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疗效分析

2020-12-29王一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外伤

王一鸣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近些年,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病主要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据统计[1],轻中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为4% ~7%,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在50% 以上。部分颅脑外伤患者会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发生急性脑肿胀,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近年来,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23 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46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减压组和大骨瓣减压组(23 例/ 组)。常规减压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8 例;其年龄为21 ~67 岁,平均年龄(47.53±2.35)岁;其中受伤原因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9 例,为发生交通意外的患者有10 例,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4 例。大骨瓣减压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9 例;其年龄为23 ~66 岁,平均年龄(47.50±2.34)岁;其中受伤原因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8 例,为发生交通意外的患者有12 例,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为常规减压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额颞瓣、颞顶瓣或额瓣开颅减压处理(注意将骨窗的大小控制在6 cm×8 cm 左右)。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处理,视情况对其进行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营养支持、脑保护治疗及亚低温治疗等。为大骨瓣减压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由其颧弓平面耳屏前1 cm 处起做切口,切口经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旁2 cm 处,然后沿正中线向前延伸至前额发际线内(将骨瓣的大小控制在12 cm×15 cm 左右)。咬除蝶骨嵴,暴露前颅窝和中颅窝。在硬脑膜上做放射状切口,彻底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和颅内血肿。术后处理方法同常规减压组。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2)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的预后等级分为预后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状态及死亡。3)分别应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Fugl-Meyer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Barthel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数据录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评分

治疗后,常规减压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评分分别为(200.32±21.34)h、(30.77±7.68)分、(37.88±8.97)分,大骨瓣减压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评分分别为(140.11±15.48)h、(46.77±9.68)分、(66.87±10.11)分;相较于常规减压组患者,大骨瓣减压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更短,其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评分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 评分(± 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 评分(± s)

Barthel 评分(分)常规减压组 23 200.32±21.34 30.77±7.68 37.88±8.97大骨瓣减压组 23 140.11±15.48 46.77±9.68 66.87±10.11 t 值 10.953 6.210 10.287 P 值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h)Fugl-Meyer评分(分)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治疗后,相较于常规减压组患者,大骨瓣减压组患者中预后等级为预后良好、中度残疾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其中预后等级为死亡患者的占比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n(%)]

3 讨论

颅脑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主要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及脑组织出现机械形变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脑缺血、脑血肿、脑肿胀、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3]。有研究指出,部分颅脑外伤患者会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发生急性脑肿胀,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急性脑肿胀患者病情进展的速度较快,易引发不易控制的脑疝,造成脑干功能衰竭,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较高[4]。有研究指出,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且安全性较高[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相较于常规减压组患者,大骨瓣减压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清醒的时间更短,其Fugl-Meyer 评分、Barthel 评分及其中预后等级为预后良好、中度残疾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其中预后等级为死亡患者的占比均更低,P<0.05。

综上所述,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外伤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