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冷了,糖友注意呵护双脚

2020-12-23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趾甲神经病毛巾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所致。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患糖尿病足的风险高达40%。

糖尿病足早期可表现为双脚皮肤瘙痒、怕冷、发白或发紫,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走路时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后期在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必须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行走;休息时下肢也疼痛,甚至疼得彻夜难眠。最后,足部皮肤发生溃烂、坏死,创口久久不愈,坏死可深至肌腱、韧带以及骨头,严重时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溃疡导致的局部组织破溃、感染,可引发骨髓炎、坏死等,治疗非常的困难;还会诱发其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到医院找医生查清楚。如果发现因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麻症状,需要积极治疗,使用药物疏通血管,改善神经,进而避免溃疡之类的严重病变。

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同时还要控制好血脂和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足背动脉和神经肌电图,及时发现情况,尽早治疗。此外,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鞋袜的要求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柔软、舒适、通气性好、鞋头宽大的平跟厚底鞋,如千层底鞋。鞋的松紧度要适宜,应比原先鞋码大一码。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在袜子的选择上应选宽松、柔软的棉袜,建议每天换洗,亦可将袜口剪掉一截,使袜筒更加宽松,避免赤脚行走。如果足部有畸形,建议使用特制的鞋垫或脚趾矫形器。避免足部压力增高或磨破,引起足部感染。

2.足底按摩

足底穴位按摩能够缓解足底血运,而且还能刺激脑干网状系统,有利于调节血糖。同时可以感知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温度及弹性。穴位常选用涌泉、太溪、隐白、太冲等。按摩动作要轻柔,手部保持温暖,避免大力揉搓。糖尿病病人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皲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每天涂抹甘油类润滑剂,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如为汗脚易致真菌感染,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足趾缝间。

3.秋冬季节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消失,形成无知觉足,使足部保护性反射丧失。因此,不能使用热水袋、电暖宝、暖身贴等取暖,以免烫伤。如足部无溃烂,可坚持泡脚10分钟,每日一次,水温以37℃~40℃为宜,或采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足浴,有利于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轻轻地擦干。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肤不易查觉的损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4.常查足部,正确修剪趾甲

从足背到足底仔细检查,特别是要注意足趾缝间,必要时可借助镜子或家人帮助。注意足部皮肤是否有水疱、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注意是否有胼胝、鸡眼,如发现有任何异常,病人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注意趾甲是否过长、过厚,趾甲过长易裂而伤及甲周围组织,剪趾甲时光线要好,病人视力较差或手发抖时应由家人帮助修剪。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太靠近皮肤,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水平即可。如果剪趾甲伤及皮肤,或发现趾甲有剪裂、颜色有变化、甲周皮肤红肿,应去医院就诊。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积极良好的足部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病变、足溃疡及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趾甲神经病毛巾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同一条毛巾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跑步人遭遇“黑趾甲”有因
推理:大毛巾,小毛巾
我为母亲剪趾甲
越测越开心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问答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