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散户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

2020-12-28李明全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污物沼气池散户

李明全

(四川省南充市政协办公室,四川 南充 637000)

农村散户生猪养殖是相对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而言,在农区附属于农业生产,以户营为生产单位的一种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养殖场地简单,养殖数量少,一次性现金投入少,进退灵活,养殖成本低等,较适合我国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但由于生猪散养产生的粪污不易收集和集中处理,生猪疫病防控措施实施难度增大,使农村生猪散养户的发展受到制约。农区的生猪散养户,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树立新的养殖理念,改变不良养殖习惯,为建设美丽乡村作贡献,既积极发展生猪养殖,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1 更新观念,健康养殖

传统的生猪散养户小农经济思想较重,只注重养殖数量和出栏量,不注重养殖技术、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在当今形势下,农区生猪散养户必须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新的健康养殖理念,这不仅是新时期对农区生猪散养户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树立新的环保和经济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猪养殖中建造设施和进行养殖活动都要考虑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其次,要摈弃圈舍建设中因陋就简,傍屋而建,畜禽随人居的旧观念,树立标准化建圈,规范化养殖的养殖新理念。再次,要树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念。改变过去只注重生猪养殖,忽视环境保护的传统习惯,要把养殖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避免过去因养殖废弃物乱堆乱放而污染环境的现象,使散户生猪养殖和环境保护互相促进,形成新时期生猪散养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2 配齐设施,增强自净力

传统的散户养殖,圈舍简陋,设施不全,很不适应当前的环保要求。因此,在发展散户生猪养殖时要配齐设施,增强自净力。一是要加强传统圈舍的升级改造,实行人畜分离,减少人畜相互干扰,避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二是新进入的生猪养殖散户,要按照新的环保要求,建造标准的养殖圈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好相关的环保措施,有条件的村社可建立一体化粪污废弃物发酵装置,实行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一村可建一处或多处,统一收集处理生猪散养户不能自行处理的粪污,净化养殖场地,保持环境卫生,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三是推广猪-沼结合的建圈模式,建猪圈时要同步设计建造沼气池,沼气池与生猪养殖的粪污排放相连结,养殖产生的粪污直接收排于沼气池,通过沼气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用于农户的日常生活,沼液沼渣作肥料可以还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养殖污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四是建立健全设施。养殖场健全的设施设备是散户提高养殖场自净能力的基础。要建立病死尸体和污物的沤化池,避免有害畜禽尸体及染疫物品乱丢乱扔,要建立污物的集中收集和堆码场所,这既方便粪污的收集转运,又便于粪污的资源化处理。配备沼气工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包括沼液沼渣吸取和运输设备,确保按时清理沼气池和运走沼液沼渣。保证沼气池常年正常运转,使养猪污物能及时处理,保持养殖场周边的良好环境。

3 应用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传统的散户养猪,技术含量低,效益较差。因此,在发展生猪散养户时,应重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用新的养殖技术来武装散户养猪,在保证传统养殖猪肉风味特色的同时,提高养猪效益。大力推广种(植)养(殖)结合的养殖模式,实现农业内部种养循环。努力推广应用各种粪污零排放的养殖新技术,减少养殖污物向周围环境排放。大力推广适用养殖散户的环保技术和圈舍建造及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转化率。大力推广生猪高效繁殖新技术和各种育肥新技术及营养搭配技术,在充分利用本地青绿饲料的同时,合理搭配粗饲料,保证生猪的生长需要,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猪的产出率。要建立健全生猪的疫病防控制度和免疫注射程序,制定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护措施,杜绝疫病在人畜之间传播。自觉执行生猪强制免疫注射制度,防止引进新的疫病,使养殖户的养殖场长期保持清净无疫,减少因生猪疫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及人们对猪肉市场的恐慌。

4 因地制宜,规模适度

规模经营可以给养殖业带来较高的效益,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但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门类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对以户营为主的养猪业来说,并不是猪养得越多、规模越大越好,应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养殖的适度规模是由养殖户的人力、物力、资金、养殖技术、养殖场地和污物的净化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因此养殖户要因地制宜确定养殖规模,不能人为主观扩大养殖数量。就散户生猪养殖而言,在实际从事生猪养殖中,一般农户散养育肥猪的年出栏量应控制在20~50 头,散养农户适当提高养殖生猪的数量,既可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可提高农户的生猪养殖效益。小型家庭专业养殖场育肥猪养殖数量每批次控制在200~300 头为宜。同时养殖生猪的数量还要考虑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能力。一般而言,1 亩(1亩≈667 平方米)四季耕作的田地可消纳1~3 头生猪一年生产的粪污。数量过大,除管理的劳力所不能及外,现金支出压力增大,粪污若不能开展资源化利用,很可能导致粪污“堆积如山,污水四溢”的现象发生,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散户养殖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十分重要。

5 出台政策,鼓励散户养殖

在一段时间内,应鼓励散户生猪养殖的发展。一手抓已有政策的落地落实,发挥已有政策的撬动作用,鼓励养殖户及时填槽补栏,尽快恢复生猪养殖数量,一手抓新养殖激励政策的制定。要把兴建农村沼气政策与散户生猪养殖结合起来,用国家政策支持生猪散养户实行猪-沼(气)结合建圈,推动养殖粪污通过沼气还田的养殖方式的落实。要积极制定生猪散养户参与国家“农家肥代替化肥”鼓励政策的实施,鼓励散养户使用农家肥还田,减少粪污堆积污染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好农户兴修圈舍的土地占用和林木砍伐的审批问题,鼓励散户的养殖积极性。有条件的村社,可集中为散养户建立畜禽粪污收运专用场地(或发酵处理场)及专业队伍,为畜禽养殖污物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散养户恢复生猪养殖的活力,促进全国猪肉供给形势的尽快好转,使生猪散养户在生猪产业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污物沼气池散户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莫须有的“散户抱团”吊打了谁?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不当“接盘侠”
Gas from human waste
散户身大师心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
读图
西山区沼气池建设现状调查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