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分急救八分康复,说说中风的中医治疗
——访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张晖

2020-12-23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脑病中风针灸

中风康复,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接受了来访,张主任首先介绍说:中医提倡整体观,注重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和平衡,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康复有独特优势。在治疗中风的同时,还注重身体其他器官机能的调理,而身体器官机能调理平衡后,又可促进中风的治疗与康复。好些中风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往往会惊喜地发现不仅中风得到临床治愈或者各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知不觉中身体器官其他方面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近几年有许多研究表明:中医和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能够更有效改善中风病情,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2018年出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纳入了一段“中医中药治疗”的论述,这在中国急诊疾病共识中尚属首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现状,以及中医药在这个领域具有独到疗效这一事实。

目前,中医院脑病科对中风的治疗基本遵循“一突出、二介入、四结合”的原则。“一突出”:突出中医特色;“二介入”:中风早期康复介入、脑血管造影与支架成形术介入检查治疗;“四结合”: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急救与康复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相结合。一个急性中风病人从急诊接诊到快速完善相应检查到送入病房进行救治,从医院相关科室层面建立一个完善而全面的绿色通道,最大化地抢时间救治病人。

康复原则:早期、持续、正确

张主任告诉我们,中风康复强调3个原则:早期、持续、正确。

“早期”即只要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正常)平稳在48小时以上,经综合评估无禁忌后,就应立即进行康复治疗。发病后的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

“持续”是指患者对康复治疗要有毅力和耐心。原则上三个月以内为最佳时间,半年以内可恢复。但是医学没有绝对化,总会有个体差异,临床上经常会有超过半年以上的病人坚持康复,症状还或多或少的得到改善。所以只要坚持长期康复治疗,总会有奇迹出现。

“正确”是指康复并不是简单的伸伸胳膊踢踢腿,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器械锻炼、中医针灸推拿、心理治疗等各种学科的干预,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指导治疗。

特色:以针灸为主体的康复体系

现代医学对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机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具有扩张脑血管,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浓、粘、聚、凝状态,改善脑组织电生理活动,调节生化指标异常和抗氧化等作用。

中风急性期患者早期及时针灸介入,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供,尽可能挽救未死亡的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缩短病程,为以后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南京市中医院有一套独特的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叫做通脑活络针刺法。该法综合颅脑功能定位的体表投影、颅骨的组成分布、颅内动脉的走行特点等现代医学理论方法,选取相应的头部穴位重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通脑活络针刺法,能有效增加颅脑组织细胞血液的再灌注,加速重建侧支循环,使功能障碍的症状得到尽早改善和恢复。

在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通脑活络针刺法同样可以发挥优势作用。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可以加配电针、腹针、项针以及康复训练改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吞咽功能、认知功能等症状。通常针灸治疗中风10次为一疗程,休息休息3~5天,再续下一疗程。根据病情的轻重,一般需要治疗1~3个月左右。

中风康复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手段多样,针对中风后的不同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除了针灸外,常需相应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相互配合。如中药治疗中风是我脑病科的一大特色,辩证使用汤药,可以整体调理患者脏腑,加快恢复肢体功能障碍。根据中风不同时期和伴随症状,我科创制了许多制剂如中风急救合剂、偏瘫复原合剂、中风球麻合剂、中风消积合剂等;还有推拿治疗,在偏瘫康复中有重要意义,可防止肌肉萎缩,加快肌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用中药外洗、外敷、沐足等中药外治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目前,采用中医药和卒中单元有机结合,建立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在脑卒中单元内发挥针灸、推拿及中医中药的优势,是我国脑卒中中医康复的趋势。所谓卒中单元,是将药物治疗与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指导等结合的一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整体综合治疗模式。研究证实,卒中单元住院期死亡危险性可降低40%,平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周。

回家后康复练习不可少

张主任接着说:中风患者出院不是康复治疗的结束,回家后康复练习必不可少。适合家庭康复的方法主要有:

1.按摩疗法 按摩对半身不遂、肢体强直僵硬、肌肉无力等情况都有一定的调治作用,有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对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尤为适宜。

2.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或消除肢体麻木不适、活动不便等症状。

3.中药外治法 是使用中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如中药熏洗法,经皮肤吸收,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可以保持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增加了安全性,对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手足肿胀、痉挛等后遗症患者尤为适用。

4.传统中医功法康复训练 常用方法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实践证明,这些训练在中风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是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5.气功疗法 是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发挥自身内在潜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一种保健方法。中风康复期以气功疗法为辅助治疗,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晖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2017-2018年参加中国(江苏)第十三期援马耳他医疗队援外任务,担任队长一职。现任江苏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康复学会康复医师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28年,擅长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失语、眩晕、头痛、失眠、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的中西医诊治、针灸和康复。

猜你喜欢

脑病中风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乍暖还寒时节,警惕中风发生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