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译理论视角下茶产品推介英译研究

2020-12-22刘艳平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译文

刘艳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0)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更是茶叶出口大国。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茶叶的出口量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为了加强我国茶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茶叶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并建立相关的茶叶品牌,茶产品的推介英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显而易见,国外的消费者往往都是通过外宣资料来了解中国茶叶,了解中国茶产业和茶产品。茶是“和平之饮”,是呈现给世界的中国形象,是奉献给世界的和平理念,因此,茶产品推介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茶产品在全世界的形象。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界,变译理论颇受欢迎,它转变译者思路,脱去“忠实第一”的枷锁,适应知识增长速度的要求,采用新形式译“精”译“薄”。从变译理论视角来进行茶产品推介的英译,起到了信息比重大、重播速度快和信息质量高的效果。

1 茶产品推介的要素及语言特征

茶产品的介绍和其营销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茶产品推介其实就是一种营销手段。所以,产品信息属于茶产品推介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一般而言,茶产品信息必须包括茶叶的品名、茶叶的产地、茶叶的原料形态、茶叶的制作工艺、风味特点以及茶叶的功效。例如,关于茉莉花茶的产品介绍:

“茉莉花茶”是茶产品的品名要素。“在茶叶中加入茉莉花朵熏制而成”这句话则属于茶产品的制作工艺要素。“此茶外形秀美,毫峰显露,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属于茶产品的形态要素。“香气浓郁持久,泡饮鲜醇爽口”属于茶产品的风味特点要素,“消炎排毒”、“具有一定的药理效果”则属于茶产品的功效要素。所以,茉莉花的茶产品介绍要素齐全,语言简练朴实,句式精简,短小精悍,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明快之感。读者很轻松地就能了解茉莉花茶的各种重要信息。

茶产品推介属于一种普通的科技文本,因此,茶产品推介也有科技文本的特征。普通科技文本的特征是“语场是传播科技知识,描写生产过程,说明产品的使用方法等。语旨是内行对外行。语式是采用自然语言,偶用人工符号,用词生动,句法简易,文风活泼,多用修辞格。”茶产品推介的主要目的是给读者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使读者能够透过介绍来了解产品。茶产品的介绍语言应当尽量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用词力求简洁明快,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格,使语言生动。除此之外,茶产品介绍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告功能,茶产品介绍要能够刺激读者的购买欲,甚至能够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为此,茶产品的推介应当力求使用最少的文字像读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语言简洁、精炼是茶产品推介的一个重要特征。

2 变译的本质以及翻译标准

顾名思义,“变”是“变译理论”的灵魂。变译和全译是完全不同的,变译和直译也是不一样的,直译是每字每句都要一一进行翻译。变译指的是翻译人员在特定条件下以及读者的特殊需求下利用各种变通手段来对原作的内容进行翻译,这些变通手段包括增译、减译、编译、述译、缩译、并译以及改译等等总共十一种变译方式。换言之,翻译者基于变译理论进行翻译时,大可不必过于纠结原文的字句或者语法结构。更重要的是,翻译人员应当努力弄清文本对应的读者的特定需求,做好协调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变通手段,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所以,可以说,变译其实是从宏观角度对文本内容的翻译,变译的过程是基于目的语文化选择其中满足读者需要的信息的一种传递信息的过程。变译属于一种“全译的异化”形式,完全摆脱了全译的种种限制,只需在宏观层面符合原文的意思。基于变译理论翻译出来的译文更加生动、灵活,不会显得生硬,而且也十分贴近读者的语言习惯,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毫不费力。所以,翻译人员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手段,尽量让译文生动、优雅,可读性强,在整个过程中,译者具有相当强的主观能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译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译者也需要严格遵循某些翻译标准。第一,基于变译理论的翻译工作一定要以读者的需要为最终目的,所以,译者一定要对原文的交际目的有深刻而正确的理解。第二,变译属于全译的一种异化形式。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译者无论如何变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翻译过程必须符合原文的意思,从原文中选取需要的信息进行翻译。第三,读者的需求是变译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需要译者牢牢记住,最后得到的译文一定要满足读者的需求。

3 变译理论指导下茶产品推介英译分析

变译是原作和特殊译者之间进行的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最后得到双方都可接纳的一种妥协的方案以及折中的办法。由于茶产品说明书属于一种科技文体,具有科技文体的特征,所以,翻译人员可以采用变译理论中的各种变通手段来进行折衷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产品说明书的语用功能传递给特定的读者。目前,关于茶产品推介的一些英文翻译文本

