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骨结核诊断的应用

2020-12-24李春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脓肿结核椎体

李春晶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放射诊断科,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结核性疾病是由于人体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但是结核杆菌可以侵及人体各个器官部位,骨结核便是结核杆菌侵入骨或者关节导致的破坏性病变[1]。研究显示,约有半数的骨结核患者同时合并肺结核,结核杆菌首先感染肺部,并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各个系统,感染骨骼后引发骨结核[2]。骨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足结核、肘关节结核、腕关节结核等,其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最高[3-5]。本文以本院诊治的骨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CT在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40例明确诊断为骨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23例,女性患者共有17例,年龄范围为10-75岁,年龄均值为(37.63±2.14)岁;病程最长的患者为8年,最短的患者为1年,平均病程为(3.6±0.7)年。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检查。

1.2 骨结核病因、病理分析

人体骨或关节感染结核杆菌之后通常会有一定的潜伏期,等到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例如出现劳累过度、营养不良、感冒、外伤等情况之后,会诱发疾病。而结核杆菌感染者如果能够注重保持较好的身体抵抗力,则能够有效地抑制潜伏在体内的结核杆菌,甚至能够消灭结核杆菌。由于人体的脊柱为重要的负重部位,活动多且容易发生创伤,因此为骨结核最好发的部位。研究显示,青少年患有骨结核疾病的概率较高。进行病理分型,主要有渗出性病变(存在大量的巨噬细胞或中性细胞)、增殖性病变(存在多个结核节)、干酪样坏死(有大片的组织坏死并常伴有钙化现象)。以上病理分型为主型的骨结核,在CT影像学征象方面也存在差异性。

1.3 骨结核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有骨结核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贫血等。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甚至畸形等。

2 结果

40例患者中,经过CT检查,检出脊柱结核患者共为22例,占比为55.0%,检出髋关节结核患者共有10例,占比为25.0%,检出膝关节结核患者共为4例,占比为10.0%,检出肘关节结核和腕关节结核患者分别为2例,均占比5.0%。

3 骨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

分析骨结核的CT影像学征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即碎裂型、溶骨型、前纵韧带骨膜下或边缘型、局灶硬化型、混合型,各种CT表现类型均有其自身的影像学特点。

3.1 碎裂型骨结核

以脊柱结核最为常见,表现为骨质破坏碎裂,正常形态发生改变,椎体有膨大表现,存在较多的大小不一、杂乱的碎骨片,并且常常存在椎旁脓肿、椎体塌陷、椎管狭窄等异常情况[6]。

3.2 溶骨型骨结核

该类型骨结核在脊柱、干骺端等位置的发生率较高,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并且结核大小不一,有边缘模糊或清楚的破坏区,呈虫蚀状、洞穴状、不规则蜂窝状等形态,并常存在形态为斑片状、沙粒状的死骨[7]。此类患者容易出现椎体压缩骨折情况。

3.3 前纵韧带骨膜下或边缘型骨结核

此证型的骨结核CT表现主要为不中断的边缘骨皮质破坏,呈浅碟状凹陷,并且形成周围脓肿。

3.4 局灶硬化型骨结核

此类型的骨结核CT表现主要为不规则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并且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

3.5 混合型

即以上各型可以两个以上同时存在,以脊柱结核中最为多见,可以累及多个椎体[8,9]。

3.6 其他CT影像学表现

(1)骨密度增高:主要表现为存在结节状、斑点状的致密影,并且骨小梁存在不规则粗大情况,遭受骨质破坏的区域存在边缘环状硬化表现[10]。(2)死骨形成: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骨质被破坏的区域内存在沙粒状高密度影,骨干、椎体发生碎裂之后会有碎骨片残留。(3)椎旁、腰大肌脓肿:这种情况发生在脊柱结核患者中,CT表现为椎体周围和腰大肌内有低密度影,可以发生于一侧,也可以两侧均有表现。另外,脓肿内可有不规则钙化灶、碎骨片等。(4)椎间盘破坏:这种情况发生在脊柱结核患者中,CT表现为椎间盘出现局限性、低密度改变,边缘不清,相邻椎体骨质也通常存在破坏情况。(5)椎管变形、狭窄:这种情况发生在脊柱结核中,CT表现为椎体后部发生破坏情况,软组织影及碎骨片突入椎管内,椎体发生压缩塌陷情况。(6)附件受累:脊柱结核患者中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椎弓根单侧或是双侧出现骨质破坏,横突及肋骨头端骨质破坏。

4 讨论

4.1 骨结核诊断中,CT诊断效果比X线平片更优

研究表现,骨结核患者进行CT检查,其能够对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进行清晰显示,并能够发现其中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即死骨。另外,周围软组织肿胀也是骨结核的常见体征,CT检查中,注射对比剂后能够使脓肿位置边缘得到强化,从而提升分辨率,更好地显示骨结核病变部位情况[11]。在骨质破坏、周围脓肿等情况的检查诊断效果来看,CT均优于X线平片检查。

4.2 CT诊断骨结核

注意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1)长骨干骺端结核与慢性骨脓肿相鉴别:长骨干骺端结核可侵及骨髓,边界模糊,周围不存在骨质增生、硬化的情况,另外此类患者患肢骨质疏松为一个明显征象。(2)脊柱结核与椎体压缩性骨折相鉴别:脊柱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变形,椎管变形狭窄等,存在冷性脓肿,而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外伤所致,骨质不会遭受破坏,发生早期椎间隙无狭窄现象。(3)脊柱结核与溶骨性脊椎转移瘤相鉴别: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通常较年轻,而后者的发病年龄以老年人居多,且后者中患者常存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质破坏区欠清晰,死骨少。(4)脊柱结核和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发生松质骨破坏的情况比较常见,骨皮质破坏出现时间通常较晚,可以通过骨髓穿刺得到确诊,鉴别诊断并不难。(5)脊柱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相鉴别:前者通常起病缓慢,低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后者则发病较急,通常有高热、寒战病史,早期以骨质破坏为主,晚期可形成粗大骨梁[12]。

猜你喜欢

脓肿结核椎体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