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联合中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8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466700王志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乙组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466700)王志威

在社会老龄化、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下,腰椎管狭窄症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以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多见,是在退行性因素下出现的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引起的马尾及神经根压迫,进而造成患者腰骶部及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临床上以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带来一定创伤,破坏周围肌肉,术后有腰痛等并发症,可给予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提高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现就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联合中药活血通督汤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招揽笔者医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间的10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做随机对照实验,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手段确定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没有手术禁忌症,没有精神疾病患者。研究对象以乱数表法分成甲组、乙组,每组53例,且患者资料符合伦理规定。

1.2 诊断标准 研究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部、腿部疼痛,有间歇性跛行症状,患者下肢腱反射明显减弱,且跟腱反射也呈现减弱状态,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阴性,以腰部X线平片检查表明椎管矢状面比正常人群狭小,椎管造影表现典型蜂腰状缺陷,患者的神经根传导功能有感觉缺陷。

1.3 方法 乙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将20mL利多卡因(2%)稀释至浓度为0.5%,做局部麻醉,借助C臂视野在手术节段椎间孔置入穿刺针,取下穿刺针内芯,放置导丝,并在逐级套筒下扩展软组织通道,以环锯切除上关节突腹侧部分,扩展椎间孔,并对增厚的黄韧带清除,取出硬膜间隙间椎间盘组织,放松神经根,侧隐窝做减压,并以射频止血,直至直视下没有神经压迫,硬膜囊没有压迫,即可取出椎间孔镜,做引流管放置,缝合切口。甲组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的同时,术后给予患者中药汤剂活血通督汤,方剂包括黄芪、丹参各18克,牛膝、苏木、鹿角胶、狗脊、当归、泽兰、地龙、葛根及赤芍各12克,加甘草6克调和,制得水煎液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周。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患者疼痛程度,以JOA评分评价患者的下腰痛程度,总计0~29分,分值越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自理、站立、坐位等10方面,分值越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改善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比较做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做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JOA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JOA评分(27.04±3.13)高于乙组(22.54±2.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Oswestry评分(46.77±5.02)高于乙组(40.12±4.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为进一步提高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预后效果,需配合中药联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痿证”,“腰腿痛”,与先天肾气不足、风寒之外邪侵袭有关,应以补气活血、通痹止痛、祛瘀通络原则治疗术后筋骨受损、淤血阻络之症,故给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身痛逐瘀汤除去痹症,祛瘀通络[1]。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联合中药应用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更明显,患者的症状改善更显著。活血通督汤方剂中当归、黄芪有补气生血之效,黄芪相伍祛瘀血滞,散内外风气,加上丹参去瘀生新,行而不破,赤芍去瘀止痛,以及鹿角益肾,地龙通血脉、医痹痛、利关节,狗脊补肾壮腰,配合甘草调和诸药发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效果,有效促进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手术后机体功能康复[2]。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能有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联合中药汤剂活血通督汤减轻疼痛感,促进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乙组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