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再视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2020-12-23温鸿焱

时代经贸 2020年22期
关键词:波特钻石要素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所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及分析工具。其中,钻石体系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目前已在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形势下各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使得钻石体系的适用性大大受限。本文将对钻石体系的核心四要素加以评述,探讨其理论价值与贡献,并为钻石模型在新形势下的应用提供改进建议。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模型改进

一、钻石体系的核心四要素

波特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前提是竞争的形态会随不同的产业及产业环节而改变、跨国企业的价值链不一定全放在母国、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这为钻石模型的应用限制了前提条件,即钻石模型可作为对单个产业的分析工具,国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适用于囊括所有广义的产业,理论的重点在于企业为何将母国作为竞争基地。由此,波特给出了钻石模型的核心四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波特将机遇和政府两个变量视为钻石模型的重要补充。

(一)生产要素条件——互通有无的根本

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相一致的是,波特同样认为要素禀赋优势是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生产要素条件细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禀赋优势,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等,事实证明,四大文明古国正是起源于基本要素条件优厚的地区。高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大学研究所、高等教育人力等。波特认为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重要得多,在企业参与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丹麦各大学培养出来的家具设计师成为该国工业的骨干,美国在电脑软硬件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使其在电脑业上称雄。

(二)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并从三个方面指出国内市场对于产业发展的动力。

其一是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当一个国家的内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需求相同,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时,这个国家的厂商就比较容易获得竞争优势。以空客的崛起为例,空客的航程短、运载量大,它的设计满足了传统民航企业所忽略的市场环节。

其二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挑剔的消费者往往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的压力。日本消费者对音响器材的选购十分讲究,常常需要最新最好的款式,厂商为了满足需求不得不密集地推出新产品。

其三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土客户的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相应地也就需要走在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预期性需求刺激厂商的产品不断升级,增强面对新形态产业环节的竞争力。同样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消费者重视节约能源的问题,厂商被迫面对这一趋势进而改善产品的能源效率。

(三)相关支持性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

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还受益于供应商和相关企业的支持。相关性产业之间能够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网络。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可以发挥“提携效应”,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为它们之间产业价值相近,可以合作、共享信息。日本的人造纤维工业独占鳌头受益于大量出口纺丝合成制品的产业历史,而碳纤维产品能迅速表现竞争力,又是因为碳纤维技术与人造纤维技术很接近。

(四)企业战略、结构、竞争——最后的三角

波特认为企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之于产业成功并非通则,不同国家的公司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大都不相同。企业必须善用本身的条件、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才能获得产业成功。德国企业喜欢发展系统化的产品,改善流程,并避免尝试高风险的竞争,这种特征使德国在光学、化工、综合加工机等需要高度技术和重视工程的产业上非常成功。此外,国内竞争对手的存在,可以使国内一些企业更具忧患意识,努力提高竞争力。

(五)小结

除了钻石体系的核心四要素之外,波特还强调了机遇、政府的重要性,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是各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应用时应当将钻石体系的要素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不应当将单个要素孤立开来。国家竞争优势旨在寻找一个最优的要素组合,这与理性经济人的目标是寻找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理性厂商的目标是在预算约束下寻找产量最大化的生产要素配置的组合逻辑相一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不是强调单个要素条件的占优,而意在突出要素组合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二、理论贡献与价值

(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突破,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 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劳动生产率差异导致国际贸易,赫俄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指出要素生产率相同也可以有国际贸易,原因在于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差异。波特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要素条件作为钻石模型的要素之一,其中的基本要素条件可近似地视为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波特的学说与比较优势理论并非是脱节的,而是对已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求条件作为钻石模型的关键要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相较于传统的竞争优势学说和资源禀赋理论,波特从需求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指出竞争优势的取得条件。钻石模型为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提供了新的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这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不及的。

(二)突破传统的静态分析,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重视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即自然资源等基本要素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所固有、不可改变的、静态的。此外,要素禀赋优势反而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单一,产生“贫困化增长”等难题,一些亚非拉地区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增长恶化了本国消费者福利,本国要素增长的红利被国外消费者获得。这表明一个国家密集型要素的增长反而可能造成国民福利的下降,这是传统要素禀赋理论所难以解决的难题。然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从动态的视角指出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既定的,而是动态的、竞争的、可变的,钻石模型中的某一特定要素也可能在特定的时期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世界历史上的产业转移现象以及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

