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缰绳和花瓶

2020-12-28宋倩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和牛缰绳牧童

宋倩

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家做客。老舍看到齐白石卧室里挂的《放牛图》后暗暗称奇,画名虽为“放牛”,但图中一没有“牧童”,二没有“黄牛”,画作上只绘制了一个放着缰绳的长凳,凳子上方是相映成趣的一簇绿叶红花。这幅没有牛,也没有牧童的画,给人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长凳上只放着一根缰绳,或是牧童太贪玩了,或是牛挣脱了缰绳,牧童找牛去了。

这就是齐白石的高超之处,用写意的手法将牧童和牛呈现在画作之外,又能让人看出这是在放牛。此画不愧为一幅神来之作。

齐白石见老舍一言不发地欣赏着《放牛图》,心想着这老舍肯定是看懂这幅《放牛图》了,他也就默默地等待着老舍的夸赞。没想到,老舍不但没有夸他,还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老舍说:“您画的《放牛图》,不见牧童和牛,却留下了缰绳做尾巴,让人看出了其中端倪。现在,我想请您作画一幅《美人图》,同样,画面上不能有美人出境。但这一次要加大点难度,画面里不能有美女的发丝出现。没了这个尾巴,看您如何教人看出这是一幅《美人图》?”

老舍的“考题”着实有点难。细数历朝历代的美人,都只有名,而没有留下真实的照片。几乎所有的美人图都是“闭月羞花”之类,都重在形的刻画。当下,老舍这么一逼,真让齐白石为难:历史上还真的不曾有不见美人而称作《美人图》的画作。没有成品可以借鉴,又要画出符合条件的《美人图》来,不难才怪呢?

齐白石心里没底,只好连连推辞,说现在画不了。可老舍却不依不饶:“《放牛图》讲究的是意境,用缰绳来写意。不能用发丝来代替美人,您就不能想想其他的吗?只要再想一想,画一幅有美却不见美的《美人图》出来,于您而言,绝非难事。”

老舍的话都说这个份上了,齐白再推辞就不太好了。于是,画案前,齐白石提笔凝思。忽地,饱蘸浓墨的画笔如走蛇般在画纸上左右摆动起来。老舍在一旁慢慢地就看呆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夸着:“好,好,好!”齐白石书上“美人图”三个字的点睛之笔后,画面真的“活”了起来。

这幅《美人图》的整个画面是一只插着红樱的花瓶,这个花瓶形似美女的纤腰,袅娜多姿,媚态百出,令人浮想联翩。颜色艳丽的红樱楚楚動人,宛如美人妖艳的面庞。“媚”与“艳”相叠加,仿佛就是美女的化身,一个活脱脱的绝世佳人。虽然没有美人出镜,但是花瓶和红樱不仅让人联想起美人妖娆的身段,更能想到美人插花时素手纤纤的模样。

这幅《美人图》完全画到了老舍的心坎里,他是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齐白石构思奇妙,含蓄独特,以小见大,以虚衬实的画法令人叫绝。他以缰绳喻放牛,以花瓶喻美人?,既是艺术,又是文学,更是人生。放牛图无牛,美人图无美人,这就是画画的至高境界,意境幽远,意味深长。这亦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编辑  余从/图 雨田)

猜你喜欢

和牛缰绳牧童
日本:划拨500亿日元 刺激和牛消费
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的研究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偷运和牛受精卵日本男子被起诉
大美龙江 壮美杜蒙 龙江和牛 脱贫致富好方路
马和骑师
牧童与老牛
残忍的爱护
残忍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