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融入家校共育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22杨彩琴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道共育家校

杨彩琴

(磐安初级中学,甘肃天水 74121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册,每一页当中都能嗅到清爽的茶香。不仅是一种健康的饮料,更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将茶文化融入教育实践,不仅是我们主动进行的尝试,更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当前的茶文化教育现状中,还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1 茶文化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足,德育体系未成形

当前,有很多中职教育机构开始兴办茶学科目,在中小学也开展了有关茶文化的各种活动,在教育事业当中,茶文化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茶文化真正涉及到的学校和领域仍然十分有限,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将茶文化纳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民间兴趣学习形式。在全国各地,茶文化大多都是初中生学习之余的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体验的形式开展的,缺少全面性的影响项目,更没有形成专业的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快餐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茶文化教育的推广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寥寥可数,相比于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教育领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 对茶文化教育的研究不足

在对茶文化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表面形式来理解茶文化的内核,对于茶文化的教育内涵没有足够的认知。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缺少明确的界定,一些研究者甚至将茶文化与茶道等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也是导致茶文化无法辐射到教育领域的一个根本原因。政府、教育界和传播界,通常会将茶文化与茶叶营销混为一谈,对茶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功能进行评价,往往都以茶叶的销量为准,这样的研究模式太过于注重市场的功利性,在茶文化的教育中往往发挥着负面作用。对茶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文化、环保和商业等角度来进行的。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对于茶文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1.3 茶文化教育缺少美育的引导

茶文化当中有着很多的教育理念,例如“尚和”“崇俭”“重德”等等,这些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君子的评判标准,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也有着可深可浅的体验,对于那些缺少自信心,并且学习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来讲,茶文化教育作用更为明显。不过,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包含着大量的知识和精神,茶文化能发挥出德育作用,感染学生的实际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自我积累。在当前的教学阶段,在讲述茶文化,利用茶文化开展教育时,部分教师也没有掌握从挖掘创新的能力,使得茶文化对初中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1.4 茶文化教育与学科融合不足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行业逐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茶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中学也开始尝试将茶文化的教育功能融合到教学中。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实现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导致茶文化的教育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品,没有与学生的学科学习结合并进行创新,茶文化强大的实践运用功能受到了忽视。在教育领域中,关于茶文化的教育资源也并不充足,有关茶文化的教材主要是茶艺专业的教学书籍、茶艺技能考评书籍,并没有结合各学科实际特点和编写的茶文化优秀教材,对初中教育阶段来讲,现有的教材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缺少实践可操作内容,对学情也比较忽视,这样的教育模式就注定无法得到高效的德育教育成果。

1.5 缺少茶文化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

当前,大多数中学开展的茶文化教育活动和课程都是比较单一的形式,在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评价结果不够系统。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茶文化教育者往往重视“茶技”的教学和茶艺的表演,但却忽视了茶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功能。在对茶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检验时,大多数学校都是通过茶艺表演或者理论成绩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单一化的检验方式,无法完全展示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没有重视茶文化的重要作用。

2 茶文化融入家校共育的教育实践路径

2.1 通过感知与体验开展家庭教育,创新茶文化教育模式

柏拉图曾经说过:“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欣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心灵的滋养。”开展茶文化相关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学生一起探索茶文化中美的元素,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在课堂上感受到茶文化的美。在笔者看来,茶文化的美主要有仪态美、形体美、神韵美和心灵美四个内容,其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就是神韵美,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通过自身的示范,带领孩子感受茶文化的神韵美,能够将自己当做自然的一部分,在赏茶、品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山水独特的神韵美。将茶文化作为一种媒介,培养学生的美德,将茶文化渗透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除此之外,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优雅的行为举止、使用的古朴茶具和雅致的茶室等等,都能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完满的展现出来,用温和、礼让的美的来教育和感染学习。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茶叶沏泡来引导学生,关注茶礼茶德,来展现出茶文化的美感。

2.2 推广茶道观念,培养学生互尊互敬思想

当代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也会比较溺爱和娇惯,虽然能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自立思维,也会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大忌。在德育教育环节,借助茶道观念的推广,宣传道德和尊重等茶文化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会更多的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解决存在的问题。互相分享、相互尊重,这些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理念,在学习茶道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着重强调尊重,尤其是极为重视待客之道。在带领学生学习茶道知识、推广茶道观念的时候,就可以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让学生更清晰的认知自我,明确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树立互尊互敬的思维模式。

2.3 推广茶道观念,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绵长的,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象征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而在茶文化中,茶道观念则是最基础的内核,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学教育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但在当前,大多的学生存在着消极心理,对一些集体事务甚至个人事务的积极性不足,没有具备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道德观念,自身的综合素养不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重视教育的开展,将传统的中华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在茶文化当中,茶道观念就包含着大量的道德元素,推广茶道观念的过程中,也能将其中的道德文化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相应的道德观念,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也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4 茶道观念融入家校共育的思路

想要将茶道观念深入应用到家校共育教育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茶道观念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就必须要找寻茶道观念与家校的融合思路,在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让家校共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例如,使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茶文化相关的科普文章,借助社交软件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深入认知茶文化等等。除此之外,也应当为学生打造一个高质量的茶文化学习氛围,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对茶道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与德育教育实现深入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2.5 构建家校共育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在初中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都首先把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却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缺失。将茶文化融入初中德育教育,也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重视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传达一些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德育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让茶文化能融入到孩子的生活环境,例如养成一个良好的品茶习惯,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全家人一起品茶。或者主动与孩子一起学习茶道,增进对茶文化的了解等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茶文化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

3 结语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符合,茶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学德育教育领域,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将茶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重视构建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茶道观念的推广,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中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茶道共育家校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迹万里茶道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