三、改进与展望

(一)寻找产业共性,凝结更深层次的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Compe 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年)一书中即指出了钻石模型的局限性,即钻石模型适用于作为对单个产业的分析工具,国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适用于囊括所有广义的产业。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进一步抽象化以提取普适的概念则有利于钻石模型更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世界上的所有生产活动都需要各式各样的劳动类型,如细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此亦劳动,彼亦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从各式各样的劳动类型中提炼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概念,使得劳动的概念普适化,有利于在后续的研究中利用普适的劳动价值标准深化理论的推演与演绎。同样,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国家竞争优势中提炼了四个普遍存在的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但仅限于单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分析而不适用母国广义上的其他产业。倘若将单一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推广至将一国作为一个整体,由此凝结出国家要素对于国内所有行业普适的规律将有助于提高理论的适用性。由于各行各业都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如果将人力资本视为母国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个体必定会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性、民族性格、民族共性,作为被雇佣者流向母国各行各业或许会导致其所在的产业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征。与此类似的文化惯性力量是影响母国各个产业的潜在因子,进而影响母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德国人给人带来的印象是严谨、细致、注重生产工艺的,这一文化惯性可能会使消费者认为该国提供的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带有相应的色彩,由此便产生民族特性为代表的文化惯性力量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这一影响所带来的是母国所有产业普适的文化竞争力,而不仅限于单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包括民族特性在内的文化软实力因素亦是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要件之一。

(二)吸纳外部环境要素,拓展钻石模型应用前景

钻石体系的核心四要素主要涵盖的是国内层面的要素条件,对于母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考虑较少,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母国产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势必受世界经济形势、其他周边地区区域政策措施的影响。因而,在分析国家竞争优势时也应当将外部政策视为外在的影响因素。在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倘若贸易伙伴国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将不利于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和贸易往来。受各国社交距离管制政策、出入境政策及隔离措施的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接触服务受影响最大,与旅游业相关的GAT模式2(国外消费)以及GAT模式4(自然人流动)遭到了严重限制。政府出于公共卫生考虑而采取的与出行有关的措施和边境限制,沉重地打击了运输服务贸易,进而影响了国际商品贸易。在这一背景下,外部政策的刺激和消费市场萎靡的叠加作用将会对母国产业造成重创,这一情况的发生将导致钻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因此,对钻石体系进行内外部条件的划分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钻石体系在外部政策上的延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炼母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三)新形势下钻石体系中的政府作用应当进一步凸显

钻石模型的核心四要素在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的力量仅被视为钻石模型的重要补充。然而,政府的力量不可被边缘化,在经济的衰退期政府干预则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钻石体系的特定要件将对国家竞争优势发挥着不同影响。19世纪40年代,李斯特(Friedrich List)对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的幼稚工业论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和总结,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本国幼稚工业的保护使其未来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样达到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 Brander)、斯潘塞(B.J. Spencer)、克魯格曼(P.R . Krugman)等人发展起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倡对面临高风险、存在正外部性、对本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的产业实施保护,使该产业更具竞争优势。在当前背景下,面对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和全球贸易的下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除了常规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之外,还发起了包括“301调查”、“232调查”在内的多项贸易调查。美国重回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亦错综复杂。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正在提高,贸易保护手段发生了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到非关税壁垒的转移,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型贸易措施(TBT)与动植物检疫程序(SPS)因其严苛的标准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拒之门外。TBT和SPS因其广泛性、隐蔽性、易变性成为了潜在的贸易壁垒。因此,在当前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组织商业情报网、组织贸易中心和展览会、协助企业了解TBT和SPS规则等手段以削减非关税壁垒的影响,帮助母国产业在国际竞争取得优势地位,是钻石体系在新形势下的拓展性运用和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参考文献:

[1]荣民.美国在贸易保护道路上越走越远[N].中国贸易报,2020-06-09(1).

[2]赵迪.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20(5).

[3]王琼琪.试论新形势下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9(21).

作者简介:温鸿焱(2000—),男,江西宁都人,本科,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波特钻石要素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时间嵌入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钻石妙贼
波特的儿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波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