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中学生志愿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12-23关丽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丽

摘 要:志愿服务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成长体验,是志愿精神传承的重要体现,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志愿者之城”的深圳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志愿精神内化传承、打造志愿服务实践平台等方式熏陶和培养中学生的志愿精神,使之永远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武汉军运会、赈灾抢险、贫困山区支教等重大事件或活动中,到处活跃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它既体现了人们对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美好向往,又顺应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内在追求,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

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不断提高育人实效,围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发布《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团中央出台《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各地教育部门如广东省教育厅配套发布《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通过这些文件,进一步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在国内率先成为“志愿者之城”的深圳,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让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给中学生心灵埋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种子,让志愿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深圳做到了先行示范。

一、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深圳市教育局印发的《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方案(试行)》中,将“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累计24小时及以上”作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重要观测点之一。在坚守公益、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要基于诚信原则,录入综评系统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要求提供真实佐证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学校以团委为核心建立一个职能完善、制度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组织开展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生的志愿档案信息、普及宣传志愿知识、举办志愿者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师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激励他们参与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争做志愿者”的大潮中。

二、推动志愿精神内化传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新一代青少年理解公益帮扶,传承志愿精神,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可以有效结合课程资源,推动志愿精神入课堂、入脑、入心。例如,在深圳初中英语教材中,8B Unit 1以Helping those in need(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在阅读板块介绍三位学生在假期做志愿者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他们也可以走进儿童医院、孤儿院帮一把、搭一手,关爱逆境中的孩子,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也在差别境遇中感知自我。在听力、写作和学习技能板块涉及募集善款活动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策划志愿服务项目,增强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补充阅读中介绍了帮助山区贫困失学女童复学的爱心工程——“春蕾计划”,在文化板块介绍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勉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打造志愿服务实践平台

受年龄、空余时间、知识能力的限制,现有的志愿服务岗位尚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求,尚未与中学生的特点完全匹配,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也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但如果能加强对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协调管理和统筹力度,提高中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就能拓宽志愿服务平台,不断推出学生、学校、社会三者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借助社会力量挖掘志愿服务资源,涉及助老、助残的生命关怀领域,涉及名人故居讲解、景区游客导引等文化宣讲领域,涉及关爱野生动物、提倡绿色环保等公民意识领域,涉及参与赛事、会展等组织管理领域……学校可提供校园大型活动的服务性工作、校园值周、大扫除、图书管理、课業及特长辅导等志愿服务项目。学生还可以自主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周边的中学生参与。

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志愿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有全方位的收获和提升,如果能完善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机制,常态、规范地施行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就能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严婕.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探究[J].现代教学,2015(3B):22-24.

[2]董薇.构建志愿服务三级课程,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J].人民教育,2019(1):22-25.

[3]莫春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志愿服务为抓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5(3):156-160.

[4]徐宇珊.从中学生志愿服务看志愿精神的传承[N].深圳特区报,2019-12-10:B0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