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

2020-12-27刘月兰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短板导向成果

刘月兰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30)

1 企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当前建筑业企业创新缺乏活力,创新活动不被重视和理解

综合企业目前创新工作现状,大多数的创新是住建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应用上进行升级、改造,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没有新意,不被认为是创新。

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政府针对资质的要求被动地进行专利、各个级别的质量奖、科技进步奖、工法、QC成果等成果申报。长期以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开发的工法、专利往往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服务于生产,产生即时经济效益,造成多方误解,使创新徒增成本。

1.2 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建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工程现场技术人员要在冗繁的工程建设同时,参与技术创新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企业主管技术创新部门,缺乏有效的传帮带、服务指导以及必要的激励措施,直接导致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注重总结,不能潜心技术攻关和研究。这样一来,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成长和企业发展之间相互制约,使现有技术成果得不到传承和发展,企业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1.3 科技创新缺乏统一协调、引导,产生多点重复创新情况

在多数建筑企业中,工程项目点多、面广,作为企业创新主管部门,如果不建立有效的协调、统筹机制,就会在创新方面选题的实施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导致在不同的项目部都进行类似的科技创新工作,使得企业的资源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投入,增加创新成本。同时,由于项目之间缺乏有效统筹联动机制,不能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的网络和集群。

1.4 课题研发的深度和外延受限于项目的独立性和时效性

建筑企业大多实行项目管理制管理,一个工程任务完成后,项目部的人员会转而从事另一个新的项目,有的项目团队还会因为各项目的工作内容不同,而进行重新整编,人员流动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基于一个项目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后,由于项目人员的变化造成已有成果得不到巩固和发展。如果企业创新主管部门没有好的协调机制的话,必然造成科技成果的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不足,科技创新得不到认可,级别难以提高的状况。

2 “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2.1 “以问题为导向”的含义

问题指的就是企业及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短板”。“短板”这一词的起源是著名的“木桶理论”,而“木桶理论”指木桶的最大容量并不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组成木板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对企业和项目来说,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就相当于这个木桶,要想使容量变大,内在创新能力就越强。要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拥有更好的前景,就必须找到创新能力目前所存在的“短板”,以短板问题为导向,补足短板,解决问题,从而使技术创新管理水平能有持续的提升。

2.2 “以问题为导向”技术创新的优势

“以问题为导向”理念在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多重优势。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理念有利于在技术管理层面树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有利于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出现的现实问题,从而企业整体的技术规划、协调整合企业内部研发力量,避免创新趋同现象和关联效应的不明显。

其次,“以问题为导向”理念在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在研究开发和具体实施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及时发现,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尽早转化生产力,使企业创新成果更接地气,落地转化难度降低。增加企业投入研发的获得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最后在员工方面,建筑业企业的主体是员工,一个项目的圆满完成靠的也是员工,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管理,能大大增加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当中积极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仅能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还能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3 “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践

3.1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

“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的核心是创新的目标计划及基于问题的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

要求在年度之初布置科技创新年度目标或工程项目实施之初,必须根据企业整体规划和生产管理实际需要,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和存在的难题,列出问题清单,认真梳理、调研,充分研讨,找出影响工作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到项目部(车间)一线调研座谈,共同制定技术路线,拟定创新课题。

“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下课题的实施主体主要依托企业项目团队,企业科技研发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引导,跟踪服务,充分调动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这样,结合生产的科研更具有生命力,更接地气。

“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针对创新成果,由企业科技研发主管部门及时指导总结、验收和评价,通过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优势,进行知识共享。在公司层面推广应用,从而更快地推广和避免无谓的重复开发。

3.2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公司技术创新规划发展问题

比如,当前国家环境保护方面力度的加大和建筑现代化的推进,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等,都给技术创新的规划发展指明了导向,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规划时就应该以这方面问题为导向,实施重点技术研发工作。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的集成创新,精准研发投入、精准发力,迅速形成公司生产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 “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解决基层难点问题,挖掘创新潜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小微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基层现场问题的有效抓手,也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和有效之法。鼓励“小微创新”,就是在时刻提醒基层技术管理人员,注意发现企业技术管理中的工艺短板问题,不断补足短板,是员工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观念、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

通过“小微创新”不断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让每位员工自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精雕细琢,以期呈现最完美的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终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使企业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4 结语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机制,协调各方面创新资源和力量,形成创新合力,企业才能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具备源源不断的创新原动力,推动企业发展;而作为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珍惜每一个工程项目带来的机会,在项目进行前和进行中“以问题为导向”有目的地开展科技活动。这样,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促进项目生产,使生产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短板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