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想象,语文阅读教学活力的源泉

2020-12-23杜璐璐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阅读想象初中语文

杜璐璐

摘 要: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力是个体思维的核心。初中生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发展。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想象;阅读;情境;教学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翅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动态的体悟。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创新阅读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想象来直观地获取文本信息,进而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一、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抓手。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的课文,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等,这为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供了素材。学生只有多读课文,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因此,引导小学生大胆地想象必须建立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古诗词教学中因为其语言表达的跳跃性很强,很多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此时,要求学生熟读古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含义。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诗词的内容情节与朗读视频,这样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就播放朗读视频,其中有音乐渲染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原来词人仕途不顺,内心充满了凄凉,生活在思想矛盾的现实中,在中秋佳节的夜晚,想起了远方的弟弟,写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收听收看多媒体朗读视频,激发了学生思维想象,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維想象力

布鲁纳说:“知识情境是提高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的认知方式仍以直观为主,他们的思维需要通过具体的知识情境来引发。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这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内容。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岩石、竹林、浣女、莲花、渔舟等意象,呈现出山中秋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这样的意境空明宁静,又充满了勃勃生机,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的联想提供了条件。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展现出不同的场景。这样,也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交流讨论中来,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三、及时质疑,促进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力

马克思说:“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实践证明,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打破常规,从而有发明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质疑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思维想象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通过及时质疑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展开思维想象。例如,在教学《荔枝蜜》时,提出这样的质疑:“文章中作者把蜜蜂的外形描绘得生动形象,他是歌颂其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形象象征什么呢?”这样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他们分别展开联想,有学生说:“蜜蜂辛勤的劳动就像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工作不计报酬。”有学生说:“蜜蜂就像农民,一年四季忙个不停。”还有学生说:“蜜蜂就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样就对蜜蜂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质疑是探究问题的开始,是激发思维联想的引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四、链接知识,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中需要链接课外知识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的内容学生不了解,如外国文学作品、文言文、科技类说明文等。在阅读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就需要在链接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蕴含的情感。文章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地思考,还需要学生通过思维想象架起文本与理解的桥梁。例如,在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基本了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也知道了孔乙己的人生结局。然而,这些并不能说明完成了这篇课文教学的目标。还需要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孔乙己会有这样的遭遇?其社会根源是什么?要弄懂这样的问题,就需要链接相关的知识,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最终得出答案。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根据常识展开想象,才能使其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产生思维想象,走进作者的心灵,创造性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语文课堂,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探析[J].软件,2017(13).

[2]陈红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8(26).

[3]杨振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8(3).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阅读想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