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22

2020-12-23吴少辉张学品冯伟森田文仲杨洪强

麦类作物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淮抗寒性抗旱性

吴少辉,张学品,冯伟森,田文仲,杨洪强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洛旱22是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黄淮旱肥地小麦生产需求,于2005年以高水肥地品种周麦16为母本、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对照种洛旱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对其后代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旱、抗倒旱地小麦新品种。其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58。

1 特征特性

洛旱2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38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浓绿,抗寒性好。株高74.9厘米,株型半松散,抗倒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成穗数552万·hm-2,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3.5 g。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15点汇总,14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93.3%,平均产量6 535. 5 kg·hm-2,较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2016年度续试,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6 784.5 kg·hm-2,较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7.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6 360.0 kg·hm-2,居试验首位,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8.8%。其中,2014-2015年国家黄淮旱肥区试泰安点的平均产量达到9 859.5 kg·hm-2,株高87 cm,成穗数723 万·hm-2,穗粒数43.1粒、千粒重42.6 g。

3 抗性表现

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经国家指定鉴定单位鉴定,洛旱22抗旱指数0.900~0.961,抗旱性达3级,抗旱性与对照品种晋麦47相当,抗旱性中等;冬性类,抗寒性级别1级,抗寒性好;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和黄矮病。

4 品质性状

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洛旱22籽粒容重分别为807和814 g·L-1,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09%和13.59%,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8.5%和30.7%,稳定时间分别为4.5和3.8 min。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于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最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量为120 kg·hm-2,晚播可适当加大播量。施肥可采用“一炮轰”的方法,有机肥和化肥配施,一次深耕掩底。及时防治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猜你喜欢

黄淮抗寒性抗旱性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
《仰望星空》黄淮自律体新诗英译研究
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
黄淮秋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黄淮市场有机西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