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初探

2020-12-23杨小堂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混合式教学

杨小堂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基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将其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从而构建起包括教学体系、支持服务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在内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面教学管理体系。以期在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同时,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应用型高校 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而应用型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在2018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八次工作研讨会上发表《新时代新使命新道路——瞄准服务域建好建强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指出:“没有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就没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强大,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实践环节,在指导教师指导水平、信息化建设、管理支持和技术配备上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但大部分的应用型高校学生生源水平有限,学生在大四学年往往对实习就业比做毕业设计(论文)更“上心”,他们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段集中精力研究选题;指导教师也因指导意见得不到落实而被迫降低要求,这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难以提高。因此,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源头性举措。混合式教学因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學理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适用于毕业论文撰写这样的注重主动性、创造性的研究型学习。

一、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1.学生研究能力弱,就业压力大,重视程度不足

应用型高校的大部分生源质量、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较差,学生缺乏钻研科学问题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思想不活跃,无法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更有局限。学生的时间大部分被实习考证、考研、就业等挤满。根据大部分高校培养方案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完成时间是8~10周。然而,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调查显示:47%的本科生耗时不足10天就完成了毕业论文,根据安徽皖西学院教务部门的统计数据,98%以上的毕业生会在毕业设计期间离校参加就业招聘会、考研复试等活动,留给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敷衍了事现象普遍。

2.“教师主导式”论文指导制度难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教师主导式”论文指导制度围绕教师指导展开,包括指导教师遴选、指导内容、指导方式等。教师指导的主要阶段,包括选题、开题、指导记录和提交论文,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步调来进行辅导答疑。这种方式虽然能推动学生紧跟论文撰写进度,但学生在撰写过程中,无法按自身的研究内容和进度调整进程,缺乏主控性。对于尝试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践难度选题的学生,在指导教师推动下逐步缺失独立思考能力,难以获得独立研究的乐趣,从而逐步丧失研究兴趣,最终导致论文变成了表面文字的堆砌,质量难以保障。

3.信息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服务支持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虽以教师主导式方式进行,但仍然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作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丰富的教学服务支撑。信息化环境下毕业设计(论文)平台的线上服务体系一般包括学生选题、提交开题报告和论文、记录周记、论文查重及成绩查询等。这种线上支持服务重视程序性服务却忽视了学习支持的可得性。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与程序性服务相比,学生更看重能随时随地从线上获得有关论文撰写的内容型的支持服务。如果能提供与学生选题相关的知识点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内容型支持服务更能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并能与学生形成情感联系。

4.结果式反馈的评价对质量改进作用有限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评阅教师、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出成绩,按照比例折算出综合成绩。其中评阅成绩采取部分论文进行抽检盲审。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形成总结评价报告,对论文的选题、内容、格式等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发现集中和突出的问题,为下一年度的工作提供指导。以论文质量评价报告作为结果提供的反馈信息虽然能发现问题,但对于问题的成因分析不足。例如,学生引用论据对观点的论证力度不够,是因为学生获取论据的能力不够,还是因为论据阅读理解力的欠缺,或是因为对论证方法掌握程度有限,这从结果式的质量报告无从知晓,也就不能有效的指导质量的改进。

二、混合式教学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适用性

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完善和改进数字化学习的相关理念,进一步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助力数字化学习的纵深发展。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推出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报告指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设计与应用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混合式教学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线上学习优势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创造性,教师发挥引导、启发和过程监控及评价的作用,并将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与组合,实现教学目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是由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共同组成的综合管理过程,该过程可综合运用多元维度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在线过程评价与线下成果评价相结合。

三、基于混合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分为前期导学、选题与动员阶段、论文指导教学、论文答辩教学四个阶段。

