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钢框架结构高层住宅现浇板裂缝检测鉴定及处理方案

2020-12-27程建明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结构一所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结构层板面框架结构

程建明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结构一所,安徽 合肥 230031)

0 前言

现浇板裂缝属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和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一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指住宅工程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钢框架结构因其结构体系特点,现浇板开裂的分布特征与其它混凝土结构有所不同,裂缝开展数量多,宽度大,引起业主对房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担忧。笔者以某产生现浇板裂缝的钢框架结构高层住宅为案例,根据施工质量抽检结果、裂缝分布及特征以及结构复核验算结果,综合分析开裂原因,并提出可靠处理方案。

1 设计概况

该工程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钢框架结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为钢柱、钢梁,现浇板支承于钢梁上方,现浇板底面与钢梁上翼缘相交,梁、板之间连接处设置有栓钉。同一层现浇板均为同批浇筑,未设置后浇带,整个楼层现浇板可视为一块整板。该楼3~18层为标准层,东西向轴线尺寸为42.2m,南北向轴线尺寸为14.9m,基本呈矩形。标准层现浇板结构形式相同,除阳台、厨卫等位置外,其余现浇板设计厚度均为120㎜,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均为C30。实际施工过程中现浇板钢筋为双层双向,东、西两端边跨位置板钢筋较中部位置有加密。

2 现浇板裂缝分布及特征

经普查:抽检的四、七、十、十一层顶现浇板均有裂缝产生,且裂缝数量较多,分布区域较广。现浇板裂缝分布在现浇板跨中、近跨中、支座及建筑物阳角等部位,按裂缝分布位置及特征可分为以下4类。

第一类裂缝位于跨中或近跨中部位,经现场检测及对照设计图纸,基本沿预埋线管直向或斜向开展。该类裂缝长度较长,局部位置缝宽较大,基本上下对称贯穿,测得板底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80mm,板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90mm。

第二类裂缝为无规则裂缝,在板底和板面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多为顺钢筋方向直裂纹。该类裂缝长短不一,分布没有规律,已基本贯穿,测得板底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40㎜,板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70㎜。

第三类裂缝位于建筑物阳角部位现浇板的拐角,与纵横向梁轴线呈约45°斜向分布。裂缝上下对称贯穿,测得板底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26㎜,板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30㎜。

第四类裂缝位于现浇板支座部位,与梁轴线边缘平行呈直向开展。该类裂缝长度较长,宽度较大,已基本贯穿,测得板底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0.80mm,板面结构层最大缝宽约为1.20mm。该类裂缝特征与常规的框架结构相同位置出现的裂缝有较大不同,为钢框架结构所独有。框架结构等常规结构现浇板支座部位裂缝一般仅在板面分布,不贯穿,主要与负筋位置下移有关。

3 现浇板施工质量抽检

抽检现浇板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板厚及正、负弯矩钢筋间距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但部分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测点偏大,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求。钻芯检测发现现浇板面浮浆较厚,混凝土粗骨料较少。

4 结构复核验算

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测结果经结构复核验算,得出在不考虑现浇板裂缝情况下,抽检的楼层现浇板承载力符合规范要求。

5 裂缝成因分析及影响评价

根据被测楼层现浇板裂缝分布特征、本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检测和结构验算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第一类为板跨中或近跨中部位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引起,预埋线管削弱板截面对裂缝开展起不利影响。

第二类为不规则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早期塑性沉缩引起,与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施工养护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第三类为板角部斜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应力作用引起。

第四类为支座部位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共同作用引起,与两种不同材料(钢板和混凝土)变形不协调、施工养护不到位、部分负筋保护层偏大、板面粗骨料偏少、梁支座位置管线较多等因素有关。

由于上述现浇板部分裂缝开展宽度已超出GB 50292-2015标准允许限值,削弱了现浇板承载能力,且对结构耐久性和使用有较大影响,应进行可靠处理。

6 裂缝处理方案

原设计单位根据检测鉴定结论经结构复算后提出以下裂缝处理意见。

①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的部位:对板面裂缝,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后,采用封闭胶将裂缝封闭;对板底通长裂缝,将裂缝表面打磨清理干净后,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处理。

②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部位:对板面裂缝,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后,采用低压注浆法充填封闭裂缝;对板底裂缝,将裂缝表面打磨清理干净后,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处理。

③所有楼面板的板面清理干净后,满铺C4@150钢丝网,用C25细石混凝土做30mm厚面层,替换原设计30mm厚C20细石素混凝土面层。

④板支座处裂缝处理: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的部位,将板面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后,采用封闭胶将裂缝封闭。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部位,将板面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后,采用低压注浆法充填封闭裂缝。

7 结语与展望

钢框架结构现浇板因其与钢梁钢柱连接特点,两种建筑材料(钢板和混凝土)变形不协调,支座部位容易产生贯穿性裂缝,其他类裂缝虽然与普通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类似,但裂缝的开展数量多、宽度大,部分裂缝开展宽度已超出GB 50292-2015标准允许限值,削弱了现浇板承载能力,且对结构耐久性和使用有较大影响,需进行灌浆和粘贴碳纤维布处理,另外考虑裂缝数量较多,板面浇筑C25细石混凝土层(内置钢丝网片)代替原设计找平层。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应着眼于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设计节点构造措施及加强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数量和宽度。随着钢框架结构的应用和推广,今后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深入研究,提出控制裂缝的措施,给设计提供依据;改善并优化当前梁-板、柱-板节点设计方案,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用以指导后续工程。具体方案如下:

①根据被测现浇板裂缝分布特征、该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检测和结构验算、有限元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对现浇板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影响;

②根据现浇板裂缝成因分析及其对结构的安全性评价结果,针对已建主体结构出现开裂现象的现浇板构件,综合考虑可靠性、经济性、方便作业等,提出控制裂缝的措施,给设计提供依据;

③为保障后续待建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控制、降低出现裂缝的风险,根据现浇板裂缝成因分析,及时调整当前梁-板、柱-板节点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保障同类工程的顺利完成;

④基于优化后的梁-板、柱-板节点设计方案,形成相关施工工法和技术专利,推广后用以指导后续工程。

猜你喜欢

结构层板面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
舌尖上的高三
透水铺装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究
板面的故事
手撕板面:味似故乡浓
城市道路柔性路面结构的应用
关于弯沉修正系数的几点讨论
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基础深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