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的应用

2020-12-22蒋雪梅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政治

蒋雪梅,龚 彬

(1.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2.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通过创新思维及多样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获了长足发展。然而,一些高校因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短期内还未扭转,加之一些高校缺乏可靠手段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再加上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受到了社会多元思潮的不断冲击,以此使得诸多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都发生了极大转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势在必行。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仅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还可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因此,本文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

1 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1.1 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茶文化,不仅可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发挥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渗透影响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认识。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传统茶文化与其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儒家“仁治”、“德治”、“中庸”等思想,佛家“四谛”、“八正道”等思想,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全面融合,以此构建起茶文化特有的理论体系。学生在学习茶文化过程中,可直观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对茶文化产生有效认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文化素养[1]。

1.2 有助于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茶文化蕴含深厚的精神内涵,并体现于茶叶生产、销售、烹煮等各个环节。过去对于专职种茶、贩茶的人,人们将其称作“茶人”,进入现代社会,“茶人”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延伸,还包含从事茶文化教学、研究的人。不管是过去的“茶人”还是如今的“茶人”,他们身上都表现出宝贵的茶精神。古人以茶树的品质象征人的奉献精神,更以茶叶的品质来表明自身志向,以此展现了古人对“宁静致远”的向往[2]。通过对茶文化中这些“茶人”、“茶精神”的学习感悟,可使学生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3 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德包括有康、乐、甘、香、清等内容,这些茶德是基于茶本身的功效、品行所形成的,比如品茶可让人获得苦尽甘来的口感体验,获得心旷神怡的愉悦心情,还可实现延年益寿的功效。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如此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不仅是对茶德的极大认同,还是对茶德育人的充分揭示。茶文化所蕴含的勤俭自的美德及端正品行,可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陶冶,进一步可使学生不断端正自身品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茶文化,弘扬茶德,可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面临的困境

2.1 传统茶文化应用存在局限性

传统茶文化包含多样丰富的内容,诸如茶艺、茶学、茶道、茶典故等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想实现对茶文化的充分应用存在不小的难度。结合应用实践而言,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未能得到充分提炼开发,另一方面传统茶文化的教育意义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应用存在局限性,难以收获理想的应用效果。

2.2 茶文化教学同步性不足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传统茶文化的应用难以实现其充分性,两者在理念上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茶文化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做到紧随时代前进步伐。随着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大众的思想逐渐开放,价值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传统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将传统茶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茶文化的深入开发应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实现茶文化的德育功能。除此之外,茶文化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结合这一特征采用多样丰富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时间中的滞后的教学观念及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2.3 缺乏多样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的应用,可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凸显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传统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进当代教育当中,必须要立足于实际,方可全面充分地领略到茶文化的深厚内涵。长期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有效重视,没有做到积极组织多样丰富的实践活动。而多样丰富的茶文化实践活动,可促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习和今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的应用策略

3.1 建立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目标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茶文化的应用,应建立明确的应用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了解茶文化内容、领略茶文化内涵的同时,可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思政素养。首先,教师应结合茶文化多样丰富的载体,建立明确应用目标。比如,充分结合茶文化的茶艺、茶歌等教育载体,带领学生领略其中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同时在此基础上,组织多样丰富的思政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加深对茶文化的有效认识。另外,高校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配套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通过建立明确的茶文化应用目标,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备,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其次,在建立茶文化应用目标过程中,还应当对茶文化中不偏不倚、专注严谨的精神进行有效提炼,同时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3]。比如,教师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茶艺表演,让学生提高对茶文化工匠精神的有效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冲茶、泡茶等茶艺活动,培养学生专注严谨的精神,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学习观念。

3.2 依托先进教学技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应用的有效性,教师应结合茶文化的内涵,引入先进教学技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进收获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与茶文化相关的音视频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将茶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为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认识,还应在传递茶文化精神内涵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如,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授完思政理论知识后,可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各小组学生围绕相关的茶文化话题进行讨论探究,并由小组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阐述,调动学生表达学习看法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茶文化应用的有效性。其次,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教师应有效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大对茶文化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传力度。比如,教师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适时发布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就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交流互动领略茶文化的内含价值,并在对茶文化的学习交流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另外,教师还可有效借助校园宣传墙、广播、校内网等载体,将学生传递传统茶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将其融入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可向学生分享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创作的茶诗《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通过带领学生感受林则徐的爱国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3 创新茶文化应用的方式方法

当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想充分发挥茶文化辅助教学的作用,就应当创新茶文化的应用方式方法,开拓茶文化的宣传渠道,以多样丰富的教育形式,防止学生受到不良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茶文化主题辩论、茶文学阅读活动等,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有效认识,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在组织渗透茶文化的思政活动中,还可开展茶道表演、茶歌茶舞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多元茶文化活动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入民间进行调查拜访,感受茶文化的传承发扬。还可组织学生前往茶叶生产基地、茶行参观学习,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茶文化,实现茶文化的充分渗透。

3.4 紧随时代脚步推进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茶文化的应用,应紧随时代前进步伐,充分发挥茶文化与思想政治融合的价值。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思政教育茶文化的融合中,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及爱国主义精神,一方面可向学生传递在抗击疫情中国家和人民所展现出的大国情怀、不屈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可融入茶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及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可将各式各样的抗疫故事结合茶文化精神分享给学生,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及茶文化的有效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魅力。除此之外,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校还应借助茶文化载体让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宣传弘扬。因此,应当借助茶文化载体,融入更多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品茶、辩茶等活动的同时,可融入品鉴古曲、品鉴书法等内容,让学生深入感受古人以茶会友的雅致,感受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此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学会放松身心,对思政教育内容产生更深刻的思考认识[5]。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借鉴,可促进开拓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如何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明确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针对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面临的困境,建立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目标,依托先进教学技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茶文化应用的方式方法,紧随时代脚步推进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等,从多个方面出发,积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