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0-12-22徐雪华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品茶茶艺饮茶

徐雪华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中所形成的茶文化不仅囊括了众多的传统文化、民俗礼仪,而且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哲学道理和伦理道德。自古至今茶文化对于人们的道德素养的提升就具有教化功能,而在当下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德育元素,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扩大德育效果,潜移默化地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1]。

1 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茶与柴、米、油、盐一样,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同样也与琴、棋、书、画一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内在修养、人格力量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的体现,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进深,蕴含了中华民族历代劳动者和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并且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颗闪亮的瑰宝。茶文化不仅富含知识、艺术、文化、哲理,而且包含多种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在绘画、音乐、文学、礼仪、哲学等领域具有诸多渗透,对于人们道德素养、文化知识、审美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2]。特别是我国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商业营销以及茶艺茶道,一方面让更多人熟知中国茶叶和茶文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使命感。

1.2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茶兴于唐,盛于宋”,茶在宋代不仅仅百姓的日常饮品,并且点茶、品茗也成为宋人追求雅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艺术境界、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的重要手段。茶是淡定、含蓄、内敛的,具有精行俭德的君子品格,同时也是饮茶人的道德素养、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正如陆羽在《茶经》找中所讲,“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茶的清香、平和、宁静、不争、利万物的本质最为相符。让学生通过了解制茶工艺、品茶来陶冶学生情操,一方面通过饮茶、茶艺、饮茶礼仪等来感悟人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于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努力奋斗的意识[3]。另一方面茶不仅与艺术、医学等众多学科息息相关,而且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茶文化,能够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逐渐陶冶情操、提高精神追求和思想品位。另外品茶人还可以通过茶、水、茶具的选择配置和冲泡技艺等,展现茶的风采神韵,表达自身的理想追求和道德素养,正所谓品茶彰显人性、品味人生,可以让品茗者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灵、高尚的品德。

1.3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中国人自古都非常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而茶道精神中团结、友善、和谐的思想正好与之不谋而合。饮茶的过程当中,在识茶、聊茶、品茶以及茶道交流中,可以通过产生共同爱好、情感共鸣,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加深相互之间的情感、拉近朋友关系。

其次,在饮茶品茗的过程中,形成了如扣手礼、凤凰三点头、回转斟水、鞠躬礼等系统的礼仪,真正实现了通过一种看似平常的饮茶方式实现了对于人们的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提升之目的[4]。因此,茶文化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品茶中养成文明知礼的品格。

再次,喝茶本身有益身心健康的发展,如茶中富含的茶氨酸可以提高免疫力、咖啡因可以提神益思、茶多酚可以抗氧化等。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 茶文化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茶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不能仅仅局限于茶叶种类、制茶工艺和品茶礼仪等理论知识层面,而是要通过各类茶艺活动的开展,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德育课堂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1 因材施教合理地开设茶文化课程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茶艺、茶道的选修课程,一方面让可以掌握茶叶的由来及品质特点,具备茶艺技能、了解奉茶礼仪,进而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面。另一方面用茶人道德修养“精行俭德”来勉励学生,用茶艺礼仪规范学生的礼仪礼貌,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职业素养、具有高雅气质、懂礼尚德的优秀专业人才[5]。比如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提升酒店服务、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通过茶艺师技能的培训和相关鉴定考试,让学生在掌握常见泡茶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绿茶、红茶、花茶的泡制以及茶艺展示,并在识别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2 茶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专业课程的学习、职业素养的提升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实践研究,需要将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让茶文化成为从学生专业学习的助推剂,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能实现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6]。比如对于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对于苏州东山、福建武夷山、杭州西湖等景点介绍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向游客介绍当地的名茶的制作工艺、特点和茶道文化,因此让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系统学习茶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茶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储运、饮用、以及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对各种茶的冲泡和饮用方式进行实践操作,既是对于学生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是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增加茶文化内容在德育课堂的比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了,其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基本是喝饮料长大的,而对于茶知识则知之甚少,对于传统品茗礼仪和所蕴含的茶文化更是毫不了解。因此在高职德育课程教学以及日常的德育活动中,需要以茶文化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将深厚的茶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以符合现代学生认知规律和审美特点的形式得以展现,进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并且在认知茶文化、参与茶艺活动、学习茶道礼仪等过程中,介绍茶道高雅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7]。另外茶文化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融合,需要充分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学情和思政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增加茶文化元素在思政教育中的比例,才能实现茶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

2.4 围绕茶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德育活动

除了日常的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茶文化,还需要充分挖掘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学习进行校园茶文化德育教育,不断创新茶文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开展各类茶文化教育以及吸取文化的精髓,并借助网络平台,提高茶文化的德育实效性。[8]比如每学期定期举办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就那些各类名茶展示、品茶竞猜活动、炒茶技艺和泡茶功夫比赛等,增加学生茶文化知识,激发现代高职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茶语轶事,讲述茶故事、认识与茶相关的历史名人,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从中学习做人做事的良好品德;组织形式各样与茶相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了解饮茶对于身心健康的益处,摒弃抽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邀请国内外知名茶艺师、茶专家等进行讲座、开课,提升师生的茶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承担国家振兴、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感;建立有关“茶”的社团或茶艺表演社团,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茶艺表演和茶文化研习活动,为师生传递传统茶文化精髓,为高职学生借助茶文化提升道德素养构建交流学习平台;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通过“问卷星”、“职教云网络平台”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茶文化”学习和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于茶文化思想内涵和茶道精神的了解。

2.5 通过茶文化实现高职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实施者,是茶文化能否科学合理融入德育课程,充分发挥德育作用的关键隐私,因此对于教师队伍茶文化素养、德育水平的提升刻不容缓。比如围绕茶史学、茶文化社会学、饮茶民俗学、茶的美学、茶文化交流学、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学等开展相关的师资培养、讲座,开阔德育教师的眼界,提升教师对于茶文化的认知水平,为茶文化融入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准好准备。另外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探讨和创新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让茶文化在高职德育中的作用得以最大效力发挥。比如围绕如何利用茶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展开微课比赛、说课比赛等教学比赛和教学观摩活动,以实现茶文化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更好推广。

3 结语

综上所述,内容丰富的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目前高职思政教育中具有很强的文化引导价值、行为规范价值、人才培养价值等德育功能,比如优秀茶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奉献精神,有助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学生人机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文明知礼的良好习惯。中国传统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更好地茶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育中,还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培养道德素养高、职业技能强的复合型高职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品茶茶艺饮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冬品茶梅
校园茶艺飘香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