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高校内部的审计应用研究

2020-12-23李涛

时代经贸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决策风险管理

李涛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风险管理在高校内部审计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高校;内部审计;应用

一、风险管理在高校内部审计应用的必要性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上市公司舞弊案频发,风险管理得到了社会审计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一方面,高校内部审计对此关注较少,主要原因为高校财务报告不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开,高校的主要业务也不是经营,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难以用经营效益进行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各级纪检机关对高校进行巡视巡查常态化和各级审计机关对高校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要负责人任中经济审计的制度化,揭示了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2018年3月审计署颁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将风险管理纳入了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范围。上述变化客观上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积极行动,主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作用,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校管理中的主要风险点

根据国家机关的关注重点和资金量的大小,高校的主要风险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一)“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主要风险点有:

1.决策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集体决策制度,没有确定“三重一大”决策范围及决策权限,未设置科学、完备、具有操作性的决策程序。

2.对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力。执行部门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或拒绝执行决策,对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评估或者报告。

(二)财务收支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1.收费管理不规范。通过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或者自立名目多收费,对教材费、军训服装费、水电费等代收费用加价,从中赚取差价等。

2.将学费、租金、企业赞助、创收等收入不入账、不上缴或虚假报销套取资金,直接坐支形成“小金库”,甚至个人私分。

3.滥发津补贴,没有严格执行绩效工资总额管理。

4.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不合规,将违规开支隐匿于其他会计科目中报销。

(三)建设维修项目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1.通过直接指定、拆解项目的方式规避政府采购程序。通过上述方式将公开招标项目改为竞争性谈判、磋商或者将需要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改为部门集中采购,或者直接指定给特定施工企业。

2.项目未经立项直接施工、边施工边补办相关手续。

3.虽然履行了政府采购手续,但同一单位连续中标,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

4.施工管理不严。没有规范的工程变更手续,导致工程造价严重超预算、超合同价。同时,可能存在违规转包,违反合同协议改变工程结算方式的情况。

(四)政府采购和招标执行,主要风险点有:

1.没有制定学校内部的政府采购实施办法,采购招标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2.政府采购方式随意性较大。政府采购项目没有向财政部门申报采购计划,项目采购没有进行充分研究论证,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损失浪费;违规自行采购。

3.采购招标程序不规范。不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政府采购,逃避集中采购招标,不按规定时间和内容发布采购招标信息,不认真审查供应商资质,不按事先制定的标准及方法进行评标,不对采购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4.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流于形式,存在围标串标现象;采购教材、保险和药品等大宗物资服务时,违规向学生加价,侵害学生利益。

(五)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1.出入库管理不规范。对每年购入的大量的教学耗材、设备等,缺少出入库管理环节,导致资产流失。

2.资产购置审核不严,重复购置或造成闲置浪费。

3.出租出借资产管理不严。未经资产评估,低价将资产经营权低价转让给个人或者民营企业,少收未收门面房租金和承包方,未按规定将资产租赁收入上缴财政专户。

4.资产处置管理不规范。资产处置手续不规范,未经评估或报批随意低价处置报废资产。

(六)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关注的重点是否真正发挥科研经费作用,是否有行政经费、个人福利支出,是否存在虚列项目,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的情况。主要为:

1.虚构科研项目,没有对课题进行研究或者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以各种名义套取部分或全部科研经费。

2.科研经费的使用报销程序不规范,缺乏相项目结题手续,经费支出范围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控制,存在报销个人消费的情况。

3.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互勾结,侵吞侵占科研经费。

(七)合同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1.合同签订不规范。没有建立合同审查机制,导致合同中的相互矛盾或者对乙方有利条款没有发现,一旦发生合同纠纷,会造成学校损失。

2.部分经济事项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3.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合同。主要为没有按照合同付款方式进行付款,超过合同约定付款比例向乙方付款。

(八)附屬单位管理,主要风险点有:

对附属单位监管不到位。与附属单位资产界限不清、权属不明,未建立附属单位的考核机制,对附属单位资产经营和保值增值情况不清楚、不了解;附属单位的违规行为未及时发现。

三、高校内部审计实现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风险评估工作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积极协调沟通,牵头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风险评估工作。首先,召开风险点识别专题会议。由高校主要负责人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引起各单位的重视。其次,各单位向内部审计机构报送相关的业务制度、业务流程和自查风险点。最后,内部审计机构对报送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并对相关风险点进行测试,出具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要列举出所有重要风险点,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风险评估需要每年进行,同时,对于重大的政策制度变化,要及时更新风险点。

(二)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评估的实施者,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估的准确度和质量。因此,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增强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

(三)加快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高校校内的信息化系统整合,内部审计系统要能够与其他管理系统交换数据。重大风险点识别要嵌入内部审计系统,让内部审计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重大风险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纠正问题,避免重大风险。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处,湖北 襄阳 441050)

参考文献:

[1]陶莉.基于风险管理下的教育系统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时代经贸,2020(15).

[2]刘红梅,许江波.基于巡视报告的高校风险管理审计实践与探索—以S学校为例[J].财会通讯,2020(9).

[3]谭银花,刘婧.风险管理视角下提升高校价值的内部审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9(11).

[4]文胜泽.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路径选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5]徐潇潇.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务探索与趋势展望[J].当代经济,2019(1).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决策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