1.前期导学阶段

在前期导学之前,针对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调查问卷,既包括对学生现阶段论文撰写能力水平的调查,又包括学生对于论文撰写的期望及学习需求。基于此,在前期导学阶段开设《论文撰写》课程,授课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即线上平台课与线下指导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混合,纵向是指讲授内容按照论文撰写进程设计,包括资料搜集—选题—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论文答辩。横向是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组织,如将信息检索、阅读能力培养作为先修模块,将研究课题的选择、初稿写作及修改作为基本模块,将研究方法學习作为核心模块,将学术规范、PPT 答辩演示作为辅助模块,将课堂作业、模拟答辩作为实践模块。学生既可以采用纵向学习路径,也可采用横向模块的学习路径,实现多维度个性化学习。将适合共同教学的模块,如辅助模块、基础模块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学生可以远程学习。核心模块及实践模块要求校内做毕设的学生参加面授,在校外实习学生以网络小组的方式参与课堂直播学习,与指导教师及同学进行互动讨论。

2.选题与动员阶段

在前期导学完成后,进入论文指导教学阶段前,通过线上的信息化平台系统,开展“双选”,将学生选题意愿与导师研究专长的匹配,从而最终确定指导教师与选题。由各专业负责人及素质教师组织“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动员会”,安排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线上线下见面,指导教师对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基本要求,帮助学生进入状态。素质教师为学生做心理建设,帮助学生提高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线上动员会以视频互动交流方式进行,最大可能还原线下面对面交流的现场。

3.论文指导教学阶段

论文指导教学阶段用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混合的方式。线上指导的过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为学生在论文撰写的各个阶段提供指导意见,指导教师按周记录指导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保留生动而完整的档案。师生通过平台上的邮件、微信、QQ、视频、语音等方式实现实时辅导及答疑。教师利用混合式课程资源平台通过授权的形式进行开放或部分开放,对学生选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调用,补充学生专业知识部分的欠缺。线下指导根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自主安排,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实时跟踪进程,对延后学生及时提醒,并能协助师生互动,提高师生线上交互质量。

4.论文答辩教学阶段

论文答辩教学阶段采用线上统一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混合方式。统一指导可利用《论文答辩》线上课程,对答辩程序、答辩准备方法、答辩礼仪等通用性内容进行线上授课。参加答辩的学生可申请模拟答辩,并附《答辩准备报告》,答辩准备报告主要展示自己对答辩的准备情况以及专家在答辩中会提的问题。各专业可根据模拟答辩申请的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安排线上模拟答辩,模拟答辩以同步直播的形式向学生开放。模拟答辩能帮助大部分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答辩的过程、更好地准备正式的论文答辩。另外,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将企业专家引入答辩专家队伍,采取企业专家远程在线答辩的方式,对进行应用型和实践型选题研究的学生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和更加客观的评价。

四、基于混合式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是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质量的有效手段,混合式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同样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和总质量检查三个阶段。混合式的评价方式需要结合评价效率与评价准确度。评价效率是指以较高的效率对大量的论文做出客观的评价,保证规范性和基本质量,线上评价能较好达成评价效率。评价准确度是指能较好地对论文内容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论文内在质量的提升。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性及基本质量,评价由教务部和质量管理保障部牵头组织开展。前期和中期评价主要采取线上评价,根据管理系统上的选题结果进行前期选题的评价;在中期阶段根据管理系统上指导档案给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完成度评价;通过在线抽检盲审的方式,对学生论文的主要内容等给予评价;通过平台与万方数据库对接进行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率检查。全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总检查主要采取线下评价的方式,结合各专业撰写的本专业论文质量评价报告,对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材料实地翻阅抽查,从而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质量和各专业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性全面的检查和评价。

五、结论

混合式教学方式基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混合,对于更好地改进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混合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突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的教学过程,丰富了支持服务的内容,促使评价过程更客观高效。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主导研究者的研究热情,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毕业论文写作,从源头上推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龚兵丽.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分类管理模式[J].三明学院学报,2018,(10):29 .

[2]王又容,方华.本科毕业论文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243.

[3]郭娜.商机背后折射论文太多“速成品”[N].劳动报,2014-04-17.

[4]秦逊.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5]徐慧娟,李艳君.混合式教学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1):41.

[6]张健,郑晓凤.基于MOOC 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97.

[7]金慧,刘迪,高玲慧,宋蕾.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0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混合式教学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