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体育“无处不在”

2020-12-23吴淦栋冯桦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初中体育

吴淦栋 冯桦

摘 要:在当前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却忽略了课外活动的开展,难以让初中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通过强化初中体育课堂内外的整合,学生明白体育“无处不在”,有效提升体育素养。通过具体论述初中体育课堂内外的整合策略,为强化学生的体育能力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内外;资源整合

仅局限于课堂的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积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到一起,让初中体育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方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这门课程,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一、体育知识传授应当课内外结合

初中体育是一门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高度关联的学科,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额外信息,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师更应基于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一来可激发学生兴趣,二来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扩大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提供有力支撑。如班级男生普遍喜爱足球、篮球运动,且部分学生对体育明星更是推崇备至,对此,教师恰好可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向班级男生普及篮球、足球的相关知识。而基于学生对运动明星的喜爱,教师亦可向其介绍运动员的相关资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女生,则可向其介绍如体操、跳水等世界著名运动员的资料,以此既能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又能切实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继而确保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体育锻炼培养应当课内外结合

良好的锻炼对于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而要想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关键便是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而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技巧的同时,为切实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将课堂教学往课外延伸,以此让学生深切了解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非仅是为了保持健康状态,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方能为自身后续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的生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予以科学分析,继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来制订适宜的锻炼计划,如此方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并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体育项目训练应当课内外结合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技能及技巧指导只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学生要想发展自身的体育技能,还需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给予适度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如在进行排球教学时,教师虽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排球的各种技巧,但鉴于讲解加训练也仅有45分钟的时间,故学生即便掌握了一部分技巧也无法通过进一步的锻炼来提升。对此,教师便需切实利用好课外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学生的运动技巧要想得到有效提升,亦当在基础巩固后才可进行,如此才能为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先决条件。

四、体育游戏教学应当课内外结合

游戏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故积极将体育游戏引进实际教学势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保证理想的教学成效。对此,教师需务必对体育游戏的引进给予高度重视,而为提升游戏引进的效果,教师除了需积极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外,尚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对体育游戏的引进予以合理控制。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围绕教学内容去选择与学生生活有一定关联的游戏项目,如此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成长。与此同时,当初中体育教学与游戏结合到一起时,还能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继而可为学生训练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五、设置层次性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继而促使学生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进步与快乐。对此,基于快乐体育导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务必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如此才不至于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压力,继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多学习上的快乐。如针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其本身在田径运动中只能跑500m,但若教师不顾实际而强制给学生设置1000m的运动目标,不仅不会令其感到快乐,还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当然,考虑学生实际也并非意味着教学目标设定得越低越好。相反,若设置过低的教学目标,则会因过程过于缺乏挑战性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对此,考虑到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均不尽相同,教师可分别针对身体素质好、一般以及比较差的学生来设置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不仅能全面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且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继而促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收获无穷的快乐。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便需要强化初中体育课堂内外的整合,让初中学生的体育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白体育“无处不在”,真正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秀梅.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8):67.

[2]赖诗材.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2(12):73-74.

編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初中体育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
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