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线上教学:困境、价值与定位

2020-12-23张鹏飞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定位困境

张鹏飞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比较法,对新冠疫情期间体育线上教学的困境、价值与其定位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线上教学面临着被重视与接受程度低、课程开发难度大、课程数量少、教师线上授课经验少的困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育线上教学具有应急、共享、健康、创新的价值,能够保证特殊期间的教育与学习正常开展,是对体育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技能,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是“互联网+”经济的新代表,并提出了发展体育线上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线上教学;困境;价值;定位;疫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5-0052-04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lemma, value and orientation of online sports teach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hysical education online teaching is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low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difficult course development, few courses and little online teaching experience. As a new teaching way, the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as the value of emergency, sharing, health, innovation. It can ensure the norm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pecial period. It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teaching of sports offline, a quality requisite 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kills,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guarantee education fairnes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Internet +" economy. Meanwhil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online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sports; online education; dilemma; value; orientation; pandemic

2020年初,逐渐蔓延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其风险级别高,影响持续时间久,对各地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产生了极大冲击,工厂延迟复工,学校被迫延期开学。在限制人员流动、避免集聚、减少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各地学校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制定线上教学计划,尝试开展各种线上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居家学习,保证教学质量。钉钉平台数据显示,全国采用“在线课堂”进行线上教学的学校比例达到了77%,“网课”成为2020年的热搜词汇之一[1]。

如何实现体育课线上教学,将课程由运动场地搬进网络,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学生能够获得指导并进行适当足量的锻炼,对于始终进行线下教学与实践的体育教师与学生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革新教学形式的勇敢尝试。

1 体育线上教学的困境

相较于其他教学科目,体育课需要在特定的场地中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较为频繁,是线上化程度最弱的一类课程。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也已试水网络教学,在各类线上课程资源库中也能看到体育精品课程的身影。对于自带有“强实践属性”标签的体育课,从认知角度以及实践角度对开展线上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1.1 被重视与接受程度低

国内以体育事业、教育为核心和发展方向的体育类院校,对体育线上课程的贡献度较低,教育部在2017年、2018年认定的两批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中,未见到体育类院校设计开发的精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线上课程体系建设与整体开发程度较低、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长对“看手机上体育课”的锻炼方式存在质疑,认为线上教学不能直观实际地指导和纠正学生动作,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对学生居家锻炼的安全性以及扰民问题存在担忧。

1.2 课程开发难度大

体育课独有的教学特点,使得体育网课开发、制作,线上教学指导、验收的难度较大。体育课不只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要将运动技术、保健知识、注意事项等内容融入其中[2],如何设计课程内容与授课技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确保学生在场地、器械受限的条件下进行居家运动训练,以及通过“屏对屏”方式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进行身体锻炼,确保动作规范到位,达成训练目标,都增加了体育网课录制、开发以及开展线上教学的难度。在学习效果验收方面,其他课程可以通过线上答题测试、作业拍照等相对简便的方式执行,体育课线上学习效果的检验的工作量则较大。除此之外,网络平台与技术手段的制约也是体育线上教学发展的一大痛点。

1.3 现有线上课程数量少

网课为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提供了更多机会。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体育网课的开发与建设较为落后,课程数量尤其是精品网课数量较少。教育部在2017年认定的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体育类课程仅有3门,比例为0.61%,在2018年认定的801门课程中,体育类课程有8门,比例为0.99%。以“體育”“运动”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当前开设的820门国家精品课程中,与其相关的课程仅有8门,比例为0.97%[3]。

1.4 教师线上授课经验少

一直以来,线上教学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存在,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的频次较少,授课经验少,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线上教学方法培训。当下疫情改变了体育教学的工作模式,化身“网络主播”的体育老师不能快速适应线上教学的形式,不熟悉各类线上教学软硬件操作,课堂互动技巧还不完善,不能熟练进行录制视频,线上互动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影响了正常教学进度。与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缺乏相伴随的是对体育教学课件需求的猛增,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在2020年2、3月份期间,“体育课件PPT”搜索热度暴涨1775%。

2 体育线上教学的价值

疫情对教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与改变,使线上教学獲得了更多的关注度与讨论热度,同样在2020年2、3月份期间,百度大数据显示的“网课”搜索量环比上涨1891%,各类教育智能小程序的用户时长环比上涨30%,这也说明了线上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紧缺性。随着越来越多体育老师接触各类直播平台并加入“网络直播”的大军,体育线上教学价值得以进一步凸显。

