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花生栽培技术水平的探讨

2020-12-24李淑恒卫辉市农业农村局河南新乡4532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花生幼苗土地

●李淑恒(卫辉市农业农村局河南新乡453200)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属于豆科作物,可以作为食用油的制作材料。在众多的油料作物中,花生出油率较高,最高可达50%。除食用油制作外,花生油不仅可以在纺织业中作为润滑剂使用,也可以在机械制造业中作为淬火剂。无论国际或是国内市场,花生都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有效地增加花生产量,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花生种植栽培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1 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1.1 土地的选择

土地作为提高花生产量的基础,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土壤的松弛程度和含水量多少进行选择。为了利于花生生长和提高产量,应选取降雨水量较好的细砂土地作为种植场地,同时每667m2种植场地施5 000kg腐熟有机肥促进其生长。

花生的品种有很多,优质品种的花生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及质量,并且品种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灵活选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 种子的处理

选定花生种子后,还要注意对种子的处理,优质的种子是提高花生产量的关键。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产量。首先,在没有剥壳前需要将花生种子在太阳下晾晒两天,避免发霉。晾晒一段时间后,将其剥壳,分级筛选,剔除虫蛀、破损和霉烂的籽仁;然后再继续晾晒2d,减少水分,提高种子发芽率。最后,将选好的种子与甲基托布津进行搅拌消毒,避免因带虫源影响其发芽率。

1.3 播种田间管理

在播种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需要根据自然环境选择露地栽培还是人工栽培。在播种期需要注意温度,12℃为花生生长的最适温度,合理选择恰当温度的月份进行播种十分必要。种子种植间距应保持10cm左右,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盖土深度应在为2~3cm,种植密度应依据当地的土地、环境及气温状况来进行确定。

种子生长成为幼苗后,需定期进行查苗补缺;如有缺苗需要补种,并且及时清理杂草,避免杂草与花生幼苗竞争水分和养分,影响幼苗成长。开花后需要培土,厚度应控制在3cm左右。在花生生长初期,由于种子快速发育,应及时补充营养和施肥,避免养分不足或不全面等因素影响花生正常生长。

2 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措施

2.1 倒茬与深耕

首先,在种植阶段,花生的种植区域应当选择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地段,并结合花生的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做好除草工作以及施肥工作。为提高种植效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1.1 倒茬为保护土壤的生产力,需要轮换种植大豆以及花生,如果花生需求量较大,无法轮换,需要将土地翻耕,避免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导致花生生长发育不佳、病虫害发病严重等问题。

2.1.2 深耕在初冬时期,为提高土地的熟化以及储水能力,需要将土地冬翻,然后撒上有机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1]。

2.2 灌溉以及施肥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花生植株对于肥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使用不同比例的肥料,提高花生的生长质量。在花生的苗期,使用氮肥加强花生的花、芽数量。在花生的开花期,由于花生开花对营养的需求提高,如果不及时提供足够的钙营养,则很容易导致花生出现苗折的情况,因此为促进花生苗生长,应提供足够的钙肥。在花生果荚充实期,为保证花生生长质量,需要提高对花生磷肥的供应,使花生果实更加饱满,提高花生的产量。在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还需要注意灌溉工作。在花生的发芽阶段,灌溉水量应该保持在输出量的70%左右,如果灌水量太高就会导致烂根的情况。在花期,生长最为旺盛,因此需要提高灌溉量,提高花生的生产质量[2]。

2.3 病虫害防治

对于花生最常见的病症有早斑病以及晚斑病等病害,会对花生植株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有效的预防解决病症,需要挑选抗药性好的花生种子,在种植花生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播种,做好除草以及排水等工作,定期巡查花生幼苗,将生病的花生植株及时除去,带离田间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种植前将药剂、水、种子均匀搅拌。播种时在种植穴喷洒药剂。花生长至幼苗后,将药剂合理稀释,对花生的根部进行浇灌。

3 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对花生栽培种植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的提高花生种植水平和花生产量,需要因地制宜地改良当地的花生栽培技术,进一步地提升花生的种植技术水平,通过推动花生产业进步,来提高花生的质量以及种植产量,从而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花生幼苗土地
我爱这土地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默默真爱暖幼苗
分土地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