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茶文化渗透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汉语言茶文化内涵

王 晨

(新疆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大学,新疆塔城 834700)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点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特别是新时期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背景下,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的挖掘,并将传统文化内容与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多元融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鉴于此,将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的渗透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对渗透措施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1 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对我国现代社会特色文化体系的构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对我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茶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融合,茶文化形体千姿百态,并蕴含着深邃的内涵,是清和思想的化身,本身蕴含着宁静、修身的价值观念,能表现出对宁静致远隐沉毅特殊精神意境的追寻,品味茶文化

人们能反观自身,促进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茶文化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茶文化不仅能与书画、戏曲、诗词等联系在一起,展现出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且也能贴近百姓生活,形成了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能体现高雅与通俗并存的状态。茶文化是功能与审美的有机融合,茶能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实用性相对较为明显,能散闷气、养生气,同时,茶文化也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历来有“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类的文字,能将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充分的反映出来。由此能看出,茶文化内涵相对较为丰富,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要想促进茶文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创新教学方法,选取合适的方法促进茶文化的融合渗透,确保能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文化教育效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中国汉语言文学中茶文化渗透现状

当代高校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茶文化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融合渗透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促进茶文化的渗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茶文化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1]。

首先,教学形式单一,茶文化教育难以与汉语言文学充分融合。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仍多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即沿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脉络,对具体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重点是文本解读,往往忽视了对茶文化内容的展现,茶文化的渗透流于表面,无法发挥茶文化教育功能。另外,即使有意识的在课程中进行茶文化教育,有时也仅是做到了形式上的融合,而没有深层的渗透,比如,在讲授文学史的过程中,只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茶文化教育,未能从茶文化对我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影响角度进行解析,对茶文化内涵的挖掘也不够深入,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茶文化育人功用的发挥,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其次,汉语言文学中的茶文化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创新意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在茶文化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内容略显枯燥,对于茶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全面呈现出茶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品质。此外,在开展茶文化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对茶文化的时代元素和时代精神探索不够系统,无法与时俱进的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最后,对茶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优势。汉语言文学课程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进行强化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但就当前的古代文学授课情况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这些优势。在教学中有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中对茶文化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茶文化教育结合,导致专业课教师缺乏茶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加之高校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较少,使得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

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茶文化的有效渗透措施

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茶文化的融合渗透基本发展情况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新时期要想真正发挥茶文化的作用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点就是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为茶文化的融合渗透创造条件,从而循序渐进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效能[3]。下面就基于茶文化的渗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细化分析:

3.1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深度融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发挥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综合应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对茶文化的内涵形成深层次感知,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茶文化教学的多元融合,确保学生可以受到茶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深化思想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文修养进行进一步培养。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情境创设教学、项目探究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夯实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4]。

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讲解古诗词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选取茶文化中古诗词文化作为代表形式,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入模拟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能加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对糖刘禹锡古诗词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尝茶》作为代表,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展示“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的情景,使学生能形象化的感受到诗人于月圆之夜烹茶啜饮,如注的月光,在茶碗之中流淌,茶香氤氲升腾,与月光交织辉映,诗人茶碗中茶叶美妙如花的特殊意境,在视频辅助下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感怀之情以及饮茶的审美情趣。以此为基础教师将《尝茶》作为案例讲解刘禹锡的诗词风格特点和创作技巧的应用,能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与茶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对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茶文化形成深层次感知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5]。

3.2 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文化内涵

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将教学内容的创作作为前提,只有教师能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共同揭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彰显茶文化渗透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魅力,循序渐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深入推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对茶文化内涵的挖掘作为教学的重点和主要前进方向,力求能促进茶文化内涵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6]。

例如教师在对我国古代文学著作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对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古诗词进行学习,并向学生渗透茶文化的起源发展等情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导入陆羽《茶经》方面的内容,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教育思想和精神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挖掘,能从茶文化的解读引向反思人生境界,在深化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也促进学生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品读《茶经》著作,并共同挖掘其中涉及到精神教育的内容,如“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等感受陆羽在《茶经》中所强调的“精、俭、和、怡”茶文化精神取向,在挖掘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也促使学生对茶文化的精神意蕴形成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如此就能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茶文化的教育效果,茶文化教育的魅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能显著促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7]。

3.3 促进学习交流,营造浓郁氛围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说,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茶文化的合理化渗透需要相应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只有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才能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他们主动针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有效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提高茶文化融合渗透效果[8]。

在营造浓郁文化氛围的实践探索活动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可以联合学生积极开展茶文化与职业精神专题讲座活动、茶文化与阅读心境培养主题讨论会活动、当代的茶文化精神文化展览活动、茶文化的重新诠释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中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加深对茶文化知识内容的理解,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茶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传承和传播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茶文化的融合渗透,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系统的挖掘,能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先进茶文化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保障在文化渗透基础上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实现高效化和系统化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汉语言茶文化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