比较杂乱,翻译质量不高,这对于茶产品的宣传是极为不利的。下文基于变译理论指导来分析茶产品推介英译策略。

3.1 增译

在变译理论指导下,我国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最为常用的就是增译策略,增译方式尤其适合各种茶叶名称的翻译。众所周知,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种植基地遍布全国。由于地域以及气候的影响,我国的茶叶种类也非常多,其命名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形态命名的,有以历史典故命名的,所以,仅仅是茶叶的名称也是大有学问的。如果对茶叶名称直接使用直译的方式或者采用音译的方式,读者便很有可能无法理解译文中包含的特殊的文化元素。所以,从读者角度考虑,对于茶叶名称的翻译,译者可以使用增译策略,主要是对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就以“特制金骏眉红茶”这种茶叶名称的翻译为例,“特制金骏眉红茶”这个名称来自于其制作工艺,直译为:Golden Junmei Black Tea。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是无法让国外的读者理解其中的意义的,此时,译者可以采取增译的方式,在茶叶名称的翻译后添加关于这款茶的原料以及工艺的说明,增译后翻译如下:Golden Junmei Black Tea(Premium tips picked when they are at their very best.With our exclusive tea-making skills,we made this top quality black tea all by hand)。如此一来,国外消费者便能简单地从茶叶名称的翻译过程中获得这款茶叶的一些制作工艺信息,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也是对这款茶叶的更为有效地宣传。

3.2 减译

减译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变译手段。一般来说,汉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之美,也会比较注意词句的运用,有时还会使用一些名言以及典故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以凸显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然而,汉语毕竟和英语的语法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如果将原文一字不漏地翻译出来,反而会让读者无法抓住重点,也无法迅速从茶产品介绍中迅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过度冗长、繁琐的产品说明也会让读者感到厌烦,不愿意读下去,更无法产生进一步的消费行为。所以,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减译也是译者常常需要使用的一种翻译手段。

例如:初茶,以山谷茶园的春季茶片为原料,经过初步加工、分检、筛选而成。虽然外形没有精制茶美观和规格统一,但由于加工环节少,更好地保存了茶叶原有的香气和口味,能够较大程度的保留茶叶中儿茶素、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不流失,是中国最普通最受欢迎的待客用茶。

The Original Tea is processed very simply.It reserves the whole nutrients in the fresh tea leaves.Though the shape of original tea isn't as beautiful as the refined tea,the nutrition is well preserved.So,it is the most popular tea for entertaining guests in China.

仔细分析这段译文,不难发现,译者省略了汉语中的“加工、分检、筛选”等词汇,这便是减译手段的使用。而且,译文中也没有出现“儿茶素、茶多酚”这些词语,使得整个译文非常简洁,又向消费者传递了茶产品的实用功能。相反,如果译者将加工、分检、筛选这些词句都翻译出来,反而有喧宾夺主之意。

3.3 述译

述译是指以原文的内容为基础,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变化的一种翻译手段。简言之,就是原文文意不变,但是换一种表达方式。

例如:绿珠茶,揉叶成丸,浑圆紧实,落杯有声,色泽绿润,香味浓郁,被誉为“绿色珍珠”。

Gunpowder Tea,a kind of green tea,is named from the way the tea leaves are rolled into small pellets,which look like oldfashioned gunpowder.Rolling the tea leaves helps preserve its freshing flavor,produce an aromatic,light liquor which begins with a crisp astringency and develops into a well-rounded sweetness with a lingering,mellow finish.

很显然,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的时候,遵循原意,但是却对原文的结构进行了很大改变,使用了断句以及合句,迎合了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便于理解。通过述译的方式,翻译人员对产品介绍进行整合,使国外消费者很容易获得这款茶产品的主要信息,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所以,述译也是译者进行茶产品介绍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变译方式,它既保留了原意,又迎合了目的语言消费者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了茶产品介绍的宣传目的。

3.4 编译

编译是指翻译工作者对原文的信息进行编辑,使原文的内容调理性更强,最后的译文富有逻辑性和美感,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春眉茶,其外形纤细如眉,峰毫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飘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

Chunmee Tea(eyebrow tea)gets its name from the curve of the processed leaf.It was thought,when viewing the beautifully shaped leaf,that it resembles a woman's finely formed eyebrow--as opposed to an older man's bristly brow.Great skill is required to produce this very high-quality green tea.The fine eyebrowshaped leaves produce a clear,yellow-greenish brew with a distinctive sweet,plum-like flavor.

分析这段译文,翻译工作者使用了编译的方式,对原文进行重新编辑,最后得到的译文逻辑性更强,富有条理性,译文也相当优美。整体译文像英文散文一样,极富美感,消费者也容易产生阅读兴趣,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和振兴茶产业的大背景之下,应加强对茶产品外宣资料英译的管理和规范。茶产品的外宣资料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弘扬茶文化的强引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着眼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相通及不同之处,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内涵与原则,灵活运用省译、增译和改译的策略,准确传达原文的内涵,实现文本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