2.1 应急价值

在疫情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的特殊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一种教育教学的非常之举、应急之举,经实践证明也是一种有效之举。线上教学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成为疫情期间保证学习正常开展的重要方式,有效响应了教育部号召,其应急价值显而易见。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线上教育替代了“面对面”式课堂教学,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了桥梁,依托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确保了教育教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2.2 共享价值

借助快速发展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可以将众多优秀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传播,并突破空间与距离的限制,将这些资源在第一时间进行输送、扩散,让更多的学生在家就可以接触、学习到精品体育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还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与学习规范动作、技术要领,直接与名师互动,这在疫情期间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以网络为载体的线上教学,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程度释放了优秀体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因地区、教学条件、师资的不同导致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情况,体现了现代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4]。

2.3 健康价值

对学生群体而言,长时间“宅”家学习生活,活动空间范围受限,运动量减少;自制力弱,容易对各类电子产品产生依赖性,不能合理控制饮食量、作息时间,这不仅影响自身体能,而且容易引发肥胖、视力下降、心理焦躁等健康问题。开展体育线上教学,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举措,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清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引导、督促学生在家进行适当运动锻炼。线上教学中部分动作需要在家长的指导和陪同下完成,既调动了家长的锻炼积极性,也增加了亲子互动时间。多地政府也出台各类政策,支持疫情期间体育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天津市教育部门要求依托“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体育类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帮助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2.4 创新价值

线上教学是对体育课教学的一种颠覆性创新,挑战与价值并存,这种创新价值一是体现在体育教学理念上,线上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趋势,体育教学的阵地可以转移到网络上,要做课程设计改革的“先驱者”,而不是“旁观者”;二是体现在教育方式上,体育课教学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平等、双向性互动,要吸引学生透过屏幕进行身体锻炼,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家长可以通过线上通道对学生锻炼效果进行反馈,帮助教师优化、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三是体现教育手段上,灵活性是线上教学的亮点之一,可以突破运动场地、专业器材的限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家可以上体育课,丰富居家的学习生活。

3 体育线上教学的重新定位

3.1 是对体育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体育课作为一门以动作、接触互动为主的课程,线上教学虽然是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所做出的临时之举、应急之举,但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学生返校回归到正常的教育秩序,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新途径,将对传统体育教学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和有益补充。

线上教学是网络时代下一种大趋势,但该种教学方式能否取代传统体育教学还需靠时间来验证。在当前的教育组织形式与流程下,体育课“基础在学,重点在练”,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将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习与锻炼效果,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课讲解体育基础知识、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可以录制运动示范视频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预习与练习。在线下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运动,注重提高动作完成的标准程度,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运动体验。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线上直播课与线下课程打通,课上课下不放松,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保证保持合理的运动频率,实现更好的学习与锻炼效果。

为进一步挖掘体育线上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好服务于线下教学,学校应重视体育线上教学的建设与开展,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规划与建设时,要设置线上教学模块,制定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注重体育网课、直播、在线辅导与交流讨论等线上形式与线下教学的整体配合,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综合化与多样化。其次,学校要重视内部网络设施搭建、平台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体育教学开展提供便捷通道,鼓励与支持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积累实战经验,让更多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多的优质精品课程,领略到名师魅力。学校还要做好对线上教学内容、过程与平台的监管,建立信息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在线教学运行安全,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和恶意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发生[5]。

3.2 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技能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其中在中小学任教的体育教师就有55万人,是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群体[6]。无论是平常时间的线下教学还是特殊时期的其他教学方式,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操作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元素。当前国内学校教育多以线下课堂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的普及程度相对有限,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经验缺乏。因课程自身特点,体育教师接触和使用线上教学的机会更少,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学模式,课堂由运动场转换到电脑屏幕上,对体育教师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随着线上教学价值的凸显,体育教师这一最需要进行线下教学的群体,应当积极适应教育教学新趋势,把以往线下教学的内容转移到线上,让线上教学成为自身一项必备的素质技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思维,主动了解、学习不同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使用方法,能够自由地进行网上操作,进行线上授课、答疑、作业督导等工作。其次,要针对居家锻炼的限制条件和学生年龄特点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讲解和指导进行运动锻炼,而不是简单盯着屏幕看视频;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利用好线上教学平等且双向互动优势,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及时回应学生的留言及疑问,关注学生学习反馈。在课程内容上,可以从便于居家实现的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入手,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对于需借助一定场地完成的像球类、游泳等运动项目,可以先教授理论部分或者基础、分解动作,巩固好基础,待回归正常教学秩序后再进行整合、提升训练。做好教学留痕工作,对学生的基本信息、上线出勤、训练强度以及动作完成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做好统计分析,为开展教学评估工作,完善课程内容以及提升教学手段提供数据支撑。

学校方面,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发多样化教学方案,为线上教学开展与推广创造条件;组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线上课程标准,组织开展全员的线上教学与辅导培训,让体育教师尽快熟练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掌握线上教学的要领、技巧,提升信息化能力素质丰富体育教师日后的教学手段。鼓励体育教师申报国家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产生更多的精品课程;将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激励体育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积累实战经验。

3.3 是“互联网+”经济的新代表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线上教育便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通过“知识付费”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线上教育自2013年开始便陆续吸引了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资本公司的目光,随着各类线上教育平台的推出,其受关注程度与资本热度不断增长。因受自身教学特点影响,体育线上教育的发展较为缓慢[7],无论是课程数量、受众群体还是影响范围上都远远落后于英语、数学等其他线上教育科目。

此次疫情改变了体育教育教学方式,促进了体育直播教学、直播培训等线上教学方式的普及,并带动了一系列办公软件、运动APP以及数据电子产品的走俏,为体育课程线上化按下了“快进键”,这为体育教育模式创新、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国内线上教育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的三、四线城市。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商业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对体育教育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国家政策优势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体育线上教学将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代表。

受疫情影响,国内多家培训机构都在探索实现体育线上教学的最优方式,加紧推出了一系列直播与线上体验课程,并从资本层面着手布局相关产业。虽然体育线上教学这一市场领域相对空白,但也不能简单把线下教学内容搬到线上仓促入局、盲目开发。教育机构要以增强用户体验为最终目标,培育用户线上消费习惯,做好体育线上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持续进行优化,形成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短期来看,教育机构要根据网络环境下用户习惯,线上学习需求以及行为特点等维度设计推出录播课、大班课、1v1课等不同形式的在线课程,在确保覆盖目标群体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平衡好投入与产出。强化技术资源支持,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手段和智能工具,如AI识别、3D动作捕捉、语音提醒等手段来记录和检测用户的运动量和动作标准程度,以实现更加精准、更加及时的指导反馈,确保用户运动训练效果。

从长期来看,教育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逐渐改变以线下为主的从服务到营销模式,注重对体育消费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实现线上开发、营销与线下体验、选择的有机融合。选择和培养既懂体育教育又熟悉线上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从整体上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与素养[8],为体育线上教学乃至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重视用户体验反馈,持续完善体育运动训练方式与在线指导,增强教学交流互动,优化用户体验。

3.4 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许多偏远地区校舍、设备、教师等资源严重缺乏,体育教学方面未能配置专业的体育教师,缺少标准化的运动场地以及训练器材,不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严重制约了当地体育教育水平。随着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逐渐展开,以及越来越多的名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网络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引流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听取优秀教师讲授的课程,共享优秀教育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教育差距,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线上教学解决了“停课不停学”的矛盾,有效兼顾了教学连续性与疫情防控要求[9],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国内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上网课的条件,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因无智能移动终端、无网络信号覆盖而无法正常上网课的学生不在少数。这说明国内部分地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保证在线教学全面实现的功能还有待完善。

习近平曾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线上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为缩小国内地区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供了一条可行道路,但同样也面临诸多痛点与难题。要真正发挥线上教学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作用,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定点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宽带网络和基站建设力度,加快对农村偏远地区网络的覆蓋,提高互联网入户率,解决上网难、网速慢的难题,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支撑。通过政策倾斜、财税调整等途径,鼓励在线教育机构降低网课收费和技术支持收费标准,倡导向学校免费开放优质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恰当的学习资源,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

参考文献:

[1]77%的学校采用钉钉“在线课堂”,服务学生超过5000万[EB/OL].https://m.sohu.com/a/375823284_118792.

[2]王贵平.将健康意识融入体育教学[J].体育师友,2010(4):5-7.

[3]王会儒,赵晗华,余建波.中国大学慕课体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8):69-75.

[4]梁兴连,张诗亚,罗江华.“互联网+”变革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坐标[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6):39-51.

[5]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高厅〔2020〕2号.

[6]教育部: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EB/OL].https://www.sohu.com/a/298091130_355207.

[7]张万宝.“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157.

[8]颜小燕.“互联网+”促进体育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策略[J].体育与科学,2017,38(6):67-72.

[9]让网课机会平等,推动教育公平[N].半岛都市报.2020-03-10.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定位困境
跟踪导练(一)
难与易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