颖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血清

刘颖娟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 000)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具有发病急、患者预后差等特点。临床实践证实,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可导致其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1]。因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对比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6)。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7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27 ~68 岁,平均年龄为(42.4±3.0)岁;其中,发病原因为过度饮酒的患者有10 例,为暴饮暴食的患者有16 例,为胆道梗阻的患者有9 例,为其他因素的患者有11 例。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8 例,女18 例;其年龄为26 ~68 岁,平均年龄为(42.3±2.9)岁;其中,发病原因为过度饮酒的患者有8 例,为暴饮暴食的患者有15 例,为胆道梗阻的患者有10 例,为其他因素的患者有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的评分>8 分。2)患者进行CT 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有重症胰腺炎。3)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2)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3)患者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4)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5)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是:在患者肛门排气后的5 ~7 d时,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等配置成肠外营养液,使用该肠外营养液对其进行静脉输注。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具体的方法是:在胃镜的辅助下,为患者留置鼻肠管。待鼻肠管的前端抵达患者的空肠后,对该管进行固定。置管24 h 时,经鼻肠管为患者输注百普力肠内营养混悬液(生产企业为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10285),每天输注1000 ~2000 ml,将输注的速度设置为20 ~30 ml/h。患者若未出现不适的症状,可在第2 d 继续为其输注该混悬液。每隔24 h 将为患者输注该混悬液的剂量增加20 ~30 ml。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的情况,可经鼻肠管为其输入米汤、牛奶等流质食物。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RP 的水平、血清IL-6的水平、血清TNF-α 的水平、腹胀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退热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血淀粉酶水平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住院的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 及TNF-α 的水平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 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 及TNF-α 的水平(± 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 及TNF-α 的水平(± s)

血清TNF-α 的水平(mg/L)试验组 46 45.35±3.62 10.15±1.35 12.39±0.98对照组 46 63.59±4.85 14.71±2.78 17.65±2.28 t 值 20.441 10.007 14.375 P 值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血清CRP 的水平(mg/L)血清IL-6 的水平(ng/L)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的时间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腹胀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退热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及血淀粉酶水平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更短,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的时间(d,± 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的时间(d,± s)

组别 例数 腹胀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 退热的时间 肛门排气的时间 血淀粉酶水平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试验组 46 2.19±0.58 7.39±1.32 0.79±0.09 10.15±2.38对照组 46 5.39±1.68 10.29±2.41 1.15±0.26 15.89±3.26 t 值 12.211 7.158 8.874 9.225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8.58±2.16)d〕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25.69±3.61)d〕,t=11.463,P=0.001。

3 讨论

近年来,胰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病可能与胆道系统疾病、暴饮暴食、饮酒等密切相关。胰腺炎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胰腺组织坏死,引发胰周感染,使其病情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3]。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其机体可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以往,临床上常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实践证实,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易导致其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引发胃肠感染[4]。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经胃肠道为患者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方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修复其肠道黏膜,维持其肠道内菌群的生态平衡,预防其因肠缺氧而发生再灌注损伤。有研究表明,重症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5]。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降低其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可避免其因炎症反应而引发脏器功能受损[6]。

综上所述,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更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住院的时间更短。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血清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