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通降法治疗泄泻型慢性结肠炎

2020-12-28苏佳雯严光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补骨脂水谷苍术

苏佳雯,严光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0 引言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程较长,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性疾病,以腹痛、腹泻(或便秘)、粘液甚则脓血便为主要特征[1]。归属于祖国医学“泄泻”、“便秘”、“便血”等范畴。泄泻之名首载于《内经》中,称之为“泄”。后又被世人称之为“洞泄”、“注下”、“后泄”等。导致本病的病因包括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等[2],以上病因均可致脾胃受损,湿邪困遏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太阴胜,湿化乃见,善注泄”,脾气不升,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大小肠分清降浊功能异常,水谷相杂而下,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言。而肾主水,为胃关,开窍于二阴,司二便[3],《景岳全书.泄泻》中“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且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若泄泻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气渐虚,中虚泻更难止,脾土亏虚,不能化生精微充养肾阳,或水湿内停日久,肾阳蒸化水液功能受损,命门火衰,不能以资脾阳腐熟运化水谷,水谷不化,则泄泻加重。

脾肾阳虚型泄泻,证见脐腹隐痛,大便溏薄,便次增多,畏寒,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严光俊教授自拟温阳通降汤治疗,此方由四君子汤/桂附理中汤加平胃散加减而成,方药如下: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肉桂、干姜炭、苍术、陈皮、山药、芡实。肾阳虚较甚者随证加减补骨脂、菟丝子、茴香、肉苁蓉,升阳胜湿随证加减柴胡、升麻、防风,温清并施随证加减半夏、黄连。

1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62岁,2019年01月04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3年余。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因恣食生冷后出现腹泻,当时大便日2-4次,泄稀水样便,伴有粘液及不消化食物,无腹痛、腹胀,伴明显乏力,口服抗生素后症状好转,但3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受凉或饮食不节则腹泻,日3次,不成形,有粘冻,无腹痛、腹胀,乏力,怕冷,冬天尤甚,小便清长,夜尿2次,纳寐可,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缓。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辨证分型:脾肾阳虚证。治则:健脾温肾,祛湿止泻。方药如下:党参20g,炒白术12g,茯苓30g,甘草6g,山药20g,薏苡仁20g,益智仁15g,干姜炭12g,肉桂6g,补骨脂20g,陈皮12g。7剂,日1剂,水煎服。

2019年01月13日二诊:患者诉大便较前成形,日1-2次,无粘冻,怕冷及乏力减轻,小便正常,夜尿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守上方加苍术12g,木香6g,砂仁6g。7剂,日1剂,水煎服。

2019年01月20日三诊:诸症好转,上方连服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案语:李杲先生曾言:“脾为死阴”,意味着脾为阴多阳少之脏,最易被寒湿所困。患者饮食生冷,以致寒积于中,损伤中阳,再加年老体衰,肾阳亏虚,不得温煦脾阳,火不暖土发为本病。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因原方中人参价格昂贵,又《本草正义》:“党参,补脾养胃,......本与人参不甚相远”严光俊教授多以党参代替。脾胃坐镇中宫,灌溉四旁,运化水湿,升清降浊,脾虚则生湿,湿胜则泄泻,故加入山药、薏苡仁利水渗湿,又不损真阴之气。益智仁、补骨脂、干姜炭、肉桂和中焦胃气,祛寒邪;其中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肉桂[4]辛甘、大热,入脾肝肾三经既能散寒、温经通脉,又能补火助阳,暖丹田,壮元阳,诸药合用,培土养中,益火补土。二诊苍术与白术同用,取二术增强补气健脾与化湿之功。木香补而不滞,肉桂滋而不腻,刚柔相济,佐使合宜。砂仁一药辛以散寒,温以益阳,味涩而止泻,可主虚劳冷泻。

2 讨论

严光俊教授认为脾胃病病机为气滞壅滞,通降失和,不通则“痛”、“胀”、“泄”、“坠”、“结”。肠胃为市,受纳水谷,若邪气犯胃,失于和降,脾亦从而不运化,一旦气机不通,则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湿从寒化,损伤脾肾阳气,又《医学真传》:“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温阳通降法中,以通降为核心,通则坠除,通则泄止,通则诸症可消。严光俊教授又常道“湿非温不化”,而脾为后天之本,吸收传输水谷精微;肾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蒂,肾中相火温煦、推动全身阳气[5],故其治则上主张温肾与健脾益气并重,李杲先生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使元气来复。严光俊教授温阳通降法的具体用药,由四君子汤/桂附理中汤加平胃散随证加减。方中肉桂一药可算点睛之笔,结合现代药理表明,肉桂能增强胃肠蠕动功能,使肠管兴奋,消除肠道积气[6],为“暧脾胃,除积冷”之说提供依据,其用量较小,又少火生气之意。若患者伴有腹痛,便后不减,大便粘液,口中粘腻等,多因湿阻气机,虚实夹杂加入半夏、黄连、木香等药,辛开苦降,祛除湿积。若泄如水注,粪质稀薄,而小便反涩,是因湿邪盛而气化不行,应选取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等药以佐之,通降脾胃之气同时上下分消其湿。若小腹坠胀、甚则肛门脱出者,是因泻泄日久气虚下陷,可加入柴胡、升麻等。总之,温阳通降法集温、降为一炉,既有健脾温肾,祛湿止泻标本兼治之法,且体现了温与降二者合用之妙,采用该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泄泻临床颇多效验。

猜你喜欢

补骨脂水谷苍术
补骨脂炮制的历史沿革考证
基于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快速筛查苍术混伪品*
补骨脂炮制前后水煎液致雌性ICR小鼠胆汁瘀积性肝损伤作用比较
温肾助阳补骨脂
HPLC测定苍术中的3种成分研究
补骨脂“雷公炮制法”减毒的科学内涵*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田横祭海节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