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20-12-23戚永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结核性单侧支气管

戚永奕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结核性毁损肺一般是指机体由于结核感染等出现肺叶或一侧全肺全部毁损,往往会伴有广泛性的干酪病变、空洞、纤维化和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功能已基本丧失,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因此对于经由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有排菌、咯血及继发感染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1]。本文将结合对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就诊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并予以单侧全肺切除治疗围手术期6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 例患者中男 38 例,女 22 例,年龄 22~60 岁,平均(41.56±5.89)岁,病程 2~15 年,平均(6.59±4.29)年,临床症状:反复咳嗽52 例、间断咳血45 例、反复浓痰39 例、痰菌阳性14 例。

1.2 方法

术前:(1)术前对患者及家属关于疾病进行详细说明及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因素,并对患者关于手术治疗方式、流程以及预后效果等进行讲解,增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配合;(2)通过X 线检查方式确定病变部位,结合患者的病肺以及健肺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3)对于有结核症状及合并感染、分泌物等较多的患者予以感染防治及痰量控制,同时对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等进行分析观察;(4)要求患者戒烟,对患者予以高营养、高蛋白的饮食,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做好相应的呼吸道准备以及急救设备等;(5)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予以全身营养支持以及术中并发症防护。

术中:患者取侧卧位,予以患者气管内插管麻醉,右全肺切除术时一般从患者右胸后外侧做切口,经由第6 肋间隙进胸,环绕患者肺根部剪切胸膜,并向肺侧钝性分离显露肺门血管,牵拉肺叶暴露肺门前缘,分离肺上静脉并予以结扎切断,再将肺动脉干的尖前段动脉进行结扎切断,显露右侧动脉干进行游离,在此阶段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若无异常即可予以结扎切断,再将肺下叶牵开结扎,并分别将肺下韧带、肺下静脉进行结扎、切断,将右主支气管在气管隆嵴附近予以切断缝合,最后经张肺检查支气管残端无漏气现象发生之后,冲洗患者的胸腔,放置引流管,将切口缝合。左全肺切除术时,则经由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6 肋间进胸,同样经由肺根部剪切胸膜,向肺侧钝性分离显露肺门血管,之后在在主动脉弓下方游离出左肺动脉干,再进行结扎切断,再将肺上叶、肺下叶分别向后前向牵开,将肺上静脉、肺下韧带、肺下静脉分别游离、结扎、切断,最后将左主支气管在气管隆突附近切断缝合,最后经由张肺检查支气管残端无漏气现象后,常规冲洗胸腔置管缝合。

术后:(1)将患者送回病房,予以吸氧支持,保证血氧饱和度正常,若出现低氧血症时及时予以患者面罩吸氧,严重者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2)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肤色以及心率、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等状况;(3)观察患者心脏体征,积极防治心律失常,并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发绀以及皮下气肿、排痰无力等症状表现;(4)对患者进行输血补液时注意观察静脉输液速度,避免肺循环血量剧增并引起肺水肿、呼吸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症状;(5)注意观察胸腔引流情况,注意气管位置,听诊肺呼吸音。

2 结果

60 例患者均经由单侧全肺切除治疗,手术时间一般为2.2~4.5 h,平均为(3.3±1.1)h,术中出血量为 500~900 mL。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共有7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患者1 例,脓胸患者2 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2 例,呼吸衰竭患者1 例,急性肺水肿患者1 例,经由后续治疗,全部转归。所有患者均治愈(100.00%),无死亡案例发生。

3 讨论

单侧全肺切除是一种能够用于对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即是将一侧病肺完全切除的手术方式,一般有左、右全肺切除术及全肺切除术等不同类型。手术过程中需将患者的肺动脉总干,上、下肺静脉总干及支气管分别解剖、缝扎、切断处理,对于术后遗留的残腔应用穿刺方式或是闭式引流管钳闭,在术后一般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并发症[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能够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主要侵犯患者的肺脏,因此又被称作肺结核病[3]。结核性毁损肺属于重症肺结核病,也是一种肺组织不可逆病变,大多数患者会有广泛性的空洞纤维化病变,临床症状除了咳嗽、咯痰之外还会有反酸、嗳气、腹痛以及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4]。

临床对患者的检查一般将患者的痰或是其他部位的体液制成涂片在镜下检测,还有应用X 线方式,能够对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做出诊断[5]。

此外,临床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在术后1~3 d 患者绝对卧床,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四肢轻柔活动[6]。术后1 周拔出引流管之后辅助患者逐渐进行室内活动,但注意对患者切口以及呼吸、血压等的检测;若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症状,给予以患者适量止痛药物,并做好对术区切口的监测[7]。术后患者仍需服用抗结核药6 个月,若有不良反应症状需及时就诊;同时医嘱患者保持心态积极乐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逐渐进行功能康复,提高免疫力[8]。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进行单侧全肺切除治疗时,在围手术期予以患者术前预防准备、术中监护以及术后严密观察防护等护理对策,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结核性单侧支气管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