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昌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

2020-12-23万勇陈燕英徐文娟吴兰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昌市棚架西昌

万勇 陈燕英 徐文娟 吴兰

1.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

2.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四川成都

近年,西昌市葡萄种植规模发展迅猛,截至2019 年底,葡萄种植面积已达6 660 hm2,投产4 000 hm2,产值达10亿元,葡萄已成为西昌市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西昌葡萄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西昌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随着葡萄种植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甚至出现季节性争抢劳动力的情况,因此,如何简化栽培模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是目前葡萄种植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葡萄生产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响到果农收入,果农对葡萄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促进西昌葡萄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推进葡萄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

1 独特气候造就西昌葡萄优良品质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海拔高度1 500~2 500 m,年平均光照200 d,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为葡萄生长提供的绝佳环境,使得西昌葡萄具有较高品质,成为水果中的精品。在当地市州两级政府部门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0 多年的品种筛选与发展,西昌葡萄品种形成以特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同时搭配有阳光玫瑰、巨峰、夏黑、青提等早中熟品种的格局。克瑞森葡萄成熟期为每年的10 月底~12 月,这个阶段国内其他产区都没有葡萄鲜果供应,因此,在鲜食葡萄供应期上独具优势,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据统计,2019 年3 月,西昌克瑞森种植面积达到6 367 hm2,占葡萄种植面积的90.3%。从我国葡萄产业版图来看,目前全国葡萄种植面积为80 万hm2,其中克瑞森葡萄种植面积仅有33 333 hm2。与国内其他产区比较,西昌种植克瑞森葡萄从萌芽到采收的生长周期长、年平均昼夜温差达9~14 ℃,气候优势明显。

目前,西昌成为全国品质最优、成熟最晚、面积最大的晚熟葡萄产区。2015 年,“西昌葡萄” 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 年,“西昌葡萄” 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10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西昌市 “中国晚熟葡萄之乡” 称号。

2 西昌葡萄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

西昌葡萄种植历史悠久,20 世纪80 年代就开始规模化栽培,主要栽培在沿安宁河流域的平坝地区。2004~2014 年全市葡萄面积由278 hm2增至868 hm2,年平均增长21%,呈温和增长态势。2016年后,面积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890 hm2,2017年1 925 hm2,2018年4 800 hm2,截至2019年3月达到7 053 hm2,连续三年成倍增长,种植区域覆盖坝区和二半山区,涉及25 个乡镇。目前,西昌市葡萄种植面积80% 是小户种植,种植机具使用主要是旋耕机起垄、开沟机施肥,碎枝机处理残枝,占种植面积的80%~90%;打药采用机动喷雾人工打药,极少数采用自走式喷药。虽然100% 实现水肥一体化,但大都采用简易装置,存在施肥不均的情况。小户种植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低矮棚架避雨栽培,使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等无法在棚架下进行作业,葡萄生产管理多以手工作业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在采摘、疏花、疏果、运输环节都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条件艰苦,田间管理粗放,西昌市葡萄生产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

在西昌市葡萄生产过程中推行机械化种植意义重大,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而且能够降低葡萄生产成本、增加葡农收入,将进一步提升西昌市葡萄产业科技水平,促进葡萄产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 西昌市葡萄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

1) 受传统的葡萄种植理念和种植模式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且葡萄品质受到影响。每家每户的建园标准和栽培管理技术各不相同,许多新增葡萄种植地普遍存在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不规范、沟渠排水不畅、大棚搭建不合理的问题,不利于葡萄生长,生产的产品千差万别,产量水平、果粒大小、形状、含糖量、酸度、着色程度等都不一致,导致收购商收购困难、压低价格,最终导致农户整体利益受到伤害。

2) 喷药作业药量大,不仅浪费严重,而且污染环境,同时,残枝处理再利用就地还田方式,使病菌虫卵存在于枝条中,影响来年生产。

3) 葡萄机械需求量逐年增大,在实际应用中,农机与农艺只是简单结合,并没有深度融合发展。

3.2 建议与展望

1) 掌握西昌葡萄种植的农艺要求,统一建园标准,种植行距一致、优化设计葡萄棚架结构、规范架式,利于机车田间作业,实现葡萄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有机快速融合,进一步研究并形成较为标准的机械化栽培种植模式。

2) 建立葡萄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让葡农看到棚架改造后及新机具新技术带来的实惠,调动农民规范种植、购买机具的积极性,引导葡萄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3)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结合本区域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实际,开发实用、质量稳定、轻巧灵便、精致耐用的中小型机具,如针对现有棚架葡萄园机车空间狭小、作业层次多的特点,研制开发以运输、喷药、整枝为主的小型多功能作业机具。促进农艺技术与机械化、水利化和信息化紧密结合,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研发精准喷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残枝综合处理等技术,使作业葡萄生产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自愿购置葡萄机械和葡萄棚架改造的农户,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果园托管、统防统治等规模化生产性服务中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4 结语

目前,西昌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克瑞森葡萄集中优势产区、高效益栽培区、最适宜种植区,西昌及其附近的冕宁、德昌至少可以扩种到10 000 hm2的规模。西昌葡萄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现有的种植管理人员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葡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要求;未雨绸缪推进葡萄机械化生产已迫在眉睫。虽然我国的葡萄全程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只要善于吸收各种先进技术,研制适合西昌葡萄种植农艺的葡萄机械化生产设备,有利于西昌葡萄提质增效、助农脱贫增收,将进一步推动西昌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兴旺来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西昌市棚架西昌
猕猴桃棚架上篱架及围裙栽培法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西昌月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西昌市棚中棚早春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九年级英语期末测试题(一)
夏黑葡萄单主干双主枝整形及二芽修剪技术
西昌市城镇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棚架梨栽培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