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融合与渗透

2020-12-22毕一翀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践性茶文化体系

毕一翀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范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努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导向。茶文化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以及能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中的“理敬清融”理念,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也能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深刻认识到茶文化融合与渗透的积极作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方法和措施,努力使茶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1]。

1 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的积极作用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茶文化也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其思想性较强,可以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对此,高校以及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与渗透茶文化的积极作用,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境界,这其中至文化重要的就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形成了洒脱、宽容、仁爱等一系列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论的理解、认识与传承,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逐步养成,茶文化“和敬融礼”的精神,可以使大学生改变自身的“三观”,进而使大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学习、对世界有更加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操,特别是在大学生出现困惑之后,可以运用茶文化进行分析和梳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特别是能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比如“茶道、茶礼、茶德”蕴含是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修养,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化,进而能够学习、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2]。

2 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存在的问题

2.1 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重视性

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对茶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与渗透,但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有效性。有的高校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资源体系,在如何有效融合与渗透方面缺乏泛人,制约了茶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的高校尽管也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机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效能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自身在茶文化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在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会制约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有效性[3]。

2.2 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系统性

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与渗透茶文化来说,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性,但个别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在构建系统性的茶文化教育体系方面不够到位,如没有进一步优化茶文化教育资源体系,茶诗、茶故事、茶戏剧等还没有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其根本原因就是对茶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管理等不够到位,必然会制约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实效性。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系统性,也表现为个别教师不注重对茶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本身对茶文化的理解不够到位,由于缺乏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显得缺乏有效融合。

2.3 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实践性

茶文化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而且是通过几千年的积累和传承,如果不应用于实践,学生不可能通过点点滴滴来理解其文化内涵。有的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性建设,特别是还没有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设计,尽管有一些融合与渗透,但整体资源不佳,导致尽管学生了解了一些茶文化的相关理论,但在“知行合一”以及拓展应用等方面不够到位。有的思想政治教师则不注重引导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没有将“项目化教学”作为重要的方式,在引导学生研究、开发、生成“茶文化实践项目”方面不够到位,而且也缺乏对学生体验的有效引导[4]。

2.4 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创新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包括缺乏创新性,不注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机制创新,制约了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的教师不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不如,如不注重利用数字媒体开展茶文化教育工作,在应用多媒体PPT、“微课”、“慕课”等不够到位,在深入探索“理敬清融”茶文化方面相对较少,并且没有将“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到茶文化教育当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缺乏创新性,也表现为个别思想政治教师不注重将“实践育人”,茶文化的教育、服务、引导、激励等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性,而且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也缺乏创新性。

3 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的优化对策

3.1 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重视性

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效融入茶文化,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重视性,将茶文化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教育体制,努力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重要创新性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以及引导学生运用茶文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不断完善自我。要进一步发挥茶文化“集大成”的优势,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内容,并且着眼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强化茶文化教育模式创新,如建立“茶文化堂”,引导学生共同研究茶文化。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重视性,也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同时还要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方面进行深入研究[5]。

3.2 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系统性

由于茶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具有传承性、思想性、教育性、引导性等诸多功能。因而,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要进一步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系统性建设,努力提升整体水平。要大力加强茶文化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切实加大对茶文化的挖掘、整理、分析以及融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如大力加强对“茶德、茶艺、茶道”的收集与分析,并积极引导学生成在这方面学深悟透。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系统性,还要进一步优化茶文化教育体系,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能力和素质之外,也可以将其纳入到“校企合作”体系当中,让优秀的“茶艺师”成为思想政治兼职教师,引导他们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互动,使他们能够在开展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3 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实践性

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因而,在开展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性,使学生既能够深入了解和认识茶文化,也能够将茶文化落实到学习、生活当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进一步强化茶文化的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茶文化教育领域和内容,如引导学生组建“茶文化社团”,共同学习茶文化、研究茶文化、实践茶文化。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实践性,也要大力加强融合与渗透教育的互动性,如多开展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讲座、座谈以及项目,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对茶文化进行收集和研究,并对茶文化中的经典进行分析与论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再比如也可以开展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庆典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同样可以使茶文化的实践性更强。

3.4 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创新性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还要在独联体推动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创新,努力使发挥多元化、综合性、全面性作用与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如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体系当中,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教育。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当中,如将多媒体PPT、“微课”“慕课”等应用于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当中,运用数字媒体向学生播放与茶文化相关的宣传片、记录片。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创新,也要更加高度重视“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同时还要着眼于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与茶文化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更有效的发挥教育、服务、引导、激励功能。

综上所述,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就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深刻认识到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的积极作用,也要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在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重视性、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系统性、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实践性、强化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创新性“四个强化”方面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茶文化融合与渗透教育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实践性茶文